诗文库
与李纯仁简 宋 · 孔平仲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七五、《永乐大典》卷一一三六八
平仲启:介还不知,遂作书托倅遣递,不审领否?适又承问丁宁,岂胜感愧感愧!归乡固佳,适值秋暑,人事纷纷,无少顷之暇。乃思岭外閒居清味,真薄相尔。知去代非远,慎勿为指射之行。投身远方,休戚繇之。官缪吏猾,多诸不公,欲与之校,业已远来,坐受凌屈,有所不堪。士气摧折,近年为甚,公切且还部注一官也。焉通此诚,挥汗作此。汝南浮浅,姑置勿道。旦夕参晤,尚冀保育,不宣。平仲再拜纯仁亲家。
再与李纯仁简 宋 · 孔平仲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七五、《永乐大典》卷一一三六八
平仲启:数数驰问,兵至虔州,不知公尚在大庾也。不审今犹领事否?伏惟动止安佳,眷集同宁。平仲蒙恩罢归,六月下旬发河中,至郑暴下,几不可救。一向冒暑摇蹙,不得将息,至京得厥逆之疾危惙,今幸安矣。缘此世味弥薄,百不计校,法合在外指射差遣。登舟已久,旦夕东下,欲径还清江治茅舍,又畏江险,并百礼得陈留酒税,冬间阙,此行遇可住即住也。寿安以下无恙。递中忽承来教,匆匆裁复,亦只发虔递,诸令嗣必在乡应举也。秋凉,万万保重,不宣。平仲再拜纯仁亲家教授。
与李先之简 宋 · 孔平仲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七五、《永乐大典》卷一一三六八
平仲启:久欲跂承,舟御抵岸,以有亲客,未即造诸。纯仁在此,公行何遽?来早且同一饭,切望少驻也。匆匆驰诚,不宣。平仲再拜先之教授。
祭三兄侍郎文 宋 · 孔平仲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七五、《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一 创作地点:湖南省衡阳市
元符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弟具位某谨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亡兄侍郎之灵。呜呼!昔我先君,有子七人。平仲与兄,岁晚独存。相期筑室,□□□□□□皓首,□□于野。兄在元祐,平进多仇。云何例斥,遂死于忧。谪居池阳,寓舍犹逐。医陋药偏,心摧气蹙。今夏相见,扶持小安。中途承讣,或冀谬传。扁舟南还,门巷非昔。孤诉孀号,举目悽测。昔我往矣,送我以言。今我来斯,叩棺莫闻。大川有穷,此恨无尽。敬奠一觞,肝膈糜殒。呜呼哀哉,尚享!
孔平仲除金部郎中制 北宋 · 邹浩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二六、《道乡集》卷一六
敕具官某:尔文学行义,表于儒林,召居地官,方赞厥事,会课来上,序正郎曹。就易司珍,勉图来效。
句 宋 · 蒋瑎
押侵韵
谁知清淡者,冬月亦登临(宋孔平仲《清江三孔集》卷二四《梦锡同游贺园题诗》题引)。
苏辙等不得与在京差遣诏(崇宁元年五月)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五○、《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二一
应元祐并元符末今来责降人,除韩忠彦曾任宰臣,安焘系前任执政官,王觌、丰稷见任侍从官外,苏辙、范粹礼、刘奉世、范纯粹、刘安世、贾易、吕希纯、张舜民、陈次升、韩川、吕仲甫、张耒、欧阳棐、吕希哲、刘唐老、吴安诗、黄庭坚、黄隐、毕仲游、常安民、刘当时、孔平仲、徐常、王巩、张保源、晁补之、商倚、张庭坚、谢良佐、韩跋、马琮、陈彦默、李祉、陈祐、任伯雨、陈郛、朱光裔、苏嘉、郑侠、刘昱、鲁君贶、陈瓘、龚夬、汪衍、余爽、汤戫、程颐、朱光庭、张巽、张士良、曾焘、赵约、谭扆、杨称、陈恂、张琳、裴彦臣凡五十馀人,并令三省籍记,不得与在京差遣。
司马光等子弟不得与在京差遣诏(崇宁元年八月丙子)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五一、《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二一
司马光、吕公著、王岩叟、朱光庭、孔平仲、孔文仲、吕大防、刘安世、刘挚、苏轼、梁焘、李周、范纯仁、范祖禹、江衍、汤戫、李清臣、丰稷、邹浩、张舜民子弟,弟不得与在京差遣。陆傅、吴储、吕好问、吕凝问、苏适、吕能问、王摭、张禹并与外任合入差遣。
元符末变更法度之臣并外州军居住诏(崇宁元年十月丙子)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五一、《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二一
奉议郎、宝文阁待制、知越州周常落职,管勾崇禧观,婺州居住;承议郎、知庐州龚原管勾玉局观,和州居住;中散大夫、知徐州刘奉世落职提举崇福宫,光州居住;朝奉大夫、知颍州吕希纯管勾鸿庆宫,汝州居住。降授承议郎王觌管勾太冲观,朝散大夫王古管勾崇道观,降授承议郎、知濮州谢文瓘管勾玉隆观,并本处居住。朝请郎、知滑州陈师锡管勾灵仙观,朝奉大夫、知蔡州欧阳棐管勾崇道宫,朝请大夫、知邢州吕希哲管勾冲佑观,朝请郎、知曹州刘唐老管勾鸿庆宫,朝散郎晁补之管勾太平观,朝散郎黄庭坚管勾玉隆观,承议郎黄隐管勾灵仙观,朝奉大夫毕仲游管勾崇禧观,朝散郎常安民管勾玉局观,朝奉大夫孔平仲管勾太极观,王巩管勾太平观,张保源监西狱庙,朝奉大夫陈郛管勾洞霄宫,朝散郎朱光裔管勾仙都观,苏嘉管勾云台观;余卞监中岳庙,郑侠监南岳庙,胡田管勾仙都观,并外州军任便居住,仍依陈乞宫观新格,馀遵守不得同在一州指挥。
看详元祐党人状 宋 · 张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七一、《华阳集》卷一八
准尚书省劄子:「臣寮上言。具前劄子。七月十二日三省同奉圣旨:令给舍看详元祐党籍内曾任宰执、侍从、台谏等官,显有名德,合依累降指挥推恩之人,并馀人各项开具,限五日具状闻奏」。今具下项须至奏闻者:
曾任宰臣:
文彦博、吕公著、司马光、吕大防、刘挚、范纯仁、韩忠彦。
曾任执政:
梁焘、王岩叟、王存、郑雍、傅尧俞、赵瞻、韩维、孙固、范百禄、胡宗愈、李清臣、苏辙、刘奉世、范纯礼、陆佃、安焘。
曾任待制以上:
苏轼、范祖禹、王钦臣、姚勔、顾临、赵君锡、马默、孔武仲、王汾、孔文仲、朱光庭、吴安持、钱协、李之纯、孙觉、鲜于侁、赵彦若、赵卨、孙升、李周、刘安世、韩川、贾易、吕希纯、曾肇、王觌、范纯粹、杨畏、吕陶、王古、陈次升、丰稷、谢文瓘、邹浩、张舜民。
馀官:
秦观、汤戫、杜纯、司马康、宋保国、吴安诗、张耒、欧阳棐、吕希哲、刘唐老、晁补之、黄庭坚、黄隐、毕仲游、常安民、孔平仲、王巩、张保源、汪衍、余爽、郑侠、常立、程颐、唐义问、佘卞、李格非、商倚、张庭坚、李祉、陈祐、任伯雨、陈郛、朱光裔、苏嘉、陈瓘、龚夬、吕希绩、欧阳中立、吴俦(已上共九十七人。)。
右,臣等今看详党籍人姓名见于碑刻者,共有二本,一本计九十八人,一本计三百九人。虽皆出于蔡京私意,内九十八人者系是崇宁初年所定,多得其真。其后蔡京再将上书人及将己所不喜者作附丽人添入党籍,冗杂泛滥,增至三百九人。看详九十八人内,除王圭一名不合在籍,自馀九十七人,多是名德之臣。除台谏官卒难省记外,其间曾任宰执、侍从及馀人,并开项在前。所有三百九人,豁除九十七人系前石刻所载,其馀数内更有侍从官上官均、岑象求及馀官江公望、范柔中、邓考甫、孙谔等六人,其名德亦显然可见外,有二百馀人虽石刻具存,然其姓名有不显者。及当时议论是非,为年岁深远,别无文字考究,难以雷同开具。契勘前项九十七人并六人,共计一百三人,依得累降推恩指挥。所有今来臣寮上言许子孙陈乞恩例次数,伏乞付三省措置施行。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同游王官谷记 北宋 · 李处质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三七、《名山胜概记》卷三六、《古今游名山记》卷八、康熙《解州志》卷一三
知解县事王珌义甫、虞乡令钱唐休德,以载酒邀解县丞李伉经父、解州仪曹刘环宝贤、制置解盐司勾当公事李处质彬仲,同游王官谷。时秋律告穷,木落山显,天宇清明,乃相与按图牒寻胜迹,杖策褰裳,度岭涉涧。经父碎建茶斗品烹瀑布下,较两岩水味,东岩尤甘。既而醉休休亭,五人者相视而笑曰:「乐哉斯游!日云暮矣,殆将忘归」。处质因纪其事而书之。宣和四年九月二十七日也。
按:乾隆《蒲州府志》卷一八,乾隆十九年刻本。
李元直文集序 宋 · 胡铨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一三、《胡澹庵先生文集》卷一五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此淮南序《楚辞》之大略也。其言美矣,然不及《大雅》与《颂》,何也?或曰:《大雅》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自樊侯以来,惟中立可以当之。屈原谏不行,怀沙自沉,非明哲保身之道。《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楚襄疏远忠直,椒兰之谗,屈原贤且忠以忧死,怀、襄卒以败亡,盛德成功安在哉?予且以为或者之言过矣。夫中立与灵均孰优?中立之功固多矣,使灵均谏行言听,其功亦岂出中立下哉?中立晚节,知昏君庸主不可与有为,浮沉泉石,其视《怀沙》亦岂可优劣论哉?而前哲断然以明哲许之,岂中立优于灵均耶?不然,谓灵均皭然与日月争光,其过言乎?如《离骚经》渊源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嘉橘颂》典则淳深,虽告神明可也。韩愈论文章气格,以《离骚》「首轲雄」之目,柳宗元自序为文,亦曰「参之《离骚》以致其幽」,就令不得与《清庙》比,独不可比《有駜》《泮宫》也耶?然则淮南之论不及《大雅》与《颂》,其言疏矣。呜呼,原乎!不幸不生于仲尼之前,不见取于孔子,而列于《大雅》与《颂》也,是以后之为《楚辞》学者,莫不叹息于斯焉。大府少卿李公好古博雅,涉五经,尤长于《诗》,凡一文一赞一颂率于《诗》取之,信手拈出,浑然天成。乾道乙酉提点刑狱江西,丙戌冬出其编以示某,且属为序。猎缨把玩,终日不能去手。如《郊祀庆成颂》,典则弘深,奄有二《雅》三《颂》之美,岂止兼《国风》《小雅》而已哉!仆固愿挂名集端,以托不腐,其又奚辞?窃尝考集句之所来,近代如毅父之《五侯鲭》见称于坡老,王寅之《十八拍》见取于山谷,皆谓拟半山老人而作。某独以为不然,三雍宫诗有云「习习祥风,祁祁甘雨」,疑此即集句之始也。然前哲或有鸿鹄偶家鸡之诮,或有峰驼鸡豚拍之讥,得非以其择焉而不精与?然则公之集也精矣,可书也已。公讳稙,字元直。丁亥上巳。
游湖值雨薛士昭衣巾沾湿意气自若戏用前韵 南宋 · 王十朋
五言律诗 押虞韵
薛侯真不俗,十日两东湖。
俊逸诗篇有,仓皇雨具无。
袍虽湿毅父,眉不皱尧夫。
异夕月离毕,游宜备不虞。
三萧行贺萧丞定夫子登科 宋 · 傅西斋
吾乡前辈多风谊,教子读书全盛事。
刘斯立在庆历间(自注:斯立名立之,姚晔榜。),二子同升俱上第(自注:原父、贡父,贾黯榜。)。
后来嘉祐孔长源(自注:长源名延之,杨寘榜。),三子联登相后先(自注:经父,王俊民榜;常父,许将榜;毅父,彭汝砺榜。)。
元丰四谢更同榜(自注:谢懋,特奏前名;子举廉,侄歧、世充皆同年。),一家科第光烨然。
直到淳熙徐思叔,亦与二子连芳躅。
又报年来萧定夫,绍定两科庭下玉。
二百年间能几家,刘家孔家无以加。
才名学行总名世,不但官爵称高华。
谢家独有民师著,徐家大无鸣诗句。
人道萧室父子三,前辈流风无让处。
萧公要是真醇儒,家无他物惟有书。
自家读了教儿读,夜半书声喧里闾。
造物负公还不贫,嘉定庚辰汉庭右。
此时二子已崭然,公曰吾心汝其懋。
果然相继取高科,二哥饶著与三哥。
乃翁笑向月中问,吾家桂树何其多。
月娥报道萧家桂,生满月中香满世。
移过东山能几年,今日方教翁满意。
祝公此意令深长,香名当使百世芳。
前贤事业远且大,三刘三孔尤辉光。
世科膴仕公家有,实声莫落谢徐后。
要知渝上一萧家,突过四家名宇宙。
我曾与公同荐名,服公文行识公真。
更与贤郎共文社,情谊凛凛如霜筠。
翻笑传家三父子,草亭老人空厉志。
曾不得名于荐书,仅有大儿前擢第。
小儿四度试春官,尚期他日修征鞍。
如今饥卧空山里,慨想前事悲汍澜。
喜闻令子归锦里,夜不能眠推枕起。
瓣香寓作三萧行,寄贺萧公当双鲤(《宋诗纪事补遗》卷九一引《截江网》)。
诗一首 宋 · 杨朴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更无落魄耽杯酒,更莫猖狂爱咏诗。
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宋孔平仲《孔氏谈苑》卷二 《孔氏谈苑》:真宗东封,访天下隐者,得杞人杨朴。上问:“卿临行有人赠诗否?”朴对曰臣妻一首云云。上大笑,放还山。〖按:此所谓臣妻一首者,当系朴拟作,今仍归朴诗。)。
曾文清公墓志铭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四七、《渭南文集》卷三二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
公讳几,字吉父。其先赣人,徙河南之河南县。曾祖识,泰州军事推官;妣祖氏,宁晋县君李氏。祖平,衢州军事判官,赠朝散大夫;妣慈利县君刘氏。考准,朝请郎,赠少师;妣魏国太夫人孔氏。公有器度,舅礼部侍郎孔武仲、秘阁校理平仲,叹誉以为奇童。未冠,从兄官郓州,补试州学为第一。教授孙协亦赣人,异时读诸生程试,意不满,辄曰:「吾江西人属文不尔」。诸生初未谕。及是,持公所试文,矜语诸生曰:「吾江西人之文也」。乃皆大服。已而入太学,屡中高等,声籍甚。会兄弼提举京西南路学事,按部,溺死,无后,特恩补公将仕郎。公以太夫人命,不敢辞。试吏部,铨中优等,赐上舍出身,擢国子正,兼钦慈皇后宅教授,迁辟雍博士,兼编修道史检阅官。时禁元祐学术甚厉,而以剽剥颓阘熟烂为文。博士弟子。更相授受,无敢异。一少自激昂,辄摈弗取,曰「是元祐体也」。公独愤叹,思一洗之。一日,得经义绝伦者,而他场已用元祐体见黜,公争之,不可。明日,会堂上,出其文诵之,一坐耸听称善,争者亦夺气。及启封,则内舍生陈元有也。元有遂释褐。文体为少变,学者相贺。改宣义郎,入秘书,为校书郎。道士林灵素,以方得幸,尊宠用事,作符书,号神霄箓。自公卿以下,群造其庐拜受。独故相李纲、故给事中傅崧卿及公,俱移疾不行。出为应天少尹,尹故相徐处仁敬待公。公尝决疑狱,徐公谢曰:「始徒谓君儒者,乃精吏道如是耶」!一日,有中贵人传中旨取库金,而不赍文书,徐公用府寮议,将姑许之。公力争,至谒告不出。徐公虽不果用,而尤以此服公。丁内艰,服除,主管南外宗室财用。靖康初,提举淮南东路茶盐公事。女真入寇,都城受围,太府盐钞无自得,商贾不行。公乃便宜为太府钞给之。比贼退,得缗钱六十万。丧乱之馀,国用赖是以济,而公不自以为功也。改提举荆湖北路茶盐公事。群盗大起,湖北诸郡皆破,独辰、沅、靖三州仅存。有封桩盐,公以与蛮獠货易,得钱数巨万,间道上行在所。贼孔彦舟据鼎州,川陕宣抚使司幕官有傅雱者,辄假彦舟湖北副总管,彦舟因自称官军,而杀掠四出自若也。俄以总管檄,檄公求盐给军食,官属震恐,请与以纾祸,公卒拒不予。其后,有为鼎澧镇抚使者,怙权暴横,复欲得盐。公曰:「使吾畏死,则输彦舟矣」。亦卒不予。以疾乞闲,主管临安府洞霄宫。起为福建路转运判官,未赴,改广南西路。广南支郡赋入。悉隶转运司,岁度所用给之,吏缘为奸。公独亲其事,吏不得与。文书下,诸郡惬服。徙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改两浙西路。故太师秦桧用事,与虏和,士大夫议其不可者,辄斥。公兄为礼部侍郎,争尤力,首斥,而公亦罢。时秦氏专国柄未久,犹惮天下议,复除公广南西路转运副使,以慰士心。徙荆湖南路。贼骆科起郴州宜章县,郴道桂阳皆警,且度岭。诏湖北宣抚司遣将逐捕,贼引归宜章之临武峒,宣抚司遂以平贼闻,公独奏其实,朝廷始命他将讨平之。主管台州崇道观。起提举湖北茶盐,未赴,改广西转运判官。公虽益左迁,然于进退,从容自若,人莫能窥其涯。复主管崇道观,寓上饶七年,读书赋诗,盖将终焉。绍兴二十五年,桧卒,太上皇帝当宁慨然,尽斥其子孙姻党而收用耆旧与一时名士。十一月,起公提点两浙东路刑狱。公老矣,而精明不少衰,去大猾吏张镐,一路称快。明年,知台州。公娶钱氏。有郡酒官者,夫人族子也,大为奸利,且恣横,患苦里闾,公亟捕系狱,奏废为民。黄岩令用两吏为囊橐以受赇,吏持之,令不胜怒,械吏置狱,一夕皆死。公发其罪。或以书抵公曰:「令,左丞相客也」。公治益急,亦坐废。逾年,召赴行在所,力以疾辞。除直秘阁,归故官,数月,复召。既对,太上皇帝劳问甚渥,曰:「闻卿名久矣」。公因论士气不振既久,陛下兴起之于一朝,矫枉者必过直,虽有折槛断鞅,牵裾还笏,若卖直沽名者,愿皆优容奖激之。时太上惩秦氏专政之后,开言路,奖孤直,应诏论事者众,公惧或有以激讦获戾者,故先事反覆极论,以开广上意。太上大悦。除秘书少监。先是少监选轻,士至不乐入馆。公既以老臣自外超用,名震京都,及入朝,鬓须皓然,衣冠甚伟。虽都人老吏,皆感欷,以为太平之象。于是公去馆中三十有八年矣,举故事与同舍赋诗饮酒,纵谈前辈言行,台阁典章,从容每竟日。故相汤思退尝语客曰:「恨进用偶在前,不得当斯时从曾公游也」。其为荐绅歆慕如此。擢尚书礼部侍郎。初,公兄楙,历礼部侍郎至尚书。兄开,亦为礼部侍郎。至是公复继之,衣冠尤以为盛事。二十七年,吴越大水,地震,公极论消复灾变之道,及言赈济之令当以时下,太上皆嘉纳。时将郊祀,公力请对,言臣老筋力弗支矣,陛下郊天,若礼官失仪,亦足辱国。太上曰:「卿气貌不类老人,姑为朕留」。公再拜谢曰:「臣无补万分一,惟进退有礼,尚不负陛下拔擢。不然,且为清议罪人」。乃以集英殿修撰,提举洪州玉隆观。又三岁,除敷文阁待制。完颜亮盗塞,下诏进讨,已而虏大入,或欲通使以缓其来。公方病卧,闻之奋起,上疏曰:「遣使请和,增币献城,终无小益,而有大害。为朝廷计,当尝胆枕戈,专务节俭,整军经武之外,一切置之。如是,虽北取中原可也。且前日陛下降诏,诸将传檄,数金人君臣,如骂奴耳,何词复和耶」?今上初受内禅,公又上疏累数千言,大概如前疏而加详。既封奏,具衣冠溯阙再拜,乃发。公自宣义郎十一迁为左中大夫,至是以即位恩,迁左太中大夫,执政欲起公入侍经筵,度不可致,乃以公子逮为提点浙西刑狱以便养。隆兴二年,公上章谢事,迁左通议大夫,致仕。庄文太子立,群臣为父后者,得加封其亲。公子逢请于朝,而有司疑公官高,诏特迁左通奉大夫。乾道二年,五月戊辰,卒于平江府逮之官舍,享年八十三,爵至河南县开国伯,食邑至七百户。公平生燕居庄敬如斋,至没不少变。九月辛酉,逢等葬公于绍兴府山阴县凤凰山之原。诏赠左光禄大夫,有司谥曰文清。娶故翰林学士钱协之孙,朝请郎东美之女,封鲁国太夫人。男三人:逢,朝散大夫,尚书左司郎中。逮,朝奉大夫,充集英殿修撰,知湖州。迅,通直郎,主管台州崇道观。女一人,嫁右朝散郎知吉州吕大器。孙男七人:槃,迪功郎,监户部赡军乌盆酒库。㮚,承务郎,新知平江府长洲县。梁,从政郎,监户部赡军诸暨酒库。棨,迪功郎,监建康府提领所激赏酒库。概,宣教郎。棐,修职郎,监明州支盐仓。棠,迪功郎,新湖州长兴县尉。孙女九人:长适从事郎衢州江山县丞李孟传,次适通直郎新通判扬州军州事朱辂,次适宣义郎新浙东提举常平司干办公事詹徽之,次适从政郎新婺州金华县丞邢世材,次适宣教郎干办行在诸军审计司叶子强,次适修职郎吕祖俭,次适文林郎湖州长兴县丞丁松年,次适迪功郎前明州慈溪县主簿王中行,次适迪功郎监衢州比较务张震。曾孙男女十三人。公贯通六经,尤长于《易》、《论语》。夙兴,正衣冠,读《论语》一篇,迨老不废。孝悌忠信,刚毅质直,笃于为义,勇于疾恶,是是非非,终身不假人以色词。少师捐馆舍,公才十馀岁,已能执丧如礼,终丧不肉食。及遭内艰,则既祥犹蔬食,凡十有四年,至得疾颠眴乃已。每生日,拜家庙,未尝不流涕也。平生取与,一断以义。三仕岭外,家无南物,或求沉水香者,虽权贵人不与。守台州,以属县并海,产蚶菜,比去官,终不食。初佐应天时,元祐谏臣刘安世无恙,党禁方厉,仕者不敢闯其门,公独日从之游,论经义及天下事,皆不期而合。避乱寓南岳,从故给事中胡安国推明子思、孟子不传之绝学。后数年,时相倡程氏学,凡名其学者,不历岁取通显,后学至或矫托干进。公源委实自程氏,顾深闭远引,务自晦匿。及时相去位,为程氏学者益少,而公独以诚敬倡导学者。吴越之间,翕然师尊,然后士皆以公笃学力行,不哗世取宠为法。公治经学道之馀,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以杜甫、黄庭坚为宗,推而上之,由黄初建安,以极于《离骚》、雅、颂、虞、夏之际。初与端明殿学士徐俯、中书舍人韩驹、吕本中游。诸公继没,公岿然独存。道学既为儒者宗,而诗益高,遂擅天下。有文集三十卷,《易释象》五卷,他论著未诠次者尚数十卷。某从公十馀年,公称其文辞有古作者馀风,及疾革之日,犹作书遗某,若永诀者,投笔而逝。故公之子以铭属某。会某客巴蜀,久乃归,铭之岁,实淳熙五年,去公之殁十二年矣。铭曰:
圣人既没,道裂千岁,士诵遗经,用鲜弗戾。孰如文清,得于绝传,耄期躬行,知我者天。秉礼蹈义,笃敬以终,病不惰媮,大学之功。仕岂不逢,施则未究,刻铭于丘,维以诏后。
题请息斋六言十首 其三 南宋 · 范成大
六言诗 押鱼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滟滪年年似马,太行日日摧车。
笑中恐有义甫,泣里难防叔鱼。
五杂俎 其一 四首 南宋 · 范成大
押词韵第十八部
古乐府有《五杂俎 》及《两头纤纤》,殆类酒令。孔平仲最爱作此以为诗戏,亦效之。
五杂俎,同心结。
往复来,当窗月。
不得已,话离别。
临江军三孔文集序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一八、《平园续稿》卷一三、《清江三孔集》卷首、《永乐大典》卷二二五三七、康熙《西江志》卷一七八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行有馀力,则以学文」,圣人之言,万世是程。或疑文、行、忠、信之序,是不然。四科有先后,四教非先后,特因其材而进德焉,绘事后素,不容紊也。本朝人物至元祐而盛,其兄弟杰然则有临江之孔氏,曰文仲字经父,曰武仲字常父,曰平仲字毅父,先圣四十八代孙也。居家孝悌,行己谨信,涖官敬,事上忠,其行美矣。冠礼部,冠国学,登高第,应制举。经父自谏垣入词掖;常父历师儒,掌内外制;毅父尤精史学,更践中外。天下共称其文,号曰三孔。今才百馀年,而集稿散逸罕传,诚故郡之阙典也。庆元四年,太守濡须王实来,政修教明,瞻乔木而慕先贤。既奠谒其像于学宫,又博访遗文而刻之。虽曰存一二于千百,然读之者知为有德之言,而非雕篆之习也。总成若干卷,属某以序。昔太史黄鲁直颂当时之人才,有曰「二苏联璧,三孔分鼎」。张丞相天觉在元符中诋元祐词臣,极其荒唐。谓两苏为狂率,则刚直也;谓公兄弟为阔疏,则高古也。夫鲁直于苏氏分兼师友,天觉于眉山心伏其能,皆以公兄弟配之,文行何如哉!若其出处载《国史》,博雅具别著,此不备书。五年四月甲戌,具位周某序。
岁在辛酉改元嘉泰庚伏之末拉亲友姚述之鲜长源黎元实逃暑南岩讲河朔故事也聪山主从游竟日因摘东坡山谷诗句集成四章题石壁以纪行 南宋 · 苏植
江山松柏深复深(东坡《次韵子由送千之侄》),清风一榻抵千金(东坡《佛日山荣长老五绝》)。
人间热恼无处洗(东坡《雪斋》),借我一庵聊洗心(东坡《孔毅父以诗戒酒》)。
世上功名何日是(东坡《常润道中有怀钱塘》),我生百事常随缘(东坡《和蒋夔寄茶》)。
吟哦相对忌三伏(东坡《次韵孙秋丞见赠》),歌罢曲肱还醉眠(东坡外集《郭功甫醉吟庵》)。
水边林下逢衲子(山谷《送密老住五峰》),我亦来追六月凉(山谷《鄂州南楼书事》)。
传得黄州新句法(山谷《次韵文潜立春日三绝》),茗搜文字响枯肠(山谷《次韵杨君全送酒》)。
作个生涯终未是(山谷《次韵几复和答所寄》),谁能铁里斗铮铮(山谷《入穷巷谒李材叟》)。
相看领会一谈胜(山谷《赠石敏若》),山自白云江自横(山谷《再次韵兼柬履中南玉》)。
按:清陆心源《宋诗纪事补遗》卷六二引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