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書類
四書類
易類
孟子類
春秋類
詩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醫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譜錄類
術數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曲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掌邦国之志奠系世辨昭穆(又韵会唐丁切音亭周礼冬官考工记匠人凡行奠水磬折以参伍注奠水渟水也)说文从 

(酋酋酒也下其丌也)(广韵丑略切集韵陟略切𡘋音㲋说文兽也似兔青色而大)又人名左传有石㚟 奡
(广韵五到切集韵正韵鱼到切韵会疑到切𡘋音傲说文慢也与傲通)又矫健貌韩愈荐士诗横空盘硬语妥贴力排奡 
(又人名寒浞子多力能陆地行舟论语奡荡舟)总要从𦣻从夰夰取高卬义俗作奡非 缺(同缺 张九龄
选举疏每一)
(官缺以不次用之唐书李嗣真传太常缺黄钟)又毁也玷也江淹上建平王书坐贻谤缺 奢(广韵式车 …… (第 21b 页)
 二年封寇恂为雍奴侯见后汉书(又泽名四面有水曰雍不流曰奴见水经注)又姓庐奴之后见统谱 又念奴宫妓名 
 元稹连昌宫词力士传呼觅念奴(又梵言驮索迦华言奴又飞奴鸽也 张九龄
家养群鸽每与亲知书信系鸽尾上依所) …… (第 25b 页)
 别作璎 又加也贾谊治安策婴之以芒刃(又触也韩非子说难龙喉下逆鳞婴之则杀人)又绕也后汉卓茂传婴城者 
 相望(又萦也绊也陆机诗世网婴吾身 张九龄
诗形随世网婴)又山名隋图经婴山并州之主山又山海经金星之山多 
 天婴其状如龙骨(又九婴水火之怪淮南子 (第 66b 页)
 切音横峥巆山峻貌(按集韵嵤巆嵘𡘋同韵会嵤载青韵巆载庚韵分为二今从之)(广韵许羁切集韵韵会正)
(韵虚宜切𡘋音羲山相对危险也张衡南都赋嵚巇屹𡿖注嵚巇危险貌 张九龄
赠旧寮诗经途避险巇)又罅隙也扬子法 
(言巇可抵乎注巇衅隙也抵挤也)集韵本作亦作𡾞 (集韵息浅切字 (第 36a 页)
 执鞭度注度殳也疏因刻丈尺则为度(又法度易节卦节以制度礼仲尼燕居制度在礼)又度量前汉高帝纪常有大度 

又风度唐书 张九龄
传风度能若 (第 18a 页)
九龄
(又初度屈原离骚皇览揆子于初度注初生年时也)又姓广韵出后汉荆州 

 刺史度尚(又县度山名前汉西域 (第 18a 页)
 
 战国策胡服黄金师比通作毗纰(又唐韵毗必切集韵韵会簿必切正韵簿密切𡘋音邲比次也增韵比比犹总总也 张九)
(龄
荔枝赋皮龙鳞而骈比顾况持斧章榱之斯密如鳞栉比皆读如邲又庄子齐物论人籁则比竹是矣李轨读)说文二人 
( (第 61b 页)
 (集韵与㤖同)(类篇同诒亦与贻通)词古文(唐韵似兹切集韵韵会正韵详兹切𡘋音祠说)
(文意内而言外也释名嗣也令撰善言相嗣续也广韵说也正韵言也字汇文也公羊传昭十一年春秋之信史也其词则丘)
(有罪焉尔史记儒林传是时天子方好文词晋书郭璞传璞词赋为中兴之冠旧唐书 张九龄
传张说常谓人曰后来词人称) (第 54a 页)
 广韵集韵𡘋丑玉切音亍义同或作(六书正讹从豕系二足指事凡逐琢等字𡘋从此)(集韵豕古)
(作注详部首)(集韵汤丁切听平声豕貌)又他定切音听义同 三(字汇侯罕切音)
(旱豕奔貌)(广韵呼恢切集韵韵会正韵呼回切𡘋音灰玉篇猪豗地也)又类篇相击也木华海赋磊匒匒而相豗 

 韩愈元和圣德诗众乐惊作轰豗融冶(又正韵喧豗鬨声李白蜀道难诗飞湍瀑流争喧豗 张九龄
江上遇疾风诗不知天)
 地气何为此喧豗(又字汇补豗傀氏古之君也见通鉴因提纪)又类篇通作马病也○按豗字 …… (第 15a 页)
 贞切正韵丒成切𡘋音柽说文赤色引诗鲂鱼赪尾(按诗周南今本作赪仪礼士丧礼赪末长终幅注赪赤也)集韵或作 
(浾浾)(广韵无匪切集韵武斐切𡘋音尾玉篇赤䞔也类篇赤色)又人名广韵郑大夫蔡䞔 赫(唐韵)

(正韵呼格切集韵韵会郝格切𡘋音煂说文火赤貌博雅赤也诗邶风赫如渥赭传赫赤貌)又诗大雅王赫斯怒笺赫怒意 

又诗大雅赫赫炎炎传赫赫旱气也(又诗大雅赫赫明明传赫赫然盛也)又屈原离骚陟升皇之赫戏兮注赫戏光明 

 貌(又小尔雅赫显也前汉陈忠传使者所过威权翕赫 张九龄
诗兹邦称贵近与世常重赫又李白诗烜赫耀旌旗)又广 
 韵赫发也 又姓又赫连氏复姓(又集韵虚讶切音罅与吓 (第 60b 页)
 鉴见其丑则自善以鉴无心故也(又广韵照也左传昭二十八年光可以鉴吴语王盍亦鉴于人无鉴于水)又广韵诫也 
(正字通考观古今成败为法戒者皆曰鉴因鉴能照物取义唐书 张九龄
传玄宗千秋节 (第 70a 页)
九龄
述前兴废之原为书五卷号千)
(秋金鉴录以申讽谕宋史司马光传光编年史名资治通鉴又韵会通作监书泰誓厥监惟 (第 70a 页)
䯦骱小骨)又 
(集韵莫八切音㑻义同)(正字通骴本字)十六颅(广韵落胡切集韵龙都切𡘋音卢与颅同唐书 张九)
(龄
传颅足旁午释音颅头颅)(篇海与髓同)(集韵狼敌切音历类篇骨病)(字汇)
(补同䯣)十七增(字汇补䯦 (第 44a 页)
 三年圣人所以损益百世而不可改者精矣又曰父
 在为母齐衰三年起自开元礼然其时卢怀慎以母
 忧起复为兵部侍郎 张九龄
以母忧起复中书侍郎
 同平章事邠王守礼以母忧起复左金吾卫将军嗣
 鄂王邕以母忧起复卫尉卿而得终礼制者 (第 11a 页)
 有之况九族乎此说甚善如汉武帝用一江充而太

 子诸王皆死巫蛊之祸唐明皇用一杨国忠一日而
 杀三子使其当时用董仲舒 张九龄
辈岂有此祸哉
 此章盖前之所言者谓尧以诚明之性格物致知正
 心诚意以修其身至于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 (第 11b 页)
 不始于一日之慢游也唐明皇开元中用姚崇宋璟

 之徒以致太平庶几正观之治一旦惑于女色荒于
 游田之乐不恤国事其一时贤人如 张九龄
之徒皆
 厄于一时而不得志其所用者为李林甫杨国忠牛
 仙客数人而已是明皇一人也自开元以前而观之
 则 (第 27b 页)
 相姚善应变以成天下之务宋善守文以持天下之

 正遂成开元之治及其太平日久一惑于声色玩好
 尽忘其平日好贤乐善之心于是 张九龄
以忠直见
 疏而李林甫杨国忠以谄佞获用一旦渔阳窃发四
 海横流而犹不悟观其与裴士淹论宰相贤否至宋
  (第 45b 页)
 辨卓庵张氏曰此为当世不知君子者设正谓人无
 先见不能制治未乱保邦未危而徒有事后之悔宦
 官败然后祠杨震禄山反然后祭 张九龄
知者不惑章 周季侯曰此章是勉人进脩意须要体
 贴发言口气惑与忧惧这三种妄情随念而起便是
 本根之障却 (第 31a 页)
 于人故施之而无阻
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节 有誉有毁见圣人之仁此
 意是宾意 大全芑山张氏曰注恶恶则已缓句有
 病唐玄宗不信 张九龄
之言不急除安禄山卒致播
 迁之祸宋韩琦出空头敕去任守忠即日押行恶恶
 亦自有不可少缓处后世因缓之一字 (第 23a 页)


唐张九龄都督
洪州有望南江入始兴郡路诗又


自豫章南还江上作云归去南江水磷磷见底清


豫章水之为南江其来已久非 (第 17a 页)
 叛而奚为封之殊不知圣人本无逆诈亿不信之心

 以汉高祖犹知吴王濞之反以 张九龄
犹知禄山之
 必叛安有武王周公而不足以料三监武庚之心哉
 特以商之宗祀不忍其遽绝而兄弟至亲亦难以叛 (第 3a 页)
也从缶决省声一曰少也增韵亏也又毁也玷也又电光照处谓之
列缺服虔曰列缺天闪或作缺唐李嗣真传太常缺黄钟又 张九龄
选举疏每一官缺以不次用之选江文通上建平王书坐贻谤缺)
(苦穴切音与缺同说文事已闭门也一曰息也诗俾民 (第 25b 页)
 其有柔中之德以行下贤之愿也人君信任其臣本
 自素愿然非有柔中之德未免为谗邪所间鲜有能
 行其愿者如唐玄宗初任 张九龄
及入李林甫之谮
 恩意遂疏宋真宗初任寇准及入丁谓之谮卒至贬
 斥亦由二君皆中常之主于中德有亏故不能行 (第 12b 页)

室思我伯叔叔式律切刘向九叹览屈氏之离骚兮心哀哀而怫郁声嗷嗷以寂寥兮顾仆夫之憔悴)

(唐韵毗必切 张九龄
荔枝赋如有意乎敦本故微文而妙质带药房以攒萃披龙鳞以骈比顾况诗榱之斯密
如鳞栉比)
(诗经集传音必大雅 (第 9b 页)
 则诛戮矣以张柬之崔元炜则凤阁鸾台矣然二张
 之肉未寒而三思之焰已炽开元之际以萧至忠岑
 义则染刃矣以 张九龄
元之则拾遗紫薇矣岑萧之
 骨未朽而林甫之齿已利是则以柔消刚小人固有 (第 2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