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答杜使君书 唐初 · 王绩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一 创作地点: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
月日。佐史杨方至。奉报书。兼枉别帖。垂问家礼丧服新义五道。度情振理。探幽洞微。诚非野人所敢酬析。但先人遗旨。颇曾恭习。虽困于荒晏。犹忆于异闻。谨因还使。条申如左。夫三年之丧。情理之极。有正有义。因事之作也。正服缞。三升而已。至于义服。加其半焉。岂非义有离合之理。情无迁夺之法。然亲尊罔极。冠受可均。切至或殊。缞加其半。微以见志。有何怪焉。至如父为长子。独施斩服。盖以所承者重。情寄特深。非唯亲亲。且尊尊也。至于庶子。已不承尊。虽有长子。无预祖祢。不为服斩。义亦可知。但古之君臣。有国有家。相承继体。血祀长存。大宗小宗。较然有别。继祖继祢。由兹可推。故曰天子不绝国。诸侯不绝家。贵人之宗也。故别子为祖。父继之为大宗。百代不迁之宗也。已父为祢。兄继之为小宗。此四代则迁之宗。承百代之重。且得不为其长子斩乎。为四宗之祖。亦且得不为其长子斩乎。唯继祢之弟。无预祖祢。庶子之义。施此而已。自秦汉以来。家国道废。虽有其礼。将安所行。逮乎晋末。中原大乱。骨肉至亲。尚不相保。祖祢之序。知何以明。故仆先君献公。因事起义。欲使无逆于古。且令可行于今。以为今之封爵。颇存古号。虽无其实。而尚有其名。故以始受封者。犹古之诸侯。诸侯之庶子。即古之别子也。别子之庶子。即古之小宗也。虽国破家亡。朝迁市变。谱牒存录。宗次可推。咸可一依古礼。行之私室。至如沉沉耕者。悠悠黔首。族姓犹不能自辨。何暇及于宗庶之事乎。此古之先王。所以不下礼于庶人也。有何不可。而乃疑乎。至若夫妻之道。诚为义合。而家道之睦。斯为首焉。故传曰。妻至亲也。一体之名。均于天性。故妻之于夫也。其服曰斩。盖移于父母之重焉。夫之于妻也。期而有杖。则踰于兄弟之功焉。前贤往达。曾无异议。故曰妻者齐也。一齐而不易。如至失礼而出。违妻之道。终丧而嫁。弃妇之义也。违道弃义。又何述焉。苟全道义。则天亲也。天亲之服。有何异乎。列之正服。斯为当矣。此先君献公探记传之旨。明后来之失。敦人伦之源。睦伉俪之道也。夫何病哉。明公又云。君臣夫妻。俱以义合。而妻为正服。臣为义服。则君臣之际。不如夫妇之情乎。斯不然矣。何者。夫礼有以情作者。父子夫妇之类是也。有以义作者。君臣夫妾之类是也。情义之极。俱终于斩。此其无升降明矣。但礼之为用。缘情以至理。因内以及外。情者。人之深心。愚智之所共也。孰有愚者而忘其妻子乎。理者。人之大节。凡圣之所异也。孰有凡生而忘其臣妾焉。故情者正也。此妻子所以荷深心而执夫父。以正服也。理者义也。此臣妾所以存大节而申君主。以义服也。故夫正义之作。殊情而共礼也。孰谓君臣之义。而谢夫妇之情乎。孰谓夫妇之情。而厚君臣之义乎。古之君子。常度情以处。断义而行矣。义可夺情。卫石碏不能存其子。情不害义。宫之奇得以其族行。故曰情义殊也。情义均也。故情义之服。有正焉。有义焉。正义之礼。无厚焉。无薄焉。此妻为正服。所以无害于君臣。臣为义服。所以不伤于夫妇。有伦有要。夫何稽疑。至如三殇之服。礼有明文。郑与王杜。各申本见。由兹纷杂。后莫能定。然详诸记义。王杜为长。某昔在隋末。又尝见诸贤讲论此矣。近者家兄御史亦编诸贤之论。继诸对问。今录此篇附往。幸详之也。至如众子服期。其妻小功。兄弟之子犹子也。其服亦期。先儒以为其妻亦小功。惟王肃以为丧服之例。旁尊皆执。明公以为重于子妻之服。失礼之差。此则袁准之义也。夫礼虽缘情。亦为义屈。故有从无服而有服者。亦何嫌乎兄弟之子妇越已子之妻乎。故曰兄弟之子犹子也。盖引而致之。故不嫌于与已子同服矣。旁尊不敢以厌降。盖避正尊而自执也。故不嫌于越已子之妻矣。轻陈末学。岂能详究。又于杨方奉口处分。借王俭礼论。门庭所蓄。先无此书。往于处士程融处。曾见此本。观其制作。动多自我。周孔规模。十不存一。恐不足以尘大雅君子之视听也。寻问傥获。当遣祗送。王君白。
答冯子华处士书 唐初 · 王绩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一 创作地点: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
乖别甫尔。已十馀年。诵采葛之诗。增其慨咏。夫人生一世。忽同过隙。合散消息。周流不居。偶逢其适。便可卒岁。陶生云。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又云。盛夏五月。跂脚北窗下。有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嗟乎。适意为乐。雅会吾心。吾河渚閒有先人故田十五六顷。河水四绕。东西趋岸各数百步。古人云。河济之滨宜黍。况中州之腴乎。家兄鉴裁通照。知吾纵恣散诞。不闲拜揖。糠秕礼义。锱铢功名。亦以俗外相待。不拘以家务。至于乡族庆吊。闺门婚冠。寂然不预者已五六岁矣。亲党之际。皆以山麋野鹿相畜。性嗜琴酒。得尽所怀。幸甚幸甚。近复都卢弃家。独坐河渚。结构茅屋。并厨厩总十馀閒。奴婢数人。足以应役。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耕耘穮蓘。黍秫而已。春秋岁时。以酒相续。兼多养凫雁。广牧鸡豚。黄精白术。枸薯蓣。朝夕采掇。以供服饵。床头素书数帙。庄老及易而已。过此以往。罕尝或披。忽忆弟兄。则渡河归家。维舟岸侧。兴尽便返。每遇天地晴朗。则于舟中咏大谢乱流趋孤屿之诗。渺然尽陂泽山林之思。觉瀛洲方丈。森然在目前。或时与舟人渔子。分潭并钓。俛仰极乐。戴星而归。歌咏以会意为巧。不必与夫悠悠之閒人相唱和也。孤住河渚。傍无四邻。闻鸡犬。望烟火。便知息身之有地矣。近复有人见赠五加地黄酒方。及种薯蓣枸等法。用之有效。力省功倍。不能暇修浑沌。并常行之。裴孔明虽是异名教物。然风月之际。往往有高人体气。兼特受巧性。思若有神。自作素琴一张。云其材是峄阳孤桐也。近携以相过。安轸立柱。龙唇凤翮。实与常琴不同。发音吐韵。非常和朗。吾家三兄。生于隋末。伤世撄乱。有道无位。作汾亭操。盖孔子龟山之流也。吾尝亲受其调。颇为曲尽。近得裴生琴。更习其操。洋洋乎觉声器相得。今便留之。恨不得使足下为钟期。良用耿耿。吾所居南渚有仲长先生。结庵独处三十载。非其力不食。傍无侍者。虽患瘖疾。不得交语。风神肃肃无俗气。携酒对饮。尚有典刑。先生又著独游颂及河渚先生传。开物寄道悬解之作也。时取玩读。便复江湖相忘。吾往见薛收白牛溪赋。韵趣高奇。词义旷远。嵯峨萧瑟。真不可言。壮哉邈乎。扬班之俦也。高人姚义尝语吾曰。薛生此文。不可多得。登太行。俯沧海。高深极矣。吾近作河渚独居赋。为仲长先生所见。以为可与白牛连类。今亦写一本以相示。可与清溪诸贤共详之也。乱极则治。王途渐亨。天灾不行。年谷丰熟。贤人充其朝。农夫满于野。吾徒江海之士。击壤鼓腹。输太平之税耳。帝何力于我哉。又知房李诸贤。肆力廊庙。吾家魏学士亦申其才。公卿勤勤。有志于礼乐。元首明哲。股肱惟良。何庆如之也。夫思能独放。湖海之士。才堪济世。王者所须。所恨姚义不存。薛生已殁。使云罗天网。有所不该。以为叹恨耳。吾比风痹发动。常劣劣不能佳。然烟霞山水。性之所适。琴歌酒赋。不绝于时。时游人閒。出入郊郭。暮春三月。登于北山。松柏偫吟。藤萝翳景。意甚乐之。箕踞散发。与鸟兽同偫。醒不乱行。醉不干物。赏洽兴穷。还归河渚。蓬室瓮牖。弹琴诵书。优哉游哉。聊以卒岁。首夏渐热。足下何如也。愿动息多宜。黄颊之聚。何时暂忘。偶因南风。略示所怀。敬愿珍厚。不一一。王君白。
答程道士书 唐初 · 王绩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一 创作地点: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
徐道士至。获书。词义恳切。具受之也。吾尝读书。观览数千年事久矣。有以见天下之通趋。识人情之大方。语默纷杂。是非淆乱。夸者死权。烈士殉名。贪夫溺财。品庶每生。各是其所同。非其所异焉。可胜校哉。故吾师曰。莫若俱任而两忘。仲尼所以无可否于人閒。庄周所以齐大小于自适。是谓神而化之。使人宜之。百姓日用而不知也。夫君子所思不出其位。道有不同。不相为谋。盖为此也。足下欲使吾适人之适。而吾欲自适其适。非敢非足下之义也。且欲明吾之心。一为足下陈之。昔孔子曰。无可无不可。而欲居九夷。老子曰。同谓之元。而乘关西出。释迦曰。色即是空。而建立诸法。此皆圣人通方之元致。宏济之秘藏。实寄冲鉴。君子相期于事外。岂可以言行诘之哉。故仲尼曰。善人之道不践迹。老子曰。夫无为者。无不为也。释迦曰。三灾弥纶。行业湛然。夫一气常凝。事吹成万。万殊虽异。道通为一。故各宁其分。则何异而不通。苟违其适。则何为而不阂。故夫圣人者非他也。顺适无阂之名。即分皆通之谓。即分皆通。故能立不易方。顺适无阂。故能游不择地。其有越分而求皆通。违适而求无阂。虽有神万。将独柰何。故曰。凫胫虽短。续之则悲。鹤胫虽长。截之则忧。言分之不可越也。梦为鸟唳于天。梦为鱼没于泉。言适之不可违也。吾受性潦倒。不经世务。屏居独处。则萧然自得。接对宾客。则恭然思寝。加性又嗜酒。形骸所资。河中黍田。足供岁酿。闭门独饮。不必须偶。每一甚醉。便觉神明安和。血脉通利。既无忤于物。而有乐于身。故常纵心以自适也。而同方者不过一二人。时相往来。并弃礼数。箕踞散发。元谭虚论。兀然同醉。悠然便归。都不知聚散之所由也。昔者吾家三兄。命世特起。先宅一德。续明六经。吾尝好其遗文。以为匡扶之要略尽矣。然峄阳之桐。以俟伯牙。乌号之弓。必资由基。苟非其人。道不虚行。吾自揆审矣。必不能自致台辅。恭宣大道。夫不涉江汉。何用方舟。不思云霄。何用羽翮。故顷以来。都复散弃。虽周孔制述。未尝复窥。何况百家悠悠哉。去矣程生。非吾徒也。若足下者。可谓身处江海之上。心游魏阙之下。虽欲行志。不觉坐驰。若以此见。轻议大道。将恐北辕适越。所背弥远矣。吾顷者加有风疾。劣劣不能佳。但欲乘化独往。任所遇耳。不能复使离娄役目。契后劳精怵心。蔽焉以物为事也。勖哉夫子。勉建良图。因山僧还。略此达意也。王君白。
醉乡记 唐初 · 王绩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二 创作地点: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
醉之乡。去中国不知其几千里也。其土旷然无涯。无邱陵阪险。其气和平一揆。无晦明寒暑。其俗大同。无邑居聚落。其人甚精。无爱憎喜怒。吸风饮露。不食五谷。其寝于于。其行徐徐。与鸟兽鱼鳖杂处。不知有舟车器械之用。昔者黄帝氏尝获游其都。归而杳然丧其天下。以为结绳之政已薄矣。降及尧舜。作为千钟百壶之献。因姑射神人以假道。盖至其边鄙。终身太平。禹汤立法。礼繁乐杂。数十代与醉乡隔。其臣羲和。弃甲子而逃。冀臻其乡。失路而道夭。故天下遂不宁。至乎末孙桀纣。怒而升其糟邱。阶级千仞。南向而望。卒不见醉乡。武王得志于世。乃命公旦立酒人氏之职。典司五齐。拓土七千里。仅与醉乡达焉。故四十年刑措不用。下逮幽厉。迄乎秦汉。中国丧乱。遂与醉乡绝。而臣下之爱道者。亦往往窃至焉。阮嗣宗陶渊明等十数人。并游于醉乡。没身不返。死葬其壤。中国以为酒仙云。嗟乎。醉乡氏之俗。岂古华胥氏之国乎。其何以淳寂也如是。今予将游焉。故为之记。
荆轲刺秦王赞 唐初 · 王绩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二 创作地点:江西省九江市庐山
衔易水。报秦皇。精心贯日。匕首横霜。欲持两閒。生擒一王。惜哉智浅。琴声不防。
自撰墓志铭 唐初 · 王绩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二 创作地点: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
王绩者。有父母。无朋友。自为之字曰无功焉。人或问之。箕踞不对。盖以有道于已。无功于时也。不读书。自达理。不知荣辱。不计利害。起家以禄位。历数职而进一阶。才高位下。免责而已。天子不知。公卿不识。四十五十。而无闻焉。于是退归。以酒德游于乡里。往往卖卜。时时著书。行若无所之。坐若无所据。乡人未有达其意也。尝耕东皋。号东皋子。身死之日。自为铭焉。曰。有唐逸人。太原王绩。若顽若愚。似矫似激。院止三径。堂唯四壁。不知节制。焉有亲戚。以生为附赘悬疣。以死为决疣溃痈。无思无虑。何去何从。垄头刻石。马鬣裁封。哀哀孝子。空对长松。
无心子传 唐初 · 王绩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二 创作地点: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
东皋子始仕。以醉懦罢。乡人或诮之。东皋子不屑也。退著无心子。以见趣焉。
无心子寓居于越。越王不知其大人也。拘之仕。无喜色。泛若而从。越国之法。曰有秽行者不齿。俄而无心子者。以秽行闻于王。王黜之。无愠色。退而将游于茫荡之野。适绩之邑。而遇机士。机士抚髀而叹者三。曰。嘻。子贤者而以罪废。无心子不应。机士曰。愿受教。无心子曰。尔闻蜚廉氏之马说乎。昔者蜚廉氏有二马。一者朱鬣白毳。龙骼凤臆。骤驰如舞。终日不释鞍。竟以艺死。一者重胫昂尾。驼颈貉膝。踶齧善蹶。弃而散诸野。终年肥遁。是以凤凰不憎山栖。蛟龙不羞泥蟠。君子不苟洁以罹患。圣人不避秽而养生。东皋子闻之曰。善矣尽矣。不可以加之矣。
负笭者传 唐初 · 王绩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二 创作地点: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
昔者文中子讲道于白牛之溪。弟子捧书北面。环堂成列。讲罢。程生薛生退省于松下。语及周易。薛生叹曰。不及伏羲氏乎。何词之多也。俄而有负笭者皤皤然。委担而息曰。吾子何叹也。薛生曰。叟何为者。而徵吾叹。负笭者曰。夫丽朱者丹。附墨者黑。盖累渐而得之也。今吾子所服者道。而犹有叹。是六腑五脏不能无受也。吾是以问。薛生曰。收闻之师。易者道之蕴也。伏羲氏画八卦。而文王系之。不逮省久矣。以为文王病也。吾是以叹。负笭者曰。文王焉病。伏羲氏病甚者也。昔者伏羲氏之未画卦也。三才其不立乎。四序其不行乎。百物其不生乎。万象其不森乎。何营营乎而费画也。自伏羲氏泄道之密。漏神之机。分张太和。磔裂元气。使天下之智者。诡道迸出。曰我善言象。而识物情。阴阳相摩。远近相取。作为刚柔异同之说。以骇人志。于是智者不知。而太朴散矣。则伏羲氏始兆乱者也。安得羸叹而嗟文王乎。负其笭而行。追而问之居与姓名。不答而去。文中子闻之曰。隐者也。
仲长先生传 唐初 · 王绩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二 创作地点: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
先生讳子光。字不曜。自云洛阳人也。往来河东。佣力自给。无室庐。绝妻子。开皇末。始结庵河渚閒。以息身焉。十馀年卖药为业。人莫知之也。汾阴侯生以筮著。因游河渚。一睹而伏。曰。东方朔管辂不如也。由是显重。守令至者皆亲谒。先生辞以瘖疾。未尝交语。著独游颂及河渚先生传以自喻。识者有以知其悬解也。人有请道者。则书老易二字示之。弹琴饵药。以终其世。文中子比之虞仲夷逸。
五斗先生传 唐初 · 王绩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二 创作地点: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
有五斗先生者。以酒德游于人閒。有以酒请者。无贵贱皆往。往必醉。醉则不择地斯寝矣。醒则复起饮也。常一饮五斗。因以为号焉。先生绝思虑。寡言语。不知天下之有仁义厚薄也。忽焉而去。倏然而来。其动也天。其静也地。故万物不能萦心焉。尝言曰。天下大抵可见矣。生何足养。而嵇康著论。途何为穷。而阮籍恸哭。故昏昏默默。圣人之所居也。遂行其志。不知所如。
祭处士仲长子光文 唐初 · 王绩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二 创作地点: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
岁月日。邻人王绩谨以鱼醴之奠。敬祭仲长先生之灵曰。明道若昧。进道若退。鸟飞知还。龙亢必悔。嗟嗟夫子。理融其内。不忮不求。无憎无爱。古人有言。微妙元通。藏用以密。养正以蒙。嗟嗟夫子。允执其中。不见其始。孰知其终。荡荡心迹。悠悠默语。周览人事。退居河渚。何去何从。谁求谁与。聊同聚散。亦均寒暑。大矣夫子。其生若浮。至矣夫子。其死若休。乡党不惧。朋友不忧。素琴犹在。黄经尚留。老莱不婚。梁鸿难偶。筵无馈奠。室无箕帚。嗟嗟夫子。岂图其后。金玉满堂。莫为之守。凡我故人。素服临旃。葛巾从窆。桐棺以迁。坟不易陇。坎不及泉。苟无怛化。于何问天。道性既丧。仁义锋起。祭非古也。礼之为始。吾从其俗。敢告夫子。清尊薄奠。神其歆止。
祭关龙逢文 唐初 · 王绩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二 创作地点:浙江省
岁月日。谨以清酌之奠。敬祭夏忠臣关生之灵曰。圣贵达节。贤贵识时。兴亡有运。用舍有期。凭河暴虎。前哲所嗤。身灭主丧。如何勿思。我因行役。历子荒祠。壮山河之旧壤。叹坟隧之馀基。松枯柏悴。草密苔滋。托深悲于薄醑。魂有灵而飨之。
登箕山祭巢许文 唐初 · 王绩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二
怀二子之高烈。背嵩岳而来游。挹千载之遐轨。登箕峰而少留。昔时慷慨。神轻九州。今来寂寞。魂辞一邱。英踪落落而犹在。精诚冥冥而遂幽。山荒庙僻。地古松秋。吾鄙怀之有素。仰前哲之清猷。同声必感。异代相求。如至诚之见接。庶蘋蘩之可羞。伏惟尚飨。
祭杜康新庙文 唐初 · 王绩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二 创作地点: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
岁月日。敢以清酌之奠。敬祭先生之灵曰。两仪判辟。万象森罗。都邑未建。鸟兽独多。茹毛饮血。巢居穴窠。天地不交。人灵未和。智哉先生。爰作甘醴。上配百牢。下主五齐。以晏以祷。为樽为洗。万神以降。三献成礼。法成必弊。文盛则华。奚仲斲轮。焉知覆车。桀纣亡国。羲和丧家。周公作诰。乃防厥邪。我闻古时。王道正直。贤人君子。澡身浴德。降及中世。昏主作式。刑罚不中。谗淫罔极。吁嗟世道。一至于此。达人大观。贵和其礼。与制于物。宁在于已。乘流则逝。遇坎则止。眷兹酒德。可以全身。杜明塞智。蒙垢受尘。阮籍遂性。刘伶保真。以此避世。于今几人。我瞻前说。功高受赏。嗟嗟先生。其义可想。肇基曲糵。光开祀飨。大礼斯备。偫贤就养。敢依河曲。建尔灵祠。前临极岸。却就长矶。茅茨不剪。采椽不治。扫地而祭。神其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