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小學類
書類
四書類
易類
孟子類
春秋類
詩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醫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譜錄類
術數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曲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书法(祭臣不书此何以书录功臣也书祭臣始此/终纲目书祭臣六是年章帝元和二年祠献)
(王安帝延光四年祠杨震灵帝中平六年祠陈蕃/唐太宗贞观十九年祠魏徵肃宗至德二载祠 张)
(九/龄)
(
庚/申)三年春二月太尉憙司徒䜣免以郭丹为司徒虞延
为太尉质实(郭丹南阳穰县人/虞延陈留东昏人)○立贵 (第 14b 页)
(王安帝延光四年祠杨震灵帝中平六年祠陈蕃/唐太宗贞观十九年祠魏徵肃宗至德二载祠 张)
(九/龄)
(
为太尉质实(郭丹南阳穰县人/虞延陈留东昏人)○立贵 (第 14b 页)
质实(一统志云灅水源出大同府马邑县西北洪涛/山即桑乾河之源也汉书谓之治水水经谓之)
(溹涫/是也)
秋七月丞相 始兴公 玉导卒以何充为护军将军庾冰
为中书监扬州刺史参录尚书事 …… (第 8a 页)
(导简素寡欲善因事就功虽无日用之益而岁计有/馀辅相三世仓无储榖衣不重帛初导与庾亮共荐)
(丹阳尹何充于帝且曰臣死之日愿引充内侍则社/稷无虞矣及导薨诏丧葬参用天子之礼谥曰 文献)
( 徵庾亮为丞相亮固辞遂以充及亮弟冰参录尚书/事冰经纶时务不舍昼夜宾礼朝贤升擢后进由是)
(朝野翕然称 (第 8b 页)
为 贤相 初导辅政每从宽恕至冰颇任/威刑丹阳尹殷融谏之冰曰前相之贤犹不堪其弘)
(况如吾者哉范汪谓冰曰顷天文 (第 8b 页)
(溹涫/是也)
秋七月丞相 始兴公 玉导卒以何充为护军将军庾冰
为中书监扬州刺史参录尚书事 …… (第 8a 页)
(导简素寡欲善因事就功虽无日用之益而岁计有/馀辅相三世仓无储榖衣不重帛初导与庾亮共荐)
(丹阳尹何充于帝且曰臣死之日愿引充内侍则社/稷无虞矣及导薨诏丧葬参用天子之礼谥曰 文献)
( 徵庾亮为丞相亮固辞遂以充及亮弟冰参录尚书/事冰经纶时务不舍昼夜宾礼朝贤升擢后进由是)
(朝野翕然称 (第 8b 页)
为 贤相 初导辅政每从宽恕至冰颇任/威刑丹阳尹殷融谏之冰曰前相之贤犹不堪其弘)
(况如吾者哉范汪谓冰曰顷天文 (第 8b 页)
(外有奏事即肃然整容无复酒态由是内外畏之莫/敢弛惰至是殂于玉烛殿遗诏太宰义恭加中书监)
(柳元景领尚书令事无巨细悉关二公大事与 始兴/公 沈庆之参决若有军旅悉委庆之尚书中事委仆)
(射颜师伯外监所统委领军王玄谟太子即位年十/六蔡兴宗奉玺 (第 60b 页)
(柳元景领尚书令事无巨细悉关二公大事与 始兴/公 沈庆之参决若有军旅悉委庆之尚书中事委仆)
(射颜师伯外监所统委领军王玄谟太子即位年十/六蔡兴宗奉玺 (第 60b 页)
(请帝为天可汗其责固不在我下书许之其责/始有所归此亦可为好大而不师古者之戒)
蔡公杜如晦卒考證(当分注谥曰襄○谨按凡例曰凡/宰相悉书贤者曰某官某爵姓名)
(卒而注其谥又曰贤臣特书依贤相例唐诸臣如杜如/晦 张九龄 之相业王圭魏徵之善諌李靖之用兵温彦)
(博虞世南李大亮高士廉皆/贤臣也失注谥号今当补书) (第 2b 页)
蔡公杜如晦卒考證(当分注谥曰襄○谨按凡例曰凡/宰相悉书贤者曰某官某爵姓名)
(卒而注其谥又曰贤臣特书依贤相例唐诸臣如杜如/晦 张九龄 之相业王圭魏徵之善諌李靖之用兵温彦)
(博虞世南李大亮高士廉皆/贤臣也失注谥号今当补书) (第 2b 页)
(姚崇张说善于迎合故罢而复用宋璟苏颋介然守/正故斥而不复甚哉君子之难合也史论贤相姚宋)
(并称姚非宋公比也安得齐名必也 张九龄 乎乃可与璟同日而语矣)集览(大明临御/东汉马融)
(传大明生东注大明日也今玄宗如日之在上故曰/大明 …… (第 33b 页)
(至由是与晙不恊晙所招降者知运纵兵/击之虏以晙为卖已由是复叛晙遂坐贬)质实(梓州/注见)
(汉献帝建安/十八年梓潼)
梁 文献公 姚崇卒考异(此误/书谥)考證(当去文献二字/分注谥文献)
(崇遗令曰佛以清净慈悲为本而愚者写经造像 …… (第 38a 页)
(明日御帐殿受朝觐赦天下封秦山神为天齐王张/说多引两省吏及所亲摄事礼毕推恩往往超入五)
(品而不及百官 中书舍人张九龄 諌不听又扈从士/卒但加勋而无赐物由是中外怨之胡氏曰玄宗于)
(是侈心未彰方降诏旨不奏祥瑞其意亦可尚 …… (第 53b 页)
(入禁中决定尚书侍郎皆不得预左庶子吴兢表言/陛下曲受谗言不信有司非居上临人推诚感物之)
(道昔汉之 贤相 尚不对钱榖之数不问斗死之人况/万乘之君岂得下行铨选之事乎上虽不即从明年)
(复/故)集览(不对钱榖 (第 55b 页)
(并称姚非宋公比也安得齐名必也 张九龄 乎乃可与璟同日而语矣)集览(大明临御/东汉马融)
(传大明生东注大明日也今玄宗如日之在上故曰/大明 …… (第 33b 页)
(至由是与晙不恊晙所招降者知运纵兵/击之虏以晙为卖已由是复叛晙遂坐贬)质实(梓州/注见)
(汉献帝建安/十八年梓潼)
梁 文献公 姚崇卒考异(此误/书谥)考證(当去文献二字/分注谥文献)
(崇遗令曰佛以清净慈悲为本而愚者写经造像 …… (第 38a 页)
(明日御帐殿受朝觐赦天下封秦山神为天齐王张/说多引两省吏及所亲摄事礼毕推恩往往超入五)
(品而不及百官 中书舍人张九龄 諌不听又扈从士/卒但加勋而无赐物由是中外怨之胡氏曰玄宗于)
(是侈心未彰方降诏旨不奏祥瑞其意亦可尚 …… (第 53b 页)
(入禁中决定尚书侍郎皆不得预左庶子吴兢表言/陛下曲受谗言不信有司非居上临人推诚感物之)
(道昔汉之 贤相 尚不对钱榖之数不问斗死之人况/万乘之君岂得下行铨选之事乎上虽不即从明年)
(复/故)集览(不对钱榖 (第 55b 页)
(自三月相之十月而罢则是所用才七八月耳他/时明知林甫忌贤嫉能无与为比而相之至历十)
(九年自古人君用人未若玄宗之异者即纲/目之所书考岁月之久近具义晓然见矣)
以裴耀卿同平章事起复 张九龄 同平章事考异(此条/当接)
(上/条)
(休数与嵩争论于上前面折嵩短嵩因乞骸骨上曰/朕未厌卿卿何为 (第 10b 页)
遽去对曰陛下未厌臣故臣得从)
(容引去若已厌臣首领且不保安能自遂因泣下上/亦为之动容乃皆以为丞相罢政事时 九龄 居母丧)
(自韶州入见求终丧不许胡氏曰宰相师表百僚其/进必以礼退必以义然后人心服而政教行当是时) (第 10b 页)
(朝廷非有金革危急之事而起 九龄 于衰服之 (第 10b 页)
九/龄 非有无所避焉之义而释齐麻于岩廊之上上下) (第 10b 页)
(交失也而在 九龄 则尤甚矣且辞而不起当身居苫/次今乃远诣京师辞又不力 (第 11a 页)
九龄 于是乎失正矣春)
(秋责备贤者是/以君子惜之)集览(金革危急之事注见晋元帝永/昌元年无所避焉之义避 …… (第 11a 页)
(夺人之丧自夺其丧皆可讥也纲目书起/复七详太宗贞观十五年惟田布非讥辞)
发明(书萧嵩韩休罢既见忠佞之无别书起复 张/九龄 又见使臣不以礼夫于志宁起复为东)
(宫官属且犹不可况宰相师表四海者乎纲目于/二人同为平章事而两言 (第 11a 页)
之者书之重词之复所)
(以深讥之耳若 九龄 不能终制/之失则亦不待贬绝而自见矣)
分天下为十五道置采访使
(京畿都畿关内河南河东河北陇右山南东 …… (第 11b 页)
(有怪书幸东都未已也自书还/西京而后率皆华清之岁月矣)
○二月秦州地震质实(秦州注见汉光武/建武元年天水)
(压死四千馀人/遣萧嵩赈恤之)
夏五月以裴耀卿为侍中 张九龄 为中书令李林甫同
三品
(第 12b 页)
(张九龄 请不禁铸钱敇百官议之裴耀卿等曰一启/此门恐小人弃农逐利而滥恶更甚秘书监崔沔曰)
(若税铜折役计估度 …… (第 12b 页)
(无降意密遣人引突厥谋杀悔悔知之以牙官李过/折与可突干争权不恊说使图之过折夜勒兵斩屈)
(烈及可突干帅众来降上美守圭之功欲以为相 张/九龄 曰宰相代天理物非赏功之官也上曰假以名)
(而不使任其职可乎对曰惟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守圭才 …… (第 15a 页)
(初汪既杀张审素审素二子瑝琇皆幼坐流岭表寻/逃归手杀汪于都城系表于斧言父冤状欲之江外)
(杀与汪同谋者为有司所得议者多言二子稚年孝/烈宜加矜宥 张九龄 亦欲活之裴耀卿李林甫以为)
(坏法不可上然之乃下敕曰国家设法期于止杀各/伸为子之志谁非徇孝之人展转 …… (第 16b 页)
(张守圭使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败绩守圭/奏请斩之禄山临刑呼曰大夫欲灭奚契丹奈何杀)
(禄山乃更执送京师 张九龄 批曰昔穰苴诛庄贾孙/武斩宫嫔守圭军令若行禄山不宜免死上惜其才)
(赦之 (第 19b 页)
九龄 固争曰失律丧师不可不诛且其貌有反/相不杀必为后患上曰卿勿以王夷甫识石勒枉害)
(忠良竟赦之禄山本营 …… (第 19b 页)
(军后入奏事上与语悦之赐名思明胡氏曰祸福虽/有定数若由人事今置毒于前食则死不食则生生)
(死系乎食与不食则人事为近矣故古之圣人必修/人事其于天命曰我不敢知使明皇外任 贤相 内无) (第 19b 页)
(蛊惑虽禄山焉攸乱然禄山败军其罪应诛 九龄 直/以军法争论其理自胜乃言未来之事断其后患故)
(玄宗得以拒之苏子曰齐桓公不杀敬仲楚成王不/杀重耳 …… (第 20a 页)
发明(夫礼有定制不可损亦不可增昔程颐子尝/力辨加礼之一字今笾豆之荐有常数而增)
(之母党之服有定制而加之皆非礼也苟/其合礼则纲目固不以增与加书之矣)
秋八月 张九龄 上千秋金鉴录
(千秋莭群臣皆献宝镜 (第 23b 页)
九龄 以为以镜自照见形容/以人自照见吉凶乃述前世兴废之源为书五卷谓)
(之千秋金鉴录/上之赐书褒美)
…… (第 23b 页)
(不书九龄此录为人主者朝夕座右可/也岂一时赋颂之流哉故不书生日)
冬十月帝还西京
(先是敕以来年二月还西京会宫中有怪上召宰相/议西还裴耀卿 张九龄 以农收未毕请俟仲冬李林)
(甫潜知上旨独留言曰长安洛阳陛下东西宫耳往/来行幸何更择时借使妨农但应蠲 …… (第 24a 页)
(注见汉惠帝五年洛阳/县名注见周显王三年)
十一月赐朔方节度使牛仙客爵陇西县公
(仙客前在河西能节用度勤职业仓库充实器械精/利上嘉之欲加 尚书张九龄 曰不可尚书古之纳言) …… (第 24a 页)
(加实封可乎对曰封爵所以劝有功也边将实仓库/脩器械乃常务耳不足为功欲赏其勤赐之金帛可)
(也裂土封之恐非其宜上默然李林甫曰仙客宰相/才也何有于 尚书九龄 书生不达大体上说明日复)
(以仙客实封为言 (第 24b 页)
九龄 固执如初上怒变色曰卿嫌/仙客寒微如卿有何阀阅 (第 24b 页)
九龄 曰臣岭海孤贱不如)
(仙客生于中华然臣出入台阁典司诰命有年矣仙/客边隅小吏目不知书若大任之恐不惬众 (第 24b 页)
望林甫)
(退而言曰苟有才识何必辞学天子用人何有不可/乃赐仙客爵食实封三百户胡氏曰玄宗方相 张九)
(龄 而肆辩摧折之如此者 (第 24b 页)
九龄 非有可轻也直缘释/服居位人主意其重利禄而好贵势可以制指尔是)
(故古之君子不苟就不俯从使去就从违之 …… (第 24b 页)
发明(玄宗志在边功故增重边赏如仙客止能脩/其职业而宠异已至于此故纲目书赐爵而)
(不书其有功则可以知其/失矣况未几又使之相乎)
裴耀卿 张九龄 罢为左右丞相以李林甫兼中书令牛
仙客同三品 (第 25a 页)
(初上欲以李林甫为相问于 张九龄 (第 25b 页)
九龄 对曰宰相/系国安危陛下相林甫臣恐异日为庙社之忧上不)
(从是时上在位岁久渐肆奢欲怠于政事 (第 25b 页)
九龄 遇/事无细大皆力争之胡氏曰忠爱其君者必思纳诸)
(无过之地而不计一身之安危不忠不爱者惟其身/之营使 (第 25b 页)
君荒怠昏乱而不恤也 九龄 可谓爱君矣然)
(以违拂对顺从则有恭与不恭之似以恣肆对儆成/则有乐与不乐之殊惟聪明睿智之君则知违拂 …… (第 25b 页)
(为恭而顺从之为大不恭也知儆戒之可乐而知恣/肆之有大不乐也若明皇稍有持盈守成恐及危溢)
(之心使 九龄 常立于朝则放心必收祸乱必弭呜呼 (第 25b 页)
九龄 可谓古之大臣矣○上之在藩也赵丽妃生太)
(子瑛皇甫德仪生鄂王瑶刘才人生光王琚及即位/幸武惠妃生寿王 …… (第 25b 页)
(母失职有怨望语驸马都尉杨洄尚咸宜公主常伺/三子过失以告惠妃惠妃泣诉于上上大怒欲皆废)
(之 九龄 曰陛下享国长久子孙蕃昌天下之人方以/为庆今三子皆已成人不闻大过奈何一旦以无根)
(之语废之乎且太子 …… (第 26a 页)
(帝遂失天下由此观之不可不慎陛下必欲为此臣/不敢奉诏上不悦林甫退而私谓宦官之贵幸者曰)
(此主上家事何必问外人上犹豫未决惠妃密使官/奴谓 九龄 曰有废必有兴公为之援宰相可长处 (第 26a 页)
九)
(龄 叱之以其语白上上为之动色故讫 (第 26a 页)
九龄 罢相太/子得无动范氏曰明皇三子之废系于李林甫之一)
(言其得未废系于 (第 26a 页)
张九龄 之未罢相贤则父子得以/相保相佞则天性灭为仇雠置相可不慎哉○林甫)
(日夜短 (第 26a 页)
九龄 于上上浸疏之林甫引萧炅为户部侍/郎炅素不学尝读伏腊为伏猎中书侍郎严挺之言) (第 26a 页)
(于 九龄 曰省中岂容有伏猎侍郎乃出炅刺岐州故/林甫怨挺之上积前事以耀卿 (第 26b 页)
九龄 阿党并拜丞相)
(罢政事而以林甫为中书令牛仙客同三品领节度/如故贬挺之为洛州刺史上即位以来所用之相 (第 26b 页)
姚)
(崇尚通宋璟尚法张嘉贞尚吏张说尚文李元纮杜/暹尚俭韩休 张九龄 尚直各具所长也 (第 26b 页)
九龄 既得罪)
(朝廷之士皆容身保位无复直言林甫欲蔽主擅权/明谓诸諌官曰今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之不暇乌用) …… (第 26b 页)
(所不受而惠琮得以矫诏使之以失信于边境是/谁之咎欤纲目以希逸主兵蔽其罪于希逸也)
夏四月杀监察御史周子谅贬 张九龄 为荆州长史
(子谅弹牛仙客非宰相才上怒甚命㩧于殿庭绝而/复苏仍杖之朝堂流瀼州至蓝田而死李林甫言子) (第 28b 页)
(谅 九龄 所荐也乃 (第 28b 页)
九龄 荆州长史范氏曰古之杀/諌臣者必亡其国明皇亲为之其大乱之兆乎开元) …… (第 28b 页)
(初睿宗丧既除祫于太庙自是三年一祫五年一禘/是岁夏既禘冬又当祫太常以为祭数则渎请停祫)
(祭自是通计五年/一祫一禘从之)
(庚/辰)二十八年春正月荆州 长史张九龄 卒考證(当分注/谥文宪)
(上虽以 (第 36b 页)
九龄 忤旨逐之然爱重其人每/宰相荐士辄问曰风度得如 (第 36b 页)
九龄 不乎)集览(风度宋/璟风度)
(凝远三宗注风采/度量凝固远大也)
书法(书惜贤也终纲目长史书卒 (第 36b 页)
三吴张纮/后赵张宾 唐张九龄 (第 36b 页)
九龄 尤深惜之)
三月朔日食○以阿史那昕为十姓可汗○夏六月以 (第 36b 页)
(九年自古人君用人未若玄宗之异者即纲/目之所书考岁月之久近具义晓然见矣)
以裴耀卿同平章事起复 张九龄 同平章事考异(此条/当接)
(上/条)
(休数与嵩争论于上前面折嵩短嵩因乞骸骨上曰/朕未厌卿卿何为 (第 10b 页)
遽去对曰陛下未厌臣故臣得从)
(容引去若已厌臣首领且不保安能自遂因泣下上/亦为之动容乃皆以为丞相罢政事时 九龄 居母丧)
(自韶州入见求终丧不许胡氏曰宰相师表百僚其/进必以礼退必以义然后人心服而政教行当是时) (第 10b 页)
(朝廷非有金革危急之事而起 九龄 于衰服之 (第 10b 页)
九/龄 非有无所避焉之义而释齐麻于岩廊之上上下) (第 10b 页)
(交失也而在 九龄 则尤甚矣且辞而不起当身居苫/次今乃远诣京师辞又不力 (第 11a 页)
九龄 于是乎失正矣春)
(秋责备贤者是/以君子惜之)集览(金革危急之事注见晋元帝永/昌元年无所避焉之义避 …… (第 11a 页)
(夺人之丧自夺其丧皆可讥也纲目书起/复七详太宗贞观十五年惟田布非讥辞)
发明(书萧嵩韩休罢既见忠佞之无别书起复 张/九龄 又见使臣不以礼夫于志宁起复为东)
(宫官属且犹不可况宰相师表四海者乎纲目于/二人同为平章事而两言 (第 11a 页)
之者书之重词之复所)
(以深讥之耳若 九龄 不能终制/之失则亦不待贬绝而自见矣)
分天下为十五道置采访使
(京畿都畿关内河南河东河北陇右山南东 …… (第 11b 页)
(有怪书幸东都未已也自书还/西京而后率皆华清之岁月矣)
○二月秦州地震质实(秦州注见汉光武/建武元年天水)
(压死四千馀人/遣萧嵩赈恤之)
夏五月以裴耀卿为侍中 张九龄 为中书令李林甫同
三品
(第 12b 页)
(张九龄 请不禁铸钱敇百官议之裴耀卿等曰一启/此门恐小人弃农逐利而滥恶更甚秘书监崔沔曰)
(若税铜折役计估度 …… (第 12b 页)
(无降意密遣人引突厥谋杀悔悔知之以牙官李过/折与可突干争权不恊说使图之过折夜勒兵斩屈)
(烈及可突干帅众来降上美守圭之功欲以为相 张/九龄 曰宰相代天理物非赏功之官也上曰假以名)
(而不使任其职可乎对曰惟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守圭才 …… (第 15a 页)
(初汪既杀张审素审素二子瑝琇皆幼坐流岭表寻/逃归手杀汪于都城系表于斧言父冤状欲之江外)
(杀与汪同谋者为有司所得议者多言二子稚年孝/烈宜加矜宥 张九龄 亦欲活之裴耀卿李林甫以为)
(坏法不可上然之乃下敕曰国家设法期于止杀各/伸为子之志谁非徇孝之人展转 …… (第 16b 页)
(张守圭使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败绩守圭/奏请斩之禄山临刑呼曰大夫欲灭奚契丹奈何杀)
(禄山乃更执送京师 张九龄 批曰昔穰苴诛庄贾孙/武斩宫嫔守圭军令若行禄山不宜免死上惜其才)
(赦之 (第 19b 页)
九龄 固争曰失律丧师不可不诛且其貌有反/相不杀必为后患上曰卿勿以王夷甫识石勒枉害)
(忠良竟赦之禄山本营 …… (第 19b 页)
(军后入奏事上与语悦之赐名思明胡氏曰祸福虽/有定数若由人事今置毒于前食则死不食则生生)
(死系乎食与不食则人事为近矣故古之圣人必修/人事其于天命曰我不敢知使明皇外任 贤相 内无) (第 19b 页)
(蛊惑虽禄山焉攸乱然禄山败军其罪应诛 九龄 直/以军法争论其理自胜乃言未来之事断其后患故)
(玄宗得以拒之苏子曰齐桓公不杀敬仲楚成王不/杀重耳 …… (第 20a 页)
发明(夫礼有定制不可损亦不可增昔程颐子尝/力辨加礼之一字今笾豆之荐有常数而增)
(之母党之服有定制而加之皆非礼也苟/其合礼则纲目固不以增与加书之矣)
秋八月 张九龄 上千秋金鉴录
(千秋莭群臣皆献宝镜 (第 23b 页)
九龄 以为以镜自照见形容/以人自照见吉凶乃述前世兴废之源为书五卷谓)
(之千秋金鉴录/上之赐书褒美)
…… (第 23b 页)
(不书九龄此录为人主者朝夕座右可/也岂一时赋颂之流哉故不书生日)
冬十月帝还西京
(先是敕以来年二月还西京会宫中有怪上召宰相/议西还裴耀卿 张九龄 以农收未毕请俟仲冬李林)
(甫潜知上旨独留言曰长安洛阳陛下东西宫耳往/来行幸何更择时借使妨农但应蠲 …… (第 24a 页)
(注见汉惠帝五年洛阳/县名注见周显王三年)
十一月赐朔方节度使牛仙客爵陇西县公
(仙客前在河西能节用度勤职业仓库充实器械精/利上嘉之欲加 尚书张九龄 曰不可尚书古之纳言) …… (第 24a 页)
(加实封可乎对曰封爵所以劝有功也边将实仓库/脩器械乃常务耳不足为功欲赏其勤赐之金帛可)
(也裂土封之恐非其宜上默然李林甫曰仙客宰相/才也何有于 尚书九龄 书生不达大体上说明日复)
(以仙客实封为言 (第 24b 页)
九龄 固执如初上怒变色曰卿嫌/仙客寒微如卿有何阀阅 (第 24b 页)
九龄 曰臣岭海孤贱不如)
(仙客生于中华然臣出入台阁典司诰命有年矣仙/客边隅小吏目不知书若大任之恐不惬众 (第 24b 页)
望林甫)
(退而言曰苟有才识何必辞学天子用人何有不可/乃赐仙客爵食实封三百户胡氏曰玄宗方相 张九)
(龄 而肆辩摧折之如此者 (第 24b 页)
九龄 非有可轻也直缘释/服居位人主意其重利禄而好贵势可以制指尔是)
(故古之君子不苟就不俯从使去就从违之 …… (第 24b 页)
发明(玄宗志在边功故增重边赏如仙客止能脩/其职业而宠异已至于此故纲目书赐爵而)
(不书其有功则可以知其/失矣况未几又使之相乎)
裴耀卿 张九龄 罢为左右丞相以李林甫兼中书令牛
仙客同三品 (第 25a 页)
(初上欲以李林甫为相问于 张九龄 (第 25b 页)
九龄 对曰宰相/系国安危陛下相林甫臣恐异日为庙社之忧上不)
(从是时上在位岁久渐肆奢欲怠于政事 (第 25b 页)
九龄 遇/事无细大皆力争之胡氏曰忠爱其君者必思纳诸)
(无过之地而不计一身之安危不忠不爱者惟其身/之营使 (第 25b 页)
君荒怠昏乱而不恤也 九龄 可谓爱君矣然)
(以违拂对顺从则有恭与不恭之似以恣肆对儆成/则有乐与不乐之殊惟聪明睿智之君则知违拂 …… (第 25b 页)
(为恭而顺从之为大不恭也知儆戒之可乐而知恣/肆之有大不乐也若明皇稍有持盈守成恐及危溢)
(之心使 九龄 常立于朝则放心必收祸乱必弭呜呼 (第 25b 页)
九龄 可谓古之大臣矣○上之在藩也赵丽妃生太)
(子瑛皇甫德仪生鄂王瑶刘才人生光王琚及即位/幸武惠妃生寿王 …… (第 25b 页)
(母失职有怨望语驸马都尉杨洄尚咸宜公主常伺/三子过失以告惠妃惠妃泣诉于上上大怒欲皆废)
(之 九龄 曰陛下享国长久子孙蕃昌天下之人方以/为庆今三子皆已成人不闻大过奈何一旦以无根)
(之语废之乎且太子 …… (第 26a 页)
(帝遂失天下由此观之不可不慎陛下必欲为此臣/不敢奉诏上不悦林甫退而私谓宦官之贵幸者曰)
(此主上家事何必问外人上犹豫未决惠妃密使官/奴谓 九龄 曰有废必有兴公为之援宰相可长处 (第 26a 页)
九)
(龄 叱之以其语白上上为之动色故讫 (第 26a 页)
九龄 罢相太/子得无动范氏曰明皇三子之废系于李林甫之一)
(言其得未废系于 (第 26a 页)
张九龄 之未罢相贤则父子得以/相保相佞则天性灭为仇雠置相可不慎哉○林甫)
(日夜短 (第 26a 页)
九龄 于上上浸疏之林甫引萧炅为户部侍/郎炅素不学尝读伏腊为伏猎中书侍郎严挺之言) (第 26a 页)
(于 九龄 曰省中岂容有伏猎侍郎乃出炅刺岐州故/林甫怨挺之上积前事以耀卿 (第 26b 页)
九龄 阿党并拜丞相)
(罢政事而以林甫为中书令牛仙客同三品领节度/如故贬挺之为洛州刺史上即位以来所用之相 (第 26b 页)
姚)
(崇尚通宋璟尚法张嘉贞尚吏张说尚文李元纮杜/暹尚俭韩休 张九龄 尚直各具所长也 (第 26b 页)
九龄 既得罪)
(朝廷之士皆容身保位无复直言林甫欲蔽主擅权/明谓诸諌官曰今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之不暇乌用) …… (第 26b 页)
(所不受而惠琮得以矫诏使之以失信于边境是/谁之咎欤纲目以希逸主兵蔽其罪于希逸也)
夏四月杀监察御史周子谅贬 张九龄 为荆州长史
(子谅弹牛仙客非宰相才上怒甚命㩧于殿庭绝而/复苏仍杖之朝堂流瀼州至蓝田而死李林甫言子) (第 28b 页)
(谅 九龄 所荐也乃 (第 28b 页)
九龄 荆州长史范氏曰古之杀/諌臣者必亡其国明皇亲为之其大乱之兆乎开元) …… (第 28b 页)
(初睿宗丧既除祫于太庙自是三年一祫五年一禘/是岁夏既禘冬又当祫太常以为祭数则渎请停祫)
(祭自是通计五年/一祫一禘从之)
(庚/辰)二十八年春正月荆州 长史张九龄 卒考證(当分注/谥文宪)
(上虽以 (第 36b 页)
九龄 忤旨逐之然爱重其人每/宰相荐士辄问曰风度得如 (第 36b 页)
九龄 不乎)集览(风度宋/璟风度)
(凝远三宗注风采/度量凝固远大也)
书法(书惜贤也终纲目长史书卒 (第 36b 页)
三吴张纮/后赵张宾 唐张九龄 (第 36b 页)
九龄 尤深惜之)
三月朔日食○以阿史那昕为十姓可汗○夏六月以 (第 36b 页)
(敢复议之者上不悦力士顿首谢罪上意乃解力士/自是亦不敢深言天下事矣胡氏曰力士虽曰恭谨)
(然其罪亦大矣力士审能为明皇忠计者密主 张九/龄 而去李林甫佐佑王忠嗣而去安禄山论功较绩)
(夫孰与议既不能然反使安李因巳以取将相他日/虽有大柄假 …… (第 1b 页)
(诬林甫非其罪也故林甫信可罪罪以反而剖其/棺则甚矣纲目书戮棺三详汉平帝元始五年)
发明(玄宗信用林甫至十九年之久使其移此以/用宋璟韩休 张九龄 亦何不可之有当其在)
(位既任以腹心迨其死也乃始加诛责何哉且夫/林甫之罪死有馀辜若诬以谋反则亦非 …… (第 22a 页)
发明(与治同道罔不兴与乱同事罔不亡玄宗英/明之君固尝厉精政事几致太平矣爰自开)
(元之末侈心一动喜佞乐䛕黜 九龄 而用林甫于/是塞言路杀諌臣兴大狱事边功穷聚敛纵奢侈)
(溺声色恣游逸事神怪凡亡国败家之事靡一不 (第 32a 页)
(然其罪亦大矣力士审能为明皇忠计者密主 张九/龄 而去李林甫佐佑王忠嗣而去安禄山论功较绩)
(夫孰与议既不能然反使安李因巳以取将相他日/虽有大柄假 …… (第 1b 页)
(诬林甫非其罪也故林甫信可罪罪以反而剖其/棺则甚矣纲目书戮棺三详汉平帝元始五年)
发明(玄宗信用林甫至十九年之久使其移此以/用宋璟韩休 张九龄 亦何不可之有当其在)
(位既任以腹心迨其死也乃始加诛责何哉且夫/林甫之罪死有馀辜若诬以谋反则亦非 …… (第 22a 页)
发明(与治同道罔不兴与乱同事罔不亡玄宗英/明之君固尝厉精政事几致太平矣爰自开)
(元之末侈心一动喜佞乐䛕黜 九龄 而用林甫于/是塞言路杀諌臣兴大狱事边功穷聚敛纵奢侈)
(溺声色恣游逸事神怪凡亡国败家之事靡一不 (第 32a 页)
(江表之罪不书诛以/致趣取大物之讥)
三月韦见素裴冕罢徵苗晋卿为左相质实(苗晋卿/壶关人)
上皇遣中使祭始兴文献公 张九龄
(上皇思张九龄之先见为之流涕遣中使至曲江祭/之厚恤其家胡氏曰李觏有言使管仲而不死虽内)
(嬖六人庸何伤君子非之曰未有蛊其心于女色而/又能尽其心于贤者也于明皇见之矣明皇忽九龄)
(之言及身履危亡而后思之亦奚及哉正使乡也用/九龄言祸乱不自范阳可耳太真在宫林甫在朝九)
(龄必见逐杀一禄山生一禄山亦无救于播迁之/祸是故太平之君惟无欲然后能持盈而守成也) 集 (第 6b 页)
(江表之罪不书诛以/致趣取大物之讥)
三月韦见素裴冕罢徵苗晋卿为左相质实(苗晋卿/壶关人)
上皇遣中使祭始兴文献公张九龄
(上皇思 张九龄 之先见为之流涕遣中使至曲江祭/之厚恤其家胡氏曰李觏有言使管仲而不死虽内)
(嬖六人庸何伤君子非之曰 (第 6b 页)
未有蛊其心于女色而/又能尽其心于贤者也于明皇见之矣明皇忽 九龄)
( 之言及身履危亡而后思之亦奚及哉正使乡也用 (第 6b 页)
九龄 言祸乱不自范阳可耳太真在宫林甫在朝 (第 6b 页)
九)
(龄 必见逐杀一禄山生一禄山亦无救于播迁之/祸是故太平之君惟无欲然后能持盈而守成也)集 (第 6b 页)
览 (张九龄 之先见开元中禄山讨奚契丹败绩 (第 7a 页)
九龄/ 曰禄山狼子野心且有逆相宜即事诛之玄宗不)
(听至曲江祭之 (第 7a 页)
九龄 家在曲江故于曲江致祭焉曲/江县𨽻广东始兴郡按始兴今韶州是杜甫故相国)
(张公诗相国生南纪注师尹曰 (第 7a 页)
韶州正岭徼瓯越之/地在江汉以南故曰生南纪王洙曰 九龄 父为韶州)
(别驾因家始兴今为曲江人李觏字泰伯旴江南城/县人仕于宋尝著周礼礼论五十篇祸乱不自范阳) …… (第 7a 页)
(可耳谓有此女子与小人不能免其/祸乱若祸乱不起于范阳则尚庶几)正误(祸乱不自/范阳可耳)
(今按 张九龄 言禄山失律丧师不可不诛且其貌有/反相不杀必为后患故胡氏论正使明皇用 (第 7a 页)
九龄 言)
(而杀禄山但可免范阳之乱耳太/真在宫林甫在朝亦必致乱也)质实(始兴郡名注/见晋悯帝建)
( …… (第 7a 页)
书法(书惜之也曷为惜之惜其晚也故樊丰败而/后祠杨震汉炀帝永宁四年宦者败而后祭)
(陈窦汉灵帝中平六年辽水败而后祀魏徵太宗/贞观十九年禄山反而后祭 九龄 是年皆事后之)
(思也然则祀魏徵书姓名此其书爵谥何予贤也 (第 7b 页)
九龄 之卒以长史书于是爵谥既正故特书之终)
(纲目书祭臣六详/汉明帝永平二年)
发明(无甬东之祸则 (第 7b 页)
三月韦见素裴冕罢徵苗晋卿为左相质实(苗晋卿/壶关人)
上皇遣中使祭始兴文献公 张九龄
(上皇思张九龄之先见为之流涕遣中使至曲江祭/之厚恤其家胡氏曰李觏有言使管仲而不死虽内)
(嬖六人庸何伤君子非之曰未有蛊其心于女色而/又能尽其心于贤者也于明皇见之矣明皇忽九龄)
(之言及身履危亡而后思之亦奚及哉正使乡也用/九龄言祸乱不自范阳可耳太真在宫林甫在朝九)
(龄必见逐杀一禄山生一禄山亦无救于播迁之/祸是故太平之君惟无欲然后能持盈而守成也) 集 (第 6b 页)
(江表之罪不书诛以/致趣取大物之讥)
三月韦见素裴冕罢徵苗晋卿为左相质实(苗晋卿/壶关人)
上皇遣中使祭始兴文献公张九龄
(上皇思 张九龄 之先见为之流涕遣中使至曲江祭/之厚恤其家胡氏曰李觏有言使管仲而不死虽内)
(嬖六人庸何伤君子非之曰 (第 6b 页)
未有蛊其心于女色而/又能尽其心于贤者也于明皇见之矣明皇忽 九龄)
( 之言及身履危亡而后思之亦奚及哉正使乡也用 (第 6b 页)
九龄 言祸乱不自范阳可耳太真在宫林甫在朝 (第 6b 页)
九)
(龄 必见逐杀一禄山生一禄山亦无救于播迁之/祸是故太平之君惟无欲然后能持盈而守成也)集 (第 6b 页)
览 (张九龄 之先见开元中禄山讨奚契丹败绩 (第 7a 页)
九龄/ 曰禄山狼子野心且有逆相宜即事诛之玄宗不)
(听至曲江祭之 (第 7a 页)
九龄 家在曲江故于曲江致祭焉曲/江县𨽻广东始兴郡按始兴今韶州是杜甫故相国)
(张公诗相国生南纪注师尹曰 (第 7a 页)
韶州正岭徼瓯越之/地在江汉以南故曰生南纪王洙曰 九龄 父为韶州)
(别驾因家始兴今为曲江人李觏字泰伯旴江南城/县人仕于宋尝著周礼礼论五十篇祸乱不自范阳) …… (第 7a 页)
(可耳谓有此女子与小人不能免其/祸乱若祸乱不起于范阳则尚庶几)正误(祸乱不自/范阳可耳)
(今按 张九龄 言禄山失律丧师不可不诛且其貌有/反相不杀必为后患故胡氏论正使明皇用 (第 7a 页)
九龄 言)
(而杀禄山但可免范阳之乱耳太/真在宫林甫在朝亦必致乱也)质实(始兴郡名注/见晋悯帝建)
( …… (第 7a 页)
书法(书惜之也曷为惜之惜其晚也故樊丰败而/后祠杨震汉炀帝永宁四年宦者败而后祭)
(陈窦汉灵帝中平六年辽水败而后祀魏徵太宗/贞观十九年禄山反而后祭 九龄 是年皆事后之)
(思也然则祀魏徵书姓名此其书爵谥何予贤也 (第 7b 页)
九龄 之卒以长史书于是爵谥既正故特书之终)
(纲目书祭臣六详/汉明帝永平二年)
发明(无甬东之祸则 (第 7b 页)
(帝光和五年江陵县名注/见汉献帝建安十三年)
崔群罢为湖南观察使
(初帝问宰相玄宗之政先理而后乱何也崔群对曰/玄宗用姚崇宋璟卢怀慎苏颋韩休 张九龄 则理用)
(宇文融李林甫杨国忠则乱故用人得失所系非轻/人皆以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反为乱之始臣独以为) (第 11b 页)
(开元二十四年罢 张九龄 相专任李林甫此理乱之/所分也愿陛下以开元初为法以天宝末为戒乃社)
(稷无疆之福皇甫鏄深恨之范氏曰崔 …… (第 11b 页)
(轻上不得已削/稹长春宫使)质实(同州注见玄宗开元十一年和/州名注见汉冲帝永嘉元年历)
(阳告身注见玄宗天宝十五载长/春宫注见隋炀帝大业十三年)
书法(唐世宰相罢书曰罢为某官者皆 贤相 也度/书右仆射宜矣稹也而书同州刺史何讥罚)
(轻也稹为邪谋其罢也犹刺/畿郡以是为太轻故书讥之) (第 38a 页)
崔群罢为湖南观察使
(初帝问宰相玄宗之政先理而后乱何也崔群对曰/玄宗用姚崇宋璟卢怀慎苏颋韩休 张九龄 则理用)
(宇文融李林甫杨国忠则乱故用人得失所系非轻/人皆以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反为乱之始臣独以为) (第 11b 页)
(开元二十四年罢 张九龄 相专任李林甫此理乱之/所分也愿陛下以开元初为法以天宝末为戒乃社)
(稷无疆之福皇甫鏄深恨之范氏曰崔 …… (第 11b 页)
(轻上不得已削/稹长春宫使)质实(同州注见玄宗开元十一年和/州名注见汉冲帝永嘉元年历)
(阳告身注见玄宗天宝十五载长/春宫注见隋炀帝大业十三年)
书法(唐世宰相罢书曰罢为某官者皆 贤相 也度/书右仆射宜矣稹也而书同州刺史何讥罚)
(轻也稹为邪谋其罢也犹刺/畿郡以是为太轻故书讥之) (第 38a 页)
(睿/宗)崔日用(滑州人荆/州长史) 阳 峤(洛阳人荆/州长史)
(玄/宗)韩朝宗(京兆人襄州刺/史兼山南东道) 张九龄(韶州人荆州/大都督长史) 刘长卿(河间人郢/鄂观察使) 韦 陟(京兆人襄阳太/守本道采访使)
杨思勖(罗州人辅国 …… (第 24b 页)
郭日休(莆田/进士) 敖 英(清江/进士)
张 絅(吉水/进士) 刘 恩(高阳/进士)
张问之(庆云/进士) 潘 九龄(遂昌/进士) 戴嘉猷(直𨽻/进士) 洪世文(闽县/进士) …… (第 62b 页)
孙世祐(科贯/见前) 项 乔(永嘉/进士)
杨应奇(夏邑/进士) 陈仕贤(科贯/见前)
潘 九龄(遂昌/进士) 王嘉宾(合州/进士)
杨勉学(荏平/进士) 魏尚纯(钧州/进士)
乔世宁(耀州 (第 79a 页)
(玄/宗)韩朝宗(京兆人襄州刺/史兼山南东道) 张九龄(韶州人荆州/大都督长史) 刘长卿(河间人郢/鄂观察使) 韦 陟(京兆人襄阳太/守本道采访使)
杨思勖(罗州人辅国 …… (第 24b 页)
郭日休(莆田/进士) 敖 英(清江/进士)
张 絅(吉水/进士) 刘 恩(高阳/进士)
张问之(庆云/进士) 潘 九龄(遂昌/进士) 戴嘉猷(直𨽻/进士) 洪世文(闽县/进士) …… (第 62b 页)
孙世祐(科贯/见前) 项 乔(永嘉/进士)
杨应奇(夏邑/进士) 陈仕贤(科贯/见前)
潘 九龄(遂昌/进士) 王嘉宾(合州/进士)
杨勉学(荏平/进士) 魏尚纯(钧州/进士)
乔世宁(耀州 (第 79a 页)
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采访使韩朝宗欲
荐诸朝会故人至剧饮或曰与韩公有期浩然叱曰
业巳饮遑恤其他卒不赴 张九龄 为荆州辟置于府
卒后樊泽为节度使更刻碑凤林山南封宠其墓
宋张士逊宋史列传字顺之光化人淳化中进士历 (第 60a 页)
荐诸朝会故人至剧饮或曰与韩公有期浩然叱曰
业巳饮遑恤其他卒不赴 张九龄 为荆州辟置于府
卒后樊泽为节度使更刻碑凤林山南封宠其墓
宋张士逊宋史列传字顺之光化人淳化中进士历 (第 60a 页)
岳州宴姚绍之 张 说
远莅长沙渚欣逢贾谊才江山疲应接风日复晴开江
树云间断湘山水上来近洲朝鹭集古戍夜猿哀岸芷
含苍萼汀蒲秀紫台月馀偏地赏心尽故人杯自我违
京洛嗟君此溯洄容华因别老交旧与年颓还见长沙
陌朝宗实盛哉
寓荆州登郡楼 张九龄
天宇何其旷江城坐自拘层楼百馀尺迢递在南隅暇
日时登眺荒郊临故都累累见陈迹寂寂想雄图古往
山川在今来郡 (第 3b 页)
邑殊北江虽入郑东距岂防吴几代传
荆国当年敌陜郛上流空有处中土复何虞枕席夷三
峡关梁豁五湖承天无异境守隘莫论夫自罢金门籍
来参竹使符端居向林薮微尚在桑榆直似王陵戆非
如宁武愚今兹对南浦乘燕与双凫
南还湘水言怀 张九龄
拙宦今何有劳歌念不成十年乖夙志一别悔前行归
去田园老倘来轩冕轻江间稻正熟林里桂初荣鱼意
思在藻鹿心怀 (第 4a 页)
远莅长沙渚欣逢贾谊才江山疲应接风日复晴开江
树云间断湘山水上来近洲朝鹭集古戍夜猿哀岸芷
含苍萼汀蒲秀紫台月馀偏地赏心尽故人杯自我违
京洛嗟君此溯洄容华因别老交旧与年颓还见长沙
陌朝宗实盛哉
寓荆州登郡楼 张九龄
天宇何其旷江城坐自拘层楼百馀尺迢递在南隅暇
日时登眺荒郊临故都累累见陈迹寂寂想雄图古往
山川在今来郡 (第 3b 页)
邑殊北江虽入郑东距岂防吴几代传
荆国当年敌陜郛上流空有处中土复何虞枕席夷三
峡关梁豁五湖承天无异境守隘莫论夫自罢金门籍
来参竹使符端居向林薮微尚在桑榆直似王陵戆非
如宁武愚今兹对南浦乘燕与双凫
南还湘水言怀 张九龄
拙宦今何有劳歌念不成十年乖夙志一别悔前行归
去田园老倘来轩冕轻江间稻正熟林里桂初荣鱼意
思在藻鹿心怀 (第 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