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老却眉山长帽翁茶烟轻飏鬓丝风锦囊旧赐龙团在谁为分泉落月中 其一 元 · 虞集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出处:御选元诗卷七十
三生石上旧精魂,解后相逢莫重论。
纵有绣囊留别恨,巳无明镜著啼痕。
铁网珊瑚丹丘柯敬仲,多蓄魏晋法书至宋人书,殆百十函,随以与人,弗留也。他日,独见此轴在几格间,甚怪之,及取观,则吾坡翁蔡君谟梦中诗及守居阁中旧题也。第三诗以为不知何人作,其轩辕弥明之流与?陈太守放营妓三诗亦辱翁翰墨流传至今,亦有缘耶?卷后多佳纸,敬仲求集作诗识其后,赋此四首。是日,试郭𡵆墨,但目疾转深,不能复作字。又知年岁后,虽若此者亦尚能作否?临楮慨然。至顺辛未二月望日,虞集书。
老却眉山长帽翁茶烟轻飏鬓丝风锦囊旧赐龙团在谁为分泉落月中 其二 元 · 虞集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出处:御选元诗卷七十
能言学得妙莲华,赢得春风对客誇。
乞食衲衣浑未老,为题灵塔向金沙丹丘柯敬仲多蓄魏晋法书至宋人书殆百十函随以与人弗留也他日独见此轴在几格间甚怪之及取观则吾坡翁蔡君谟梦中诗及守居阁中旧题也第三诗以为不知何人作其轩辕弥明之流与陈太守放营妓三诗亦辱翁翰墨流传至今亦有缘耶卷后多佳纸敬仲求集作诗识其后赋此四首是日试郭屺墨但目疾转深不复能作字又不知年岁后虽若此者亦尚能作否临楮慨然至顺辛未二月望日蜀人虞集书)
铁网珊瑚丹丘柯敬仲,多蓄魏晋法书至宋人书,殆百十函,随以与人,弗留也。他日,独见此轴在几格间,甚怪之,及取观,则吾坡翁蔡君谟梦中诗及守居阁中旧题也。第三诗以为不知何人作,其轩辕弥明之流与?陈太守放营妓三诗亦辱翁翰墨流传至今,亦有缘耶?卷后多佳纸,敬仲求集作诗识其后,赋此四首。是日,试郭𡵆墨,但目疾转深,不能复作字。又知年岁后,虽若此者亦尚能作否?临楮慨然。至顺辛未二月望日,虞集书。
陈硕 元 · 虞集
五言排律 押庚韵
莆田陈氏,庆历名法从故家也。自众仲京师得友焉。凡问学脩己之事,有益于愚陋多矣。又从知其父兄之贤也,问所自出,则南塘赵氏,信乎其学之有传矣。尝以其从子硕来见,予爱其端谨可望。南归省父,众仲送之以文。予不能忘也,乃赋诗曰:
六岁过闽郡,书声忆满城。
目盲今子夏,心醉昔延平
尔叔同游息,吾文愧老成。
每分重席煖,相对一灯明。
海乘桴意,高山伐木情。
愿携邛竹杖,往看离支生。
辟掾青衫旧,趋庭䌽服轻。
为言穿木榻,亦未厌藜羹。
宝瑟留飞雁,兰舟及啭莺。
佩怀湘渚赠,绶向会稽迎。
去去江云湿,飘飘鸟雾清。
重来知有意,时我已归耕。
后续咏贫士三首 其一 元 · 虞集
 押东韵
老骨寒不寐,夜长况闻风。
心悸危欲折,跼蹐败絮中。
鸡鸣当晨参,马疥刍不充。
山童衣百鹑,唤之愧匆匆。
求火扫木叶,庭树亦已空。
决起不敢怠,曙光屋南东。
苟遂牛马性,归放春草丰中丞赵世安尝为伯生请曰:「虞集久居京师,甚贫,又病目,幸假一外职使医。」文宗怒曰:「一虞伯生,汝辈不容耶!」当时词臣之清节如此。)
李彦方闽宪 元 · 虞集
 押词韵第八部
文监李公彦方出贰闽宪,同朝群公皆赋诗以为赠。彦方屡擢台职,激扬之宜,有不待予言者。适有一事,深有感于愚衷。先正鲁国许文正公实表章程、朱之学,以佐至元之治。天下人心、风俗之所系,不可诬也。近日晚学小子,不肯细心读书穷理,妄引陆子静之说以自欺自弃,至欲移《易》、《论语》章句,直斥、朱之说为非,此亦非有见于陆氏者也。特以文其猖狂不学以欺人而已,此在王制之必不容者也。闽中自中立之归,已有道南之叹,仲素愿中至于元晦,端绪明白,皆在闽中,不能不于彦方之行发之。去一赃吏,治一弊政,不如此一事有以正人心,儒者之能事也。卧病,目眚尤甚,援笔书此云。
七闽去天远,颠连苦无告。
牧人受深寄,昧者覆为暴。
犀象杂金贝,饥渴剧饫膏。
大言相鄙夷,餍夺心自恔。
岂无循廉吏,实病黑白挠。
聪明属旒黈,听荧资所到。
李侯金闺彦,图史擅雠校。
晨闻大夫奏,夕理武夷棹。
君子慎修职,宁适丰廪稍。
蕉荔甘多毒,姜桂老堪芼。
所怀延平翁,扬休似明道。
授受有源委,精微足深讨。
言立圣如在,表正愚可造。
师匠久不兴,真妄如枘凿。
云何诮支离,肆诞长凶傲。
异言古所诛,末学足深悼。
闽虽在海隅,前闻此渊奥。
正谊从简编,良俗宜善导。
赠言不及他,持此永为好。
高彦敬尚书赵子昂承旨共画一轴为户部杨侍郎高文简公一日与客游西湖,见素屏雅洁,乘兴画奇石古木。数日后,文敏公为补丛。后为户部杨侍郎所得 虞文靖公题诗其上。此图遂成此三绝。) 元 · 虞集
不见湖州三百年,高公尚书生古燕。
西湖醉归写古木,吴兴为补幽篁妍。
国朝名笔谁第一,尚书醉后妙无敌。
老蛟欲起风雨来,星堕天河化为石。
赵公自是真天人,独与尚书情最亲。
高怀古谊两相得,惨淡酬酢皆天真。
侍郎得此自京国,使我观之三叹息。
今人何必非古人,沦落文章付陈迹。
辍耕录:高文简公一日与客游西湖,见素屏洁雅,乘兴画奇石古木。数日后,文敏公为补丛。后为户部杨侍郎所得。虞文靖公题诗其上云云。此图遂成三绝矣。
记梦 元 · 虞集
梦行衡庐间,千仞过苍壁。
崇高仰神明,深广下不测。
云雨蓄盘礴,时至如欲出。
絪缊尚回旋,挥霍忽奔逸。
物怪匿岩穴,愯若俟霹雳。
黑波汎高树,木叶走崩石。
升身登玄间,纵观龙变迹。
俯视九州野,草木有辉泽。
乃在风雨外,手画素三尺。
挥豪极动荡,落墨更沈郁。
图成示坐人,共笑不可得。
顾瞻以踟蹰,恍惚增叹息。
因之命肩舆,出门聊有适。
大术何舒舒,白鹤从数客。
略经幽涧滨,便上青松侧。
凭高望远水,双景荡虚碧。
拂石共客坐,芳草藉尻膝。
忽然闻钟声,睡觉北窗席道园外祖杨文仲衡州井斋依之。时未有子,文仲为祷于南岳,遂生道园文仲梦一牙兵持剌入曰:南岳真人来见,既觉。闻儿啼声,因命小字曰衡道园自言:少时尝梦游南岳,历览其奇胜,颇能记忆焉。)
题花鸟图(一作「吴中女子画花鸟歌」。) 元 · 虞集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一百十 花鸟合景
吴中女儿颜色好,洗面看花花为悄。
调朱弄粉不自施,写作窗间雪衣鸟。
绿窗沈沈春昼迟,半生心事花鸟知。
花残鸟去人不归,细雨梅酸愁画眉(此诗《元音》、《乾坤清气》俱作虞集,《体要》作揭徯斯。)
戴真人归越 元 · 虞集
戴先生,日饮五斗醉不得,再饮一石不肯眠。
昨从桃源来,两袖携风烟。
长安道上小儿女,拍手拦道呼神仙。
马如游龙花如雨,蹴踏春秋作朝暮。
东方不作窗间戏,上帝还令海边去。
海边玉虹夜不收,贝宫珠阙皆蛟虬。
芝田玉树久相待,天上老仙那肯留。
戴先生鉴湖之水三千丈,不可以鉴可以酿。
明朝亦脱锦袍去,与汝酣歌钓船上。
注:田汝成《西湖志馀》云:虞伯生际遇文宗,置奎章阁学士顺帝明宗子,文宗忌之,远窜海南。诏书有曰:「明宗在北之时,自以为非其子。」伯生笔也。文宗晏驾,宁宗立,八月崩,国人迎顺帝立之。伯生时在江西,诏以皮绳缚腰,马尾缝眼,夹两马间,逮捕至大都。嫉之者为十七字诗曰:「自谓非其子,如今作天子。传语老蛮子,请死。」至则以文宗亲改诏稿呈,顺帝览之曰:「此我家事,岂由尔书生耶!」遂得释。两目由是丧明。按《元史》,伯生在文宗朝,中丞赵世安尝以病目就医为请。幼君殂,大臣用至大故事,召诸老臣赴上都议政,在召列。马祖常使人告之曰:御史有言,乃谢病归。无马尾缝眼之事,稗史流传,恐未足以徵信也。
无俗念 元 · 虞集
 押词韵第十八部
十年窗下,见古今成败,几多豪杰。
谁会谁能谁不济,故纸数行明灭。
乱叶西风,游丝春梦,转转无休歇。
为他憔悴,不知有甚干涉。

寥寥无住闲身,尽虚空界,一片中宵月。
云去云来无定相,月亦本无圆缺。
非色非空,非心非佛,教我如何说。
不妨跬步,蟾蜍飞上银阙。
按:以上十三首彊村丛书从鸣鹤馀音辑录,原附冯尊师苏武慢二十首删去另录案诗馀图谱补遗卷七误补虞集霜天晓角剪雪裁冰一首,原词乃宋楼槃作,见绝妙好词卷三。
风入松莆田寿 元 · 虞集
 押歌韵
频年清夜肯相过。
春碧卷红螺。
画檐几度徘徊月,梁园迥,无复鸣珂。
门外雪深三尺,窗中翠浅双蛾。

旧家丹荔锦交柯。
新玉紫峰驼。
长安日近天涯远,行云梦、不到江波。
欲度新词为寿,先生待教谁歌。
按:以上十七首彊村丛书用吴伯宛辑本虞集道园乐府
苏武慢 元 · 虞集
 押词韵第八部
全真冯尊师,本燕赵书生,游汴,遇异人,得仙学。所赋歌曲,高洁雄畅,最传者苏武慢二十篇。前十篇道遗世之乐,后十篇论修仙之事。曾稽费无隐独善歌之,闻者有凌云之思,无复流连光景者矣。予山居每登高望远,则与无隐歌而和之。无隐曰,公当为我更作十篇。居两年,得两篇半,殊未快意也。昭阳协洽之年,当嘉平之月,长儿之官罗浮。予与客清江赵伯友临川观我、陈可立游。东叔吴文明平阳李平幼子翁归,泛舟送之。水涸,转鄱阳湖,上豫章,遇风雪,十五六日不能达三百里。清夜秉烛,危坐高唱,二三夕间,得七篇半。每一篇成,无隐即歌之。冯尊师天外有闻,能乘风为我一来听耶。明,舟中又得二篇,并无俗念一首。后三年仙游山致中取而刊之,与瓢笠高明共一笑之乐也。道园道人虞集伯生
自笑微生,凡情不断,轻弃旧矶垂钓。
走马长安,听莺上苑,空负洛阳年少
玉殿传宣,金銮陪宴,屡草九重丹诏。
是何年、梦断槐根,依旧一蓑江表。

天赐我、万叠云屏,五湖烟浪,无限野猿沙鸟。
平明紫阁,日晏玄洲,晞发太霞林杪。
苍龙腾海,白鹤冲霄,颠倒一时俱了。
清都、独步高秋,风露洞天初晓。
万户张公堂诗(并序。以下遗稿。) 元 · 虞集
四言诗
大德辛丑昭勇大将军河南征行万户通州张公以其兵从征缅,死之。通人作庙以祀公。三十年间,朝之公卿大夫士能为文章者,莫不为之有所制作。泰定丁卯公子御史亦俾予赋之。以为征缅事始末,在朝诸君子则知之矣。通州僻在江海之际,其人何自知之,况久远乎!且不著夫狂夫首祸之故,成宗皇帝圣明,卒致其罪。则公所以不肯堕其搆陷,必甲冑以死之意,亦终不白于通人之将来也。故稍原其始而道之,庶其有考也。诗曰:
于赫世皇,并用豪杰。
一定宇内,櫜厥戈甲。
既久既安,成宗继之。
祖功莫加,道在守持。
狂夫兴谋,以动相国
曰昔祖宗,咸尚战克。
万方悉来,史皆前能。
我独无名,曷称继承。
蠢彼西南,翳丛负固。
聚落八百,各统女妇。
人强善骄,马具竞豪。
豢豕于牢,黄金饰槽。
取而有之,富可足用。
赫乎功多,以世智勇。
相臣以闻,天子曰嘻!
有是言哉,汝其试之。
狂谋既售,谏言不入。
既赋军实,弓钺仍戢。
馈饟启行,万里骚然。
饥危蹈毒,未战已捐。
番番名将,天子爪士。
镇于江浒,天子所使。
狂夫忌之,承制驱之。
讵思国谋,徒逞厥私。
将军慨言,死我臣职。
可陷者身,不陷吾直。
见制鄙庸,岂我召凶。
心知无还,况冀立功。
与其矫诬,死彼狂手。
孰与奋击,不丧吾守。
孤旅转战,身入不回。
杀戮既多,身卒死之。
三军失声,万士丧气。
明公心,君门万重。
裹革东归,遥遥江壖。
部曲候迎,悲风旆缠。
民怀其忠,士感其义。
虎奋鹰扬,如见其至。
卜庙得吉,东望际海。
神来妥之,有永无坏。
狂夫辱国,天子震怒。
立呼狂竖,斩以大斧。
狂罪则诛,死事奈何。
褒封哀荣,百世不磨。
岂惟不磨,元嗣御史
既有兄弟,又多孙子。
奕奕勋门,秩秩良材。
天之报忠,岂有涯哉。
胡徵君器之和陶轩 元 · 虞集
四言诗
春木晨荣,秋华夕滋。
流云行天,逝者如斯
柴车葛巾,曷能归来?
我怀古人,徒诵其诗。
有美君子,尚友先觉。
靡觞不咏,无咏不属。
岂无他人,孰此追躅?
优哉游哉,君子之乐。
吾侪小人,力绌乃休。
犹可以驰,曷其停辀?
卷舒无闷,入圣实优。
敢以未成,窃方前修。
祖德之述,尚论其世。
我独何无,夙坠羁絷。
闻君赞歌,祇以生愧。
既曰知非,请勖馀岁。
道园遗稿:自注:读书中山时,草屋三间,以纸糊其壁。舍弟仲常,为书邵子诸诗于东,谓之邵庵。书陶诗于西,谓之陶庵吴先生见而叹之,以为世内无穷之悲,世外无穷之乐也。
致乐堂诗 元 · 虞集
四言诗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致乐堂者,集贤待制周君之所以奉母者也。蜀郡虞集为之赋诗曰:
翼翼新堂,有阃有房。
人人来居,既安既舒。
既好既宁,载燠载清。
言䦱于门,以写我诚。
有齐其马,有伉其轩。
为子来者,允贵且贤。
贵容舒迟,贤有令仪。
尔因尔宗,先君之思。
翕尔兄弟,具于嘉旨。
我饮我食,先君之子。
诗言柔温,礼言著存。
我抚我惠,先君之孙。
乐哉谁氏,维周寿母。
畴克致兹,周南仲子。
君子善颂,文则多有。
又永歌之,以导燕喜。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堂部
清明后四日红梨花开用明字韵赋诗一章奉邀学士以践看花之约玄德真人且属和矣学士竟不至又六日风雨大作花已委地依韵再赋一章呈玄德真人并简二学士 元 · 朱思本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霞卷云舒映树明,花如妩媚向人倾。
仙翁染翰饶诗兴,学士停骖傲物情。
有限光阴春事老,无端风雨莫愁生。
明朝扫地红英遍,却待寻芳出凤城
案:右二诗见贞一斋杂著。元诗癸集知本初吴全节都下,所著有贞一稿,而以本初为名,不知其名思本,盖未见贞一斋杂著,故仅录盗发亚父冢一诗。今据钞本杂著增录与虞伯生吴全节倡和二首,玄德全节赐号也。
盗发亚父冢 元 · 朱思本
戏马台范增冢,英风千载行人竦。
冢中宝气腾光芒,识宝贾胡心为动。
筑室潜谋二十年,一朝凿井穿其垄。
畚锸才深四十尺,乃有石盘巃嵷
四旁牂杙大十围,各施九十森环拱。
石穿棺翣更分明,漆光可鉴刚而巩。
斲之不用挥金椎,白骨俨然全顶踵。
宝剑未化横苍虬(宝剑未化横苍虬 风月堂杂识作「匣开宝剑露盘龙」。),金玉辉耀气交拥。
贾胡致富须臾间,弃骨沟中宁愧恐。
平原无色鼓角悲,山鬼夜号川泽涌。
太守陈公英俊才,慨叹奸偷吾所统。
亟呼五百取群盗,械置狴犴见仁勇。
伤哉亚父天下奇,鸿门高会真危机。
火龙飞起实天意,拔剑起舞空尔为。
风云变化失隆准,玉斗一碎山河非。
如公明义古亦少,发愤乃作彭城归。
六合茫茫汉疆土,厚葬何人诚可嗤。
君不见骊山牧竖遗烬酷,不如王孙裸葬良亦足。
风月堂杂识:范增一名亚父冢,在徐州城南一里许。元季有贾胡盗发其冢,深四十尺许,得宝剑。虞邵庵诸公皆有诗悼之,朱本初一首云云。
忆昨四(寄伯生 揭文安公全集(豫章丛书本) 其四 元 · 揭傒斯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奎章分署隔窗纱,不断香风别殿花。
留守日颁中赐果,宣徽月送上供茶。
诸生讲罢仍番直,学士吟成每自誇。
五载光阴如过客,九疑无处望重华
庐山连尊师真阳诗久诺而未作也一夕梦中得之因书以赠(此诗《体要》作虞集。) 元 · 揭傒斯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十八部
稽天之浸不可灭,焦石之烈不可绝。
香炉峰头按羽节,满山桃花满湖月。
十月十八日夜南郊斋宿梦先帝召见便殿手赐橘花一枝有感而作 元 · 揭傒斯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七部
泪尽乌号不可攀,传宣忽降白云间。
天华拜舞君王赐,梦断斋庐月满坛(文宗御奎章日,学士虞集博士柯九思常侍从,以讨论法书、名画为事。授经郎揭徯斯潜著一书,曰《奎章政要》以进。万机之暇,每赐披览,及晏朝,有画《授经郎献书图》行于世,盖有深意存焉!虞尝谓揭诗「如三日新妇」,己诗「如汉廷老吏」。揭闻之不悦。故忆昨诗有「学士诗成每自誇」之句。虞得诗谓门人曰:「揭公才力竭矣。」因答以诗云:「故人不肯宿山家,夜半驱车踏月华。寄语傍人休大笑,诗成端的向谁誇。」并题其后云:「今日新妇老矣。」观此诗及《忆昨》诸作,其君臣相得之分,亦可谓一诗盛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