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五經總義類
經解類
孟子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法制類
詔令類
金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醫家類
天文算法類
譜錄類
兵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曲類
詔令奏議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中觀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般若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清部
續道藏
太玄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周七八月夏五六月也油然云盛貌沛然雨盛貌浡

然兴起貌御禁止也人牧谓牧民之君也领颈也盖
好生恶死人心所同故人君不嗜杀人则天下悦而
归之(辅氏曰言此以见理𫝑之当然非有为而为之者也盖人君之心诚能不嗜杀人则举天下皆
在吾仁爱之中又孰有涣散乖离而不一归于我哉固非以不嗜杀人为一天下之具也)
○苏氏
曰孟子之言非苟为大而已然不深原其意而详究
其实未有不以为迂者矣予观孟子以来自汉高祖
光武
及唐太宗及我太祖皇帝能一天下者四君
皆以不嗜杀人致之其馀杀人愈多而天下愈乱秦 (第 20a 页)
 及小人今思量看理去不得他既一例有功如何不
 及他得看来开国承家一句是公共得底未分别君
 子小人在小人勿用则是勿更用他与之谋议经画
 尔 汉光武
能用此义自定天下之后一例论功行封
 其所以用之在左右者则邓禹耿弇贾复数人他不
 与焉因问古之论功行封 (第 3b 页)
 之子如各为一世而祧则懿宗之祭不及高祖矣吾

 以是知其必不然也晋贺循之议曰殷之盘庚不叙
 阳甲汉之 光武
不继成帝昭穆父子位也若兄弟满
 辄毁上祖则祖位空悬世数不足何取于三昭三穆
 与太祖之庙而七哉温峤亦曰 (第 19b 页)
 黄正宪氏曰按无娄王葆氏云即牟娄夫牟娄已为
 莒取齐鲁方与莒为雠安得往会其地季氏私考云
 是袁娄之误亦无的据汉书 光武
自蓟东南驰至饶
 阳无娄亭考饶阳即古之深州今一统志属真定府
 之晋州春秋列传图齐与深相去不远彼时无娄 (第 31a 页)
 大祖六字不若方氏谓据月祭之亲庙言之于文义

 为协庶子不祭庶子王然后祭尊正统也陈氏乃谓
 旁支入继自立四庙视始受命而王者其说尤缪
 武
中兴特起非汉哀帝宋英宗之比刘氏又谓庶子
 王亦如之当承慈母与妾母不世祭也之下则古未
 有为妾立四庙者 (第 7b 页)
 汉朝又引为邪议而用之(前哀帝纪诏曰春秋之义/母以子贵尊定陶傅太后)

 (及丁姬并为帝太后后 光武
纪废皇后郭氏立贵人/阴氏为皇后越二年立东海王阳为皇太子废太子)
 (彊为东海王诏曰春/秋之义立子以贵 (第 4b 页)
 (又恐见疑过失及诛故相聚谋反耳上曰奈何留侯/曰上平生所憎谁最甚者曰雍齿良曰今急先封雍)

 (齿则群臣人人自坚矣乃封雍齿为什/方侯群臣喜曰雍齿且侯吾属无患矣)世祖烧弃文
 书而反侧悉安(后 光武
纪围邯郸拔其城诛王郎收/郎文书得吏民与郎交关谤毁者数)
 (十章帝不省会诸将烧/之曰令反侧子自安)使 (第 14b 页)
 (则亦不得已焉耳既授以国则所传者虽非子亦犹/子道也传之者虽非其父亦犹父道也汉之惠文亦)

 (兄弟相继而当时议者皆推文帝上继高祖而惠帝/亲受高祖天下者反不得与昭穆之正至于 光武
当)
 (继平帝又自以世次当为元帝后皆背经违礼而不/可传者也凡人君以兄弟为后者必非有子者也引)
 ( (第 20a 页)
 (意林高氏曰春秋书白狄于是焉止白狄之来与介/葛卢同愚按西旅献獒大保作旅獒以训于王其得)

 (驭远之道乎方彼之慕中国因其来而自知所戒以/礼义外之可也若 汉光武
之谢绝西域则所谓以礼)
 (义外之/者也)
夏晋(平/)人执卫(殇/)行人石买(左传晋人执卫行人石买 (第 18b 页)
  周七八月夏五六月也油然云盛貌沛然雨盛貌浡
然兴起貌御禁止也人牧谓牧民之君也领颈也盖
好生恶死人心所同故人君不嗜杀人则天下悦而
归之○苏氏曰孟子之言非苟为大而已然不深原

其意而详究其实未有不以为迂者矣予观孟子以
来自汉高祖及 光武
及唐太宋及我太祖皇帝能一
天下者四君皆以不嗜杀人致之其馀杀人愈多而
天下愈乱秦晋及隋力能合之而好杀不 (第 20a 页)
  ○孟子曰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
乐其道而忘人之势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
之见且犹不得亟而况得而臣之乎(好去声乐音洛亟去吏反)

言君当屈己以下贤士不枉道而求利二者势若相
反而实则相成盖亦各尽其道而已(辅氏曰君若善则不知势之在
己士乐道则不知势之在人两尽其道则势虽相反而实相成不然君以势而骄夫士士以势而徇乎君
则两失其道矣尚何足与有为哉○通曰严子陵祠堂记云微
光武
不能遂先生之高微先生不能成 (第 9b 页)

之大即集注所谓相成之意但彼专为隐者言此则包士之隐显言使当时为君者有以成贤士乐道
之志而为士者肯出而成 (第 9b 页)
   他既一例有功如何不及他得看来开国承家
   一句是公共得㡳未分别君子小人在小人勿
   用则是勿更用他与之谋议计画尔 汉光武

   用此义自定天下之后一例论功行封其所以
   用之在左右者则邓禹耿弇贾复数人他不与
   焉 (第 53a 页)
 (则祭及其二祧可知矣此所以不言之也○山阴陆/氏曰此言王者后世或更衰乱统序既绝其子孙有)
 (特起者若 汉光武
复有天下既复七庙则其曾祖祢/当别立庙祀之故曰庶子王亦如之也若孝文继孝)
 (惠虽非适子其承祭祀不言可 (第 5b 页)
既一例有功如何
不及他看来开国承家一句是公共得底未分
别君子小人在小人勿用则是勿用他与之谋议
经画耳 汉光武
能用此义自定天下之后一例论
功行封其所以用之在左右者则邓禹耿弇贾复
数人他不与焉此义方思量得如此未曾 (第 15b 页)
南经昆阳城东北至颍阳定陵入汝左氏传晋阳


处父侵蔡楚子上救之与晋师夹坻而军说文作

     光武
败王莽兵于昆阳大雨滍川盛溢
瀙   七吝切汉志水出南阳舞阴中阴山(说文作中阳)

今唐州泌阳县东至蔡 (第 15b 页)
之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也者天下


之大本也恕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又作  (说文曰㣽)


(古文 汉光武
谓郅恽善恕己量主盖内譬诸己因以量主之不及范忠宣公谓以恕己之心恕人亦)


(此说也圣人所谓恕岂曰自恕 (第 11b 页)
再立象于禾根之下秀盖穗也禾黍之类皆先穗穗则稃稃然后华华然后实故诗)


(先言发秀而继以坚好也说文以 汉光武
讳阙其义然释穗曰禾成秀也盖以穗为秀或曰禾弓为)


(秀从禾从弓会意)引之为俊秀秀桀齐语曰秀民之为士 (第 12b 页)



(毛氏曰大也)

邺   鱼劫切今相州临漳县
鄗   口交呼各二切左氏传齐国夏伐晋取鄗汉 光武
受位即位于此改为高邑今为赵州高邑县


传又曰晋师在敖鄗之间(杜氏曰二山在荥阳县西北陆氏曰苦交切亦) (第 15a 页)
 救于他人特一转移之间耳夫岂伐之既胜而遂可

 以取之无患哉王亦顺民心以承天意可也 汉光武
 
之敕冯异曰征伐非必略地屠城要在平定安集之
 耳宋太祖之戒曹彬曰切勿暴掠生民务广威信使
 自归顺可见帝 (第 35a 页)
  时以顺宗配穆宗即位以宪宗配宋初以宣祖配

  后以太祖配既而真仁英神徽诸宗皆相继而配
  莫有能正其失者惟东汉明帝时以 光武
配明堂
  迄章安而后不变识者称为近古善乎司马光之
  推言之也曰孝子之心谁不欲尊其父者圣人制
   (第 2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