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書類
易類
經解類
四書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正史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載記類
金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醫家類
譜錄類
術數類
兵家類
釋家類
道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詔令奏議類
禪宗部類
淨土宗部類
瑜伽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玄部
續道藏
青溪东为贼所破文皎死之壬午荧惑守心二月侯景
遣使求 和皇太子
固请帝乃许之盟于西华门下景既
运东城米归于石头亦不解围启求遣诸军退乃解丁
未皇太子又命南兖州刺史南康 (第 48a 页)
 襆头
巾子(唐武德初始用之初尚平头小样者天授二年武/太后内宴赐群臣高头巾子呼为武家诸王样景)
(龙四年三月 中宗
内宴赐宰臣以下内样巾子其/样高而踣皇帝在藩时所冠人号为英王踣样)
  君臣服章制度(袍附/)
虞书曰 (第 15a 页)
  坐部伎六曲
一燕乐 二长寿乐 三天授乐(武后天/授年作)四鸟歌万岁
(武后时有鸟/能人言万岁)五龙池乐(明皇为平王时赐第隆庆坊/坊之南地忽变为池 中宗
泛)
(以厌其祥明皇即/位乃作龙池乐)六小破阵乐 夜半乐(明皇自潞州/还京师举兵) (第 54a 页)
 按景龙三年监察御史崔琬弹奏宰相宗楚客纪处
 讷等骄恣跋扈请收劾之旧制大臣有被御史弹者
 皆俯偻趋出待罪朝堂今楚客等瞋目作色称以忠
 鲠被诬 中宗
令琬与楚客约为兄弟时人窃号为和
 事天子
主簿(汉有御史主簿张忠为御史大夫以孙宝为主簿/是也魏晋以来 (第 12a 页)
台复有行军大总管者盖有征伐则置于征伐所之道/以督军事自武德以来亦有元帅之号太宗为秦王加)
(西讨元帅 中宗
为周王为洮河道元帅睿宗为相王为/并州道行军元帅安禄山反后天宝十五载哥舒翰为)
(诸道兵马元帅其后李光 …… (第 25b 页)
兆同唐武德四年)
(置洛州都督贞观十七年改为刺史显庆二年置东都/改刺史为长史而洛州置牧一人以亲王为之 中宗
为)
(周王时及卫王重俊并居其任多以长史治民至开元/元年改洛州为河南府改长史为尹其牧尹之制一如)
( (第 28a 页)
 贞观实录四十卷(长孙无/忌撰)高宗后实录三十卷(刘知/几撰)
高宗实录三十卷(韦述/撰)则天实录二十卷(刘知几/等撰) 中宗
实录二十卷(刘知几/吴兢撰)太上皇实录十卷(刘知几撰起/景云元年)
宗实录五卷(吴兢/撰)开元实录 …… (第 25b 页)
邺都故事十卷(裴矩/撰)唐年小录八卷(马总/撰)国朝
旧事四十卷(纪唐/事)集说一卷(记唐十/五事) 孝和
中兴故事三
(张齐/贤撰)南宫故事十二卷(王方/庆撰)南宫故事三十卷(卢若/虚撰) (第 28a 页)
   右陈(二十六部三/百三十三卷)

隋炀帝集五十五卷 王祐集一卷 武阳太守卢思
道集三十卷 金州刺史李元操集十卷 蜀王府记
室辛德源集三十卷 太尉杨素集十卷 怀州刺史
李德林集十卷 吏部尚书牛弘集十二卷 司𨽻大
夫薛道衡集三十卷 国子祭酒何妥集十卷 秘书
监柳𧦬集五卷 开府江总集三十卷 江总后集二
卷 记室参军萧悫集九卷 著作郎诸葛颖集十四
卷 著作郎魏彦深集三卷 著作郎王胄集十卷

殷英童集三十卷 尹式集五卷 虞茂世集五卷
刘兴宗集三卷 李播集三卷 道士江旻集三十卷
 刘子政母祖氏集九卷
   右隋(二十四部三/百五十六卷)
唐太宗集四十卷 高宗集八十六卷  中宗
集四十
卷 睿宗集十卷 武后垂拱集一百卷 武后金轮
集十卷 陈叔达集十五卷 窦威集十卷 褚亮集
二十 (第 3b 页)
王壮治有所淫泆乃作多士作毋逸毋逸
称曰为人父母为业至长久子骄奢忘之以亡其家为
人子可不慎乎故昔在殷王 中宗
严恭敬畏天命自度
治民震惧不敢荒宁 (第 12b 页)
中宗
飨国七十五年其在高宗 (第 12b 页)
永嘉王子仁字 孝和
孝武第九子也大明五年封永嘉
王明帝即位以为湘州刺史帝寻从建安王休仁计未
拜赐死时年十岁
始安王子真字 (第 79b 页)
也当其彊也以殷之高宗而惫于鬼方有周文
王而患昆夷猃狁高祖困于白登孝文军于霸上及其
弱也周公来九译之贡 中宗
纳单于之朝以元成之微
而犹四夷宾服此其已然之效也故匈奴求守边塞而
侯应陈其不可单于屈膝未央望之议以不 …… (第 2a 页)
州绝纲土崩
之衅诚由道丧然中夏荡荡一时横流百郡千城曾无
完郛者何哉亦以地不可守投奔有所故也天祚未革 中宗
龙飞非惟信顺协于天人而已实赖万里长江画
而守之耳易称王公设险以守其国险之时义大矣哉
斯已然之明效也今 (第 22a 页)
导曰卿州吏中有一
令仆才导亦以为然和尝诣导导小极对之疲睡和欲
叩会之因谓同坐曰昔每闻族叔元公道公叶赞 中宗
保全江表体小不安令人喘息导觉之谓和曰卿圭璋
特达机警有锋不徒东南之美实为海内之俊由是知
名既而导遣八 (第 12a 页)
人门户可以妻之遂劝成婚南人 李哲
常言䜣必贵达
杜超之死也帝亲哭三日䜣以超女婿得在丧位出入
帝指谓左右曰观此人举动岂不有异于众必为朕家 (第 66b 页)
问之曰是何祥也答曰除旧布新象也昔长星埽大角
秦以之亡荣闻之悦又荣下行台郎中 李显
和曾曰天
柱至那无九锡安须王自索也亦是天子不见机都督
郭罗察曰今年真可作禅文何但九锡参军褚光曰人
(第 57b 页)
为左司马郑德韬为右司马拜让为司徒封东郡公长
白山贼孟让掠东都烧丰都市而归密攻下巩县获县
长柴 孝和
拜为护军虎贲郎将裴仁基以虎牢归密密
因遣仁基与孟让袭破回洛仓据之俄而德韬德方俱
死复以郑颋为左司马郑 (第 67b 页)
虔象为右司马柴 孝和
说密
令裴仁基守回洛翟让据洛口身率精锐西袭长安不
然他人我先密曰此诚上策然我之所部并山东人既
见未下 (第 67b 页)
洛阳恐不肯西入 孝和
请间行观隙乃与数十 …… (第 67b 页)
归之者万馀人密时兵锋甚锐每入苑与
官兵连战会密为流矢所中卧于营内东都出兵击之
密众大溃弃回洛仓归洛口 孝和
之众闻密败各分散
而去 (第 68a 页)
孝和
轻骑归密炀帝遣王世充率江淮劲卒五万
讨密败之 (第 68a 页)
孝和
溺洛水死密甚伤之世充营于洛西与
密相拒百馀日武阳郡丞元宝藏黎阳贼帅李文相洹
水贼帅张升清河贼帅赵君德 (第 68a 页)
介帻而哭司徒贵者示以朋友微者示如寮佐公主贞
厚有礼度产二男长子穆字 孝和
袭熙爵避皇子愉封
改封扶风郡公尚孝文女顺阳长公主拜驸马都尉历
员外通直散骑常侍穆与叔辅兴不和辅兴亡赠 (第 26b 页)
 中正
元思誉高祖时镇北将军行镇北大将军事
裴延俊高祖时闻喜县中正
裴 夙高祖时河北大守

陆 凯突孙俟子高祖时正平太守
乞伏保高祖时善无镇将 李显
甫灵孙高祖时行并州事
张 颢宗之子养孙高祖时邵郡太守
裴仲规高祖时行建兴军事
尔朱侯真高祖时并州刺史 (第 36a 页)
刘审礼永徽中燕然都护
姜 简永徽中安北大都护
杨德干永徽中泽州刺史
李冲元显庆五年并州长史 李 显
龙朔元年并州都督二年改大都督
刘道祥龙朔元年蒲州刺史
黑齿常之龙朔三年朔州大总管
程名振龙朔初晋蒲二 (第 31b 页)
 太子少师唐休璟以为两汉以来皆北守黄河今于
 寇境筑城恐劳人费功终为贼虏所有建议以为不
 便仁愿固请不已 中宗
竟从之仁愿表留年满镇兵 …… (第 19a 页)
 愿尝奏用监察御史张敬忠等数十人皆以文章著
 称多至大官时称其知人景龙二年拜左卫大将军
 同中书门下三品封韩国公春还朝秋复督军备边
  中宗
赋诗祖饯赏赐不可胜纪寻加镇军大将军睿
 宗初致仕加兵部尚书卒赠太子少傅仁愿为将号
 令严将吏信服按边 (第 20a 页)
 命终于代满不戮一人延载元年历迁司刑丞司刑
 少卿独存平恕前后济活者数十百家时人比汉于
 张转司仆少卿卒赠司刑卿 中宗
赠越州刺史
杨元琰虢州阌乡人姿仪甚伟以器局见称载初中为
 晋蒲二州刺史历荆府长史累降玺书褒美以右羽 (第 50b 页)
 悉民隐所兴举悉得体要民肖像羊舌庙中祀名宦
刘智山东长城人正统十四年以监生任绛县知县性

 温厚为政以公平著历九年百姓走阙下乞留晋六
 品阶仍知县事又九年始致仕归祀名宦 李哲
正统间知垣曲县因旧城狭隘兼以南面湮没展
 修高丈馀民赖保障寻修厅宇厥功甚伟
包得仁蒙阴人正统间知绛县 (第 1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