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樂類
四書類
詩類
易類
春秋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政書類
傳記類
時令類
史鈔類
正史類
雜史類
紀事本末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譜錄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清代道教文獻
郊外则三十家为邑邑十为卒卒十为
乡乡三为县县十为属属有五自五至属各有官长以
司其事寓军政焉而齐遂霸○ 徐伟长
中论曰夫治平
在庶功兴庶功兴在事役均事役均在民数周民数周
为国之本也先王周知其万民众寡之数乃分九职焉 (第 3a 页)
非类也大理王朗议曰收捐拾弃
不避寒暑且救垂绝之气而肉必死之骨可谓仁过天
地恩踰父子者也吾以为田议是矣 (徐干
曰祭所生之/父母于门外不如)
(左右边特为立/宫室别祭也)王修议曰当须分别此儿有识未有识 (第 11a 页)
  (酒此河阳中馈岂能薄宾饮不尽觞爱至望苦深/岂不愧中肠山川阻且远别促会日长愿为比翼)
  (鸟施翮/起高翔)刘桢禁省赠 徐干(谁谓相去远隔此西掖/垣拘限清切禁中情无)
  (由宣思子沈心曲长叹不能言起坐失次第一日/三四迁步出北寺门遥望西苑围细柳夹道生方)
  (塘含清源轻叶随风转飞鸟何翻翻乖人易感动/泣下与衿连仰看白日光皦皦高且悬兼烛八纮)

(第 23b 页)
  乡党版籍(职役附宋/五代) (辽/) (金/) (元/) (明/)
  (臣/)等谨按杜典食货立乡党版籍一门而所载
  伟长
中论齐高帝建元之诏皆及职役今考宋以
  后各史及历朝会要会典诸书凡乡党里保虽代
  异其制而必兼职役 (第 1a 页)
 里之外齐得十二焉此东秦也(汉书田/肯语)营邱有天固
 齐负海而县山(说/苑)齐负海之国也(史/记)齐国实坤德之
 膏腴而神州之奥府 (徐干
齐/都赋)青齐沃壤号曰东秦土
 方二千户馀十万四塞之固负海之饶所谓用武之国
 (南燕潘聪语/以上论齐 (第 3b 页)
 (郎/)王观(廪邱人/文学掾)崔琰(东武城人/州别驾)崔林(东武城/人司空)王修(平/寿)
 (人司/空掾)是仪(平寿人/都尉) 徐干(北海人/令长)
国渊(盖县人/司空椽)徐奕(东/莞) (第 8b 页)
 (贤汉淳于恭逢萌牟融周泽禽庆甄宇徐房郎顗逢/纷庸谭郎宗滕抚公沙穆郑康成孙嵩管宁邴原王)
 (修三国王仪王裒是仪 徐干
晋刘敏元王昕隋杜松/赟高构唐张允济王闾吕元简五代韩熙载共三十) (第 35a 页)
 问故不复录其诸弟子书所称引孔子之言者本不
 存乎家语亦以已自有所传也是以皆不取也将来
 君子不可不鉴
   徐干
中论序(见莱郡志三国时人撰缺名/) …… (第 7a 页)
 悲于孔子之言而怀先君之遗训益求先生之文而
 得之于其子复乃录而藏之先生讳太初字醇之姓
 颜氏先师兖公之四十七世孙云
   徐干
中论序        (宋/)曾 巩
 臣始见馆阁及世所有 (第 68a 页)
徐干
中论二十篇以谓尽于
 此及观贞观政要怪太宗称尝见干中论复三年丧 (第 68a 页)
 惧斩其寇使以降西域与汉绝六十五载至是复通
 十七年复与窦固执疏勒王兜题更立其故王子忠
 章帝建初元年留屯疏勒五年以平陵 徐干
为假司
 马将弛刑义从就超平西域八年复拜为西域将兵
 长史章和元年超发诸国兵击莎车降之龟兹等兵
 各 (第 65a 页)
 曰黄门郎以下悉以委蔡吾徒不复厝怀自此以上

 故宜参同异廓曰我不能为 徐干
木署纸尾遂不拜
 羡之亦以廓正直不欲使居权要徙为祠部尚书叶
 适曰魏晋吏部即已专用人之柄况尚书乎后世 (第 12b 页)
状淹潮阳则疏请封禅甘为相如良由未有心性
存养之功故致然耳安得谓之知道贾逵以献颂为郎
附会图谶遂致贵显 徐干
为魏曹氏宾客名在七子之 (第 33b 页)
之书不可解经韩子曰非三代两汉之书不
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可为读经之法两汉近三代
若董仲舒扬雄刘向郑玄 徐干
皆其杰然者其绪论往 …… (第 13b 页)
退之始表章中庸自 徐伟长
始合大学中庸为子思经
纬之书自贾逵始 辟佛老尊孟氏千百年惟一韩子
其功在吾道为汉唐儒者一人 郑康成朱 (第 18a 页)
 灌河经流之大孝经援神契曰河者水之伯上应天
 汉新论曰四渎之源河最高而长从高注下水流激
 峻故其流急 徐干
齐都赋曰川渎则洪河洋洋发源 昆崙九流分逝(案逝近刻 (第 3a 页)
 午云开忽听梵诵惊残梦疑是金绳觉路来
 夏节(增曹植艳歌行夏节纯和/天清凉百木滋植舒荣芳)
 朱夏(增 徐干
诗陶陶朱夏德草木昌且繁/杜甫诗我有阴江竹能令朱夏寒)
 慎夏(增应璩与弟君苗君胄书相见/在近故不复为 (第 30a 页)
 灌河经流之大孝经援神契曰河者水之伯上应天
 汉新论曰四渎之源河最高而长从高注下水流激
 峻故其流急 徐干
齐都赋曰川渎则洪河洋洋发源
 昆崙九流分游(朱本云玉海引/此作九流分逝)北朝沧渊惊波沛
 厉望(按赋 (第 3a 页)
  春秋说题辞曰河之为言荷也荷精分布怀阴引度
也释名曰河下也随地下处而通流也考异邮曰河
者水之气四渎之精也所以流化元命苞曰五行始
焉万物之所由生元气之腠液也管子曰水者地之
血气筋脉之通流者故曰水具财也五害之属水最为大
水有大小有远近水出山而流入海者命曰经水引
他水入于大水及海者命曰枝水出于地沟流于大

水及于海者又命曰川水也庄子曰秋水时至百川
灌河经流之大孝经援神契曰河者水之伯上应天
汉新论曰四渎之源河最高而长从高注下水流激
峻故其流急 徐干
齐都赋曰川渎则洪河洋洋发源
昆崙九流分逝北朝沧渊惊波沛厉浮沬扬奔风俗
通曰江淮河济为四渎渎通也所以通 (第 3a 页)
 阎温(伪许马超告下邽/以大军至见杀)
 王粲(蔡邕倒屣/操 博物) (短小貌寝/典造制度) (劝刘琮归/诵道边碑)
  徐干(字伟长云王昶戒子曰伟长淡然自守愿师之/ 文帝 伟长恬淡寡欲彬彬君子 著中论)
  (二十/篇)
 陈琳(谏何进/召外兵) (第 25a 页)
   魏载纪五

    王朗(子肃/)    王弼
    王粲 (徐干/
阮瑀) (陈琳/应玚) (孔璋/刘桢)
    卫觊      刘劭
    傅嘏      崔林 (第 13a 页)
正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建安二十三年从
操攻孙权道病卒时年四十一始丕为五官将与其弟
植皆好文学粲与北海 徐干伟长
广陵陈琳孔璋陈留 …… (第 7b 页)
二年卒丕书与元城令吴质曰昔年
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观古今文人
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而 伟长
独怀文抱质恬
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矣著中论二十馀
篇辞义典雅足傅于后此子为不朽矣德琏常斐然有 (第 9a 页)
通达敏而有知其为人弘旷不足轻贵
有馀得其人重之如山不得其人轻之如草吾以所知
亲之昵之不愿儿子为之北海 徐伟长
不沽高名不求
苟得澹然自守惟道是务其有所是非则托古人以见
意当时无所褒贬吾敬之重之愿儿子师之东平刘公 (第 1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