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書類
四書類
易類
孟子類
春秋類
詩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醫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譜錄類
術數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曲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宇昄章也非不茀禄尔康也然自天宝以后骄心浸

 起惟其求贤之心少替退 张九龄
而进李林甫用小
 人而去君子是以不能保其太平之业也使成王苟
 不知求贤方且简贤才而信谗佞则是亦为明皇 (第 24a 页)
 下濑将军下苍梧并从唐桂州临源岭度者竟未至
 而南越已平非以其路独远耶沈约志止载近者以
 为水程之便有以夫
 又按朏明读 张子寿
为洪州都督秋晚登楼望南江
 入始兴郡路又自豫章南还江上作云归去南江水
 磷磷见底清告余此可为唐人称赣 …… (第 146b 页)
 南至秦州一百二十里者移却三十里矣或曰子亦

 知秦汉冀县故城乎在今县南五十步亦余所目睹
 大抵山水泽薮原隰非身所亲历及 文献
之凿凿者
 都未可凭余犹嫌王伯厚谓朱圉在大潭之不甚确
 耳
 又按蔡传多有不可考者如徐州云鱼用祭祀今 (第 171a 页)
将阙臣术不通经识惭博古徒以昔谬礼职今忝諌曹
正议是司敢不陈上傥事有可采惟断之圣虑也
玄宗即位未郊见 左拾遗张九龄
建言天百神之君王
者所由授命者也自古继统之主必有郊配盖敬天命
报所受也不以德泽未洽年榖未登而阙其礼昔 (第 44a 页)
宗知
士及之佞德彝之奸而不用至房杜王魏则任之不疑
所以成贞观之治明皇之初委任姚宋以致太平至于
末年罢 张九龄
相李林甫则治乱自此分甚哉邪正不
可不辨也然邪人乘间窥伺揣合主意阿权事贵持禄
固宠故人主易以信正人责难 (第 8b 页)
嗣天下公器时平则先嫡国难则先功重
社稷也使付授非宜海内失望臣以死请因涕泣固让
帝嘉宪让遂许之
玄宗时 张九龄
奏曰臣伏以皇太子是天下之本为国
之贰今则睿质渐长犹在深宫所与近习者未必皆正
人端士安于逸乐久则性成是 …… (第 13a 页)
愿详择典故徵用名贤执
经劝学朝夕从事俾皇太子得于所习天下幸甚
玄宗宠倖惠妃妃诉太子瑛于帝帝大怒欲废之 中书
令张九龄
谏曰太子诸王日受圣训天下共庆陛下享
国久子孙蕃衍奈何一日弃三子昔晋献公惑嬖姬之
谗申生忧死国乃大乱汉 (第 14a 页)
皆缌是亦不隔堂姨舅也若谓所服不得过本而
复为外曾祖父母外伯叔父母制服亦何伤皆亲亲敦
本意也侍中裴耀卿 中书令张九龄
礼部尚书李林甫
奏言外服无降甥为舅母服舅母亦报之夫之甥既报
则夫之姨舅又当服恐所引益疏臣等愚皆所不及 (第 41a 页)
任崇以政大事吾当与决至用郎吏崇顾
不能而重烦我邪崇闻乃安由是进贤退不肖而天下

宣义郎左拾遗内供奉 张九龄
上封事曰臣所以上事
以臣愚见并当时尤切不敢饰词伏愿陛下亲览可否
之宜幸甚幸甚臣伏以陛下自克清内难光宅 …… (第 21a 页)
其佞邪不可用既入对及开元天宝事群因推言
其极曰安危在出令存亡系所任玄宗故初得姚崇宋
璟卢怀慎苏颋韩休 张九龄
则治用宇文融李林甫杨
国忠则乱故用人得失所系非轻人皆以天宝十四年
安禄山反为乱之始臣独以为开元二十四 (第 55b 页)
年罢 张九
相专用李林甫此理乱之所分也愿陛下以开元为
法以天宝为戒社稷之福也
上命学士自今奏事必取崔群连署然后进 (第 55b 页)
绩守圭奏请斩之禄山临刑呼曰大丈夫欲灭奚契丹
柰何杀禄山乃更执送京师上惜其才赦之 张九龄

争曰失律丧师不可不诛且其貌有反相不杀必为后
患上曰卿勿以王夷甫识石勒枉害忠良竟赦之
德宗时起卢把 (第 12a 页)
之惟陛下裁察焉
玄宗时李林甫无学术见 中书令张九龄
文雅为帝知
内忌之会范阳节度使张守圭以斩可突于功帝欲以
为侍 (第 12b 页)
九龄
曰宰相代天治物有其人然后授不可以
功赏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帝曰假其名若何对曰名器
不可假也有如平东北二陲 (第 12b 页)
陛下何以加之遂止又将
以凉州都督牛仙客为 尚书九龄
执曰不可尚书古纳
言唐家多用旧相不然历内外贵任妙选有德望者为 …… (第 12b 页)
之仙客河湟一使典耳使班常伯天下其谓何又欲赐
实封 九龄
曰汉法非有功不封唐遵汉法太宗之制也
边将积谷帛缮器械适所职耳陛下必赏之金帛可也
独不宜裂地以封帝怒曰 (第 13a 页)
以仙客寒士嫌之邪卿固
素有门阅哉 九龄
顿首曰臣荒陬孤生陛下过听以文
学用臣仙客擢胥史目不知书韩信淮阴一壮夫羞绛
灌等列陛下必用仙客臣实耻之 (第 13a 页)
帝不悦翌日林甫进
曰仙客宰相材也乃不堪尚书邪 九龄
文吏拘古义失 (第 13a 页)
见避讳忍之不言所以不惧身诛区区上奏
冒越非次伏待显戮惶悚死罪死罪陈奏状以待罪谨

玄宗开元二十二年 宰相张九龄
建议古者以布帛菽
粟不可尺寸抄勺而均乃为钱以通贸易官铸所入无
几而工费多宜纵民铸议下百官宰相裴耀卿黄 (第 36a 页)

仍闻京畿百姓犹有未安傥来岁非熟下人无向朕虽
至彼复有何情欲延期至来冬待看榖麦卿等商度以
为何似时 张九龄
等具奏曰洛阳城阙虽曰皇都至于
宫苑之间制度本狭然风土气候不甚宜人陛下以万 (第 9a 页)
有论告
臣身奏劾军事者乞追臣面问对定真虚则日月无可
蔽之期幽远有自通之望伏愿留书在内时加矜察
玄宗时 张九龄
论东北军未可轻动状奏曰右高力士
宣奉敕张守圭所进送突厥生口具问知委曲故令刘
思贤去者臣等伏以北敌凶狡 (第 17a 页)
稽颡许其降附渐以诗书陶以声
教斯可致也休烈但见情伪变诈于是乎生不知忠信
节义亦于是乎在帝曰善遂与之 中书令张九龄
贺奚契丹并自离贰廓清有期状曰右
适高力士宣示臣等张守圭奏契丹及奚并自离贰兼
安禄山复有杀获贼数将尽触 …… (第 37a 页)
携人神所弃折冲樽俎遥可图之所贺知 九龄
又贺诛奚贼可突干状曰右高力士宣示张守圭
所上逆贼契丹屈烈及可突干等首级此等恶稔丧败
将及故天诱其衷既 …… (第 37b 页)
庙堂折冲千里之外此之谓
也小寇适降复为翻动边军除剪有国常刑朕方事籍
田而今献捷当铸剑戟以为农器悉也 九龄
又贺破突厥状曰右张守圭表奏突厥四万骑前
月二十五日至能讫离山契丹涅礼等前后斩获俘馘
数十万突厥可汗弃 …… (第 38a 页)
契丹称劲彼强也历远
已弊此劲也袭近而摧势自不敌况违天意庙堂良算
亭障棱威故合而有成岂朕之独断所贺知 九龄
又贺东北累捷状曰右今日刘思贤至奉宣圣旨
垂示臣等破贼所由兼见守圭表奏具承契丹累捷伏
以圣武所加制胜者 …… (第 39a 页)
归两蕃不孤含育北制强敌且知威信自相
攻伐稍警边陲屡有奔亡非无逆顺朕之早预故亦常
图今乃归功得无同体 九龄
又贺依圣料赤山北无贼及突厥要重人死状信 …… (第 39b 页)
之至仍望宣付史馆荅曰朕临
御有年更事多矣天人之际先意后合此亦贼意可量
非朕谋之必中将有可纪任付史馆 九龄
又贺突厥小可汗必是伤死状曰右牛仙童宣敕
送前件契丹令问委曲者臣等借问突厥退散所由其
伊吐干被擒将随五 …… (第 40b 页)
有馀殃
北敌破亡必自此始也陛下圣德无远妖沴自销不劳
师徒已清朔漠臣等获奉庙算不胜抃跃无任喜庆之
九龄
又贺圣料突厥必有亡徵其兆今见状曰右林招
隐宣敕示臣等张守圭云契丹妇女屈将从突厥出来 …… (第 41a 页)
妖祲陛下尝有圣料者知其必有亡徵今云
兵马自争其兆已见伫听其败但只纳降亭障息兵将
自此始不胜欣庆之至 九龄
又贺盖嘉运破贼状曰右高力士宣奉敕示臣等 (第 41b 页)
卯以后京朝幕职州县官犯赃除名配诸州者纵逢
恩赦所在不得放还已放还者有司不得叙用
壬申韶州言准诏访唐相 张九龄
事迹得其画像及文
集九卷献之
乙亥宋州言汴河决宁陵县诏发宋亳丁夫四千五百
人塞之命西上閤门使郭守文护 (第 15a 页)
诗六篇殊属辞敏
赡上深叹赏宰相寇准以殊江左人欲抑之而进盖上
曰朝廷取士惟才是求四海一家岂限遐迩如前代
九龄
辈何尝以僻陋而弃置耶乃赐殊进士出身盖同
学究出身后二日复召殊试诗赋论殊具言赋题尝所 (第 11b 页)
丙戌以 唐张九龄
九世孙元吉为韶州文学元吉诣阙
献明皇墨迹及 (第 7a 页)
九龄
真图告身故录之
丁亥枢密使检校太傅王继英卒上即临哭久之赐白
金五千两谓宰相曰继英久在左右小心畏谨淹忽 (第 7a 页)
得举
晏殊之出也上意初不谓然欲复用之会李及卒乙酉
召殊于南京命为御史中丞仍令班翰林学士上 唐
中书令 张九龄
九代孙锡以 (第 26a 页)
九龄
告身及明皇批答来
献上谓辅臣曰 (第 26a 页)
九龄
唐名相也宜旌其后即授试国子
四门助教王曾曰安禄山反状未 (第 26a 页)
九龄
独先见请诛 (第 26a 页)
行吴中复上殿弹宰相梁适奸邪
上曰近马遵亦有弹疏且言唐室自天宝而后治乱分
何也中复对曰明皇初任姚崇宋璟 张九龄
为宰相遂
致太平及李林甫用事纪纲大坏治乱于此分矣虽威
福在于人主而治乱要在辅臣上曰朕每进用大臣未
(第 20b 页)
孜守正则开元为治
其后远正士昵小人李林甫杨国忠恃宠用邪则天宝
为乱世谓禄山自范阳起兵是治乱分时臣谓罢 贤相
张九龄
专任奸邪李林甫则治乱固已分矣用人得失
所系非小辞意激切左右为之感动惜乎如宪宗刚明
犹且不悟卒相镈以兆 (第 10a 页)
彪以降夏四月辛未征西将
军庾亮遣参军赵松击巴郡江阳获石虎将李闳黄桓
等秋七月庚申使持节侍中丞相领扬州 刺史始兴公

王导薨辛酉以护军将军何充录尚书事八月壬午复
改丞相为司徒辛酉太尉南昌公郗鉴薨九月石虎将
夔安李农陷沔 (第 3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