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次韵送虞伯生(一作先生)入蜀代祀 元 · 萨都剌
七言律诗 押齐韵
芙蓉仙掌座中低,后土宵光手可齐。
阁(一作涧)道蹴云衣有瓣(一作润),蜀天漏雨石无泥。
岐山过马应闻凤,陈宝停辀莫信鸡。
扬我(一作扬马)大邦文物盛,题诗应近草堂西。
三衢马太守昂夫索题烂柯山石桥 元 · 萨都剌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洞口龙眠紫气多,登临聊和《采芝歌》。
烂柯仙子何年去,鞭石神人此地过。
乌鹊横空(一作桥)秋有影,银河垂地水(一作夜)无波。
遥知题柱凌云客,天近应闻织女梭。
雁门集:张习跋:尝观天锡燕姬曲、过嘉兴、织锦图等篇,婉而丽,切而畅,虽云石、廉夫莫能道。如赠刘云江【赠刘云江 「刘」原无,据原诗题及张习跋补。】 、越台怀古、题烂柯山、石桥诸律,又和雅典重,置诸松雪、道园之间,孰可疑异。
于仲元舍赋红梅 元 · 虞集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白雪不成夜,丹霞遂崇朝。
妙质承日映,飞英向风飘。
醉来红袖近,歌罢䌽云消。
扬州问何逊,何似董娇娆(宋公传《元诗体要》特载阴何体,所录虞文靖之诗为多。文靖有诗云:「少陵爱何逊,太白似阴铿。」亦举其所好言之也。)?
代石答五首 其五 元 · 虞集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去岁留诗别,嗟哉白发人!
冠依子夏制,居切左丘邻。
执籥充振鹭,脩辞缀获麟。
终须愁坎壈,勿用诮嶙峋(道园尝以江左先贤甚众,后生晚进,知者盖鲜,欲取元裕之《中州集》遗意,别为《南州集》以表章之,以病目而止。)。
送袁伯长扈从上京 元 · 虞集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日色苍凉映赭袍,时巡毋乃圣躬劳。
天连阁道晨留辇,星散周庐夜属櫜。
白马锦鞯来窈窕,紫驼银瓮出蒲萄。
从官车骑多如雨,祗有扬雄赋最高。
蜀中诗话:虞伯生先生、杨仲弘先生同在京日,杨每言伯生不能作诗。虞载酒请问作诗之法,杨酒既酣,尽为倾倒,虞遂超悟其理。继有诗送袁伯长先生扈驾上都,以所作诗介他人质诸杨先生,先生曰:「此诗非虞伯生不能也。」或曰:「先生尝谓伯生不能作诗,何以有此?」曰:「伯生学问高,余曾授以作诗法,馀莫能及。」又以诣赵魏公,诗中有「山连阁道晨留辇,野散周庐夜属櫜」之句,公曰:「美则美矣,若改『山』为『天』,『野』为『星』,则尤美。」虞深服之。尝有问于虞先生曰:「仲弘诗如何?」先生曰:「仲弘诗如百战健儿。」「德机诗如何?」曰:「德机诗如唐临晋帖。」「曼硕诗如何?」曰:「曼硕诗如美女簪花。」「先生诗如何?」笑曰:「集乃汉廷老吏。」盖先生未免自负,公论以为然。
案:此则诗话本辍耕录,与李元仲说小异。
送欧阳元功谒告还浏阳 元 · 虞集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晓奉新书进御床,解缨随见濯沧浪。
归鸿不计江云阔,倦骥空怀野水长。
竹簟暑风魂梦远,茶烟清昼鬓毛苍。
篮舆千里宜春道,投老相求访石霜(虞文靖父井斋先生尝分教于潭,见欧阳元功所为文,为之击节,缮写成帙,亲题以寄文靖。时文靖为国子助教。此题前一首云:「忆昔先君早识贤,手封制作动成编。交游有道真三益,翰墨同朝又十年。」盖纪其实也。)。
滕王阁 元 · 虞集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城头高阁插苍茫,百尺阑干背夕阳。
秋雨鱼龙非故物,春风蛱蝶是何王。
帆樯急急来彭蠡,车盖童童出豫章。
灯火夜归湖上路,隔篱呼酒说干将。
麓堂诗话:虞伯生滕王阁诗,其曰「天寒」云云,曰「灯火」云云,信非伯生不能作也。
从兄德观父与集同出荣州府君宋亡隐居不仕而殁集来吴门省墓从外亲临邛韩氏得兄遗迹有云我因国破家何在君为唇亡齿亦寒不知为谁作也抚诵不觉流涕因足成一章并发其幽潜之意云 元 · 虞集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我因国破家何在,君为唇亡齿亦寒(道园遗稿:从兄德观父与集同出荣州府君。宋亡,隐居不仕而殁。集来吴门省墓,从外亲临邛韩氏得兄遗迹,有云云,不知为谁作也。抚诵不觉流涕。)。
南渡岂殊唐社稷,中原不改汉衣冠。
温温雨气吞残壁,泯泯江潮击坏栏。
万里不归天浩荡,沧波随意把渔竿。
陈可复为予写戴笠图赋诗四首 其四 元 · 虞集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舍却乡人驷马车,老身全不要人扶。
云霄一羽山头杜,风雨孤村海上苏。
薄命长镵随积雪,多情破帽落轻乌。
莫围玉带垂朱绂,此是先生戴笠图。
东山存稿:邵庵先生戴笠图,画者陈可复,先生表侄也。所题诗四章,后既改第二章,好事者复请先生小字别书,以刻诸石。流传颇多,而行字韵一章则传者未之见也。第四章结句云「此是先生戴笠图」,「是」字阙下半体,由悬手书笔不著纸,病目后作字若此者多矣。先生家素贫,仕虽显,因食指众,俸入初不自给。所居临川之崇仁,负郭有田一顷馀,乃夫人赵氏存时蚕绩奁具所置者,悬车后岁收仅支数月。鸾服、犀带、金带各一,时入邻里质库中。四方来见之士,道路相望,坐上常满,其束脩乘壶之入,羔雁之贽,与夫碑版之义取,还以为宾客费,虽空乏弗恤也。每风日清好,则领宾客,从以门生子弟,山僧野老,徜徉山水间。一日,出游遇雨,借笠田家,戴之,乃得还。戴笠有图以此。先生平居,口未尝言贫,而诗中「薇」字、「絺」字二韵,颇纪其实。
次韵陈溪山红梅三首 其三 元 · 虞集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雪后孤根发暖云,栽培本自一人身。
紫薇遗意成千古,绛萼深期又一新。
忠厚敢忘嘉树赋,冲和思广北枝春。
若为稚子犹堪教,三祝三加望大宾。
道园遗稿:原注:来章末句有属幼儿之意。先生屡言,先君子植紫薇于堂前,赋诗属望小子,时人不之许也。頫仰五十年,委身田野,莫称先志。集感叹成赋云。
听雨 元 · 虞集
七言绝句 押覃韵
屏风围坐鬓毵毵,绛蜡摇光照暮酣。
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
归田诗话:虞邵庵在翰林,有诗云云。又作风入松词云:「画堂红袖倚清酣,华发不胜簪。几回晚直金銮殿,东风软、花里停骖。书诏许传宫烛,轻罗初试朝衫。
御沟冰泮水挼蓝【水挼蓝 「挼」原作「拖」,据归田诗话(知不足斋丛书本)卷下改正。按道园学古录卷四、辍耕录卷十四载此词均作「挼」。】 ,紫燕语呢喃。重重帘幕寒犹在,凭谁寄、锦字泥缄。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盖即诗意也,但繁简不同尔。曾见机坊以词织成帕,为时所贵重如此。张仲举词云:「但留意、江南杏花春雨,和泪在罗帕。」即指此也。
与赵子期趋阁 元 · 虞集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日出风生太液波,画桥千尺彩船过。
桥头柳色深如许,应是偏承雨露多。
归田诗话:邵庵退朝口号云云。少日在四明,从王叔载先生学诗,先生举此诗数首云:「细读而详味之,与醉后厌饫珍羞,而食宣州雪梨相似,爽口可爱也。」
题蔡端明苏东坡墨迹后四首 其四 元 · 虞集
七言绝句 押麻韵
能言学得妙莲华,赢得春风对客誇。
乞食衲衣浑未老,为题灵塔向金沙(丹丘柯敬仲多蓄魏晋法书。至宋人书殆百十函,随以与人,弗留也。他日,独见此轴在几格间,甚怪之。及取观,则吾坡翁书君谟梦中诗及守居阁中旧题也。第三诗以为不知何人作,其轩辕弥明之流与!陈太守放营妓三诗,亦辱翁翰墨流传至今,亦有缘耶!卷后多佳纸,敬仲求集作诗识其后,赋此四首。是日试郭屺墨,但目疾转深,不复能作字。又知年岁后,虽若此者,亦尚能作否,临楮慨然!至顺辛未二月望日,蜀人虞集书。)。
送程以文兼简揭曼硕 元 · 虞集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故人不肯宿山家,半夜驱车踏月华。
寄语旁人休大笑,诗成端的向谁誇。
尧山堂外纪:揭闻「三日新妇」之语不悦,尝中夜过伯生,问及兹事,一言不合,挥袂遽去。后以诗寄伯生,「奎章」云云。伯生得诗,谓门人曰:「揭公才力竭矣。」就答以诗,「故人」云云,并题其后云:「今日新妇老矣。」揭召至都,果疾卒。
江西通志:虞文靖公尝作范德机诗序,有云:当时中州人士,谓清江范德机、浦城杨仲弘、豫章揭曼硕及集四人诗为四家,且以「唐临晋帖」喻范,「百战健儿」喻杨,「三日新妇」喻揭,而喻集为「汉廷老吏」。序出,适揭公归省墓,见之大不悦,遂往临川访虞公。既相见,言及兹事,虞公曰:「诚有之,非集之言,中州人士之言也。非惟中州人士为然,亦天下之通论也。」揭公咈然,遂即席告别。虞公坚留不得,竟驾小车而还。既别去,揭公乃于天历年间以四诗寄虞公,中有「奎章分署隔窗纱,学士诗成每自誇」之句。公得诗,谓诸门人曰:「揭公此诗甚佳,然才竭已。」就以所寄诗题其后,答云:「今日新妇老矣。」复因送人,有寄揭公云云。案:通志本尧山堂外纪而小异,但德机诗序实揭所作,述虞评云尔。
古桧 元 · 虞集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根到深泉石作身,疏疏香叶不知春。
海波不动天风远,千岁寒蛟作老人(《学古录》,公手自编定。好事者别辑公诗曰《翰林珠玉》,其从孙堪广蒐访得古律诗七百四十馀篇,曰《道园遗稿》。以补前稿之所未备。)。
赠朱万初四首 其一 元 · 虞集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霜雪摧残涧壑非,深根千岁斧斤违。
寸心不逐飞烟化,还作玄云绕紫微。
道园学古录:自注:近世墨以油烟易松,滋媚而不深重。万初既以墨显,得真定刘法石刻墨法,以为刘之精艺深心,尽在于此,必无误后世,因覃思而得之。盖取千百年摧朽之馀,精英之不可泯者,乃用之,非常松也。呜呼,孰肯舍易而求难,必求古人之成法而后尽其心者乎!
赠朱万初四首 其四 元 · 虞集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颇爱烧香是鼻尘,不应缘嗅又劳人。
方床石鼎过清昼,一缕山灵伴老身。
道园学古录:自注:深山高居,炉香不可阙。退休之久,佳品乏绝,野人为取老松柏之根枝叶实捣治,研枫肪和之,每焚一丸,亦足以稍助清苦。久亦不复为。今年大雨时行,土润溽暑特甚,万初袖致土速数片,空斋萧寒,遂得为一日之供,亦可喜也。
书苏公帖后 元 · 虞集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苏木空闻蜀贾舟,袜材还复望袁州。
画叉犹是黄冈竹,细和陶诗饱即休。
道园遗稿:原注:坡翁谪黄州时,月用四千五百钱,日用不过百五十,而犹有馀以待宾客,盖岁六十千耳。今谪惠,岁用须二百千,盖三倍矣。日食万钱者何人哉!士君子不以穷乏累其心,而区画亦尽人事,皆中礼之所为也。夫子在陈蔡,以子路之贤,不能无愠见,然处约之道,君子小人之分见焉。微子路,无以发圣言矣。观苏公此帖,思当时之为此厉阶者,为之三叹。
题赠叶梅野 元 · 虞集
七言绝句
近代杨补之作梅,自负清瘦,有持入德寿者,内中颇不便于逸兴,谓曰村梅。补之因自题曰:「奉敕村梅。」集尝见故家有藏徐熙墨杏花者,用笔圆润,有篆籀法,亦恨杨不能如此也。今监书博士丹丘生忽用此法写生,大快人意。存浑厚之意于清真,去衰陋之气于纤弱,所以为佳也。譬如少陵繁花晴昊之雄壮,视昏月浅水为如何耶?乐平鍊师叶凯翁,旧号野梅,予曰:「以野标梅,未足尽梅之趣。以梅名野,庶乎广莫之风。请更曰梅野,而以丹丘之画冠之,永作證据。」使钱塘、临江二君闻予此论,犹当俯首叹服也。虞集书。
昔结丝绚侍帝宸,青鞋今许向江津。
凭君先对梅花说,白发相看意更深。
道园遗稿:自注:初,凯翁先欲南还,欲仆作诗送行,而仆今先有行色,故为题此,为他日一笑之资也。
老却眉山长帽翁茶烟轻飏鬓丝风锦囊旧赐龙团在谁为分泉落月中 其一 元 · 虞集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出处:御选元诗卷七十
三生石上旧精魂,解后相逢莫重论。
纵有绣囊留别恨,巳无明镜著啼痕。
铁网珊瑚:丹丘柯敬仲,多蓄魏晋法书至宋人书,殆百十函,随以与人,弗留也。他日,独见此轴在几格间,甚怪之,及取观,则吾坡翁书蔡君谟梦中诗及守居阁中旧题也。第三诗以为不知何人作,其轩辕弥明之流与?陈太守放营妓三诗亦辱翁翰墨流传至今,亦有缘耶?卷后多佳纸,敬仲求集作诗识其后,赋此四首。是日,试郭𡵆墨,但目疾转深,不能复作字。又知年岁后,虽若此者亦尚能作否?临楮慨然。至顺辛未二月望日,蜀人虞集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