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小學類
五經總義類
春秋類
易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目錄類
別史類
職官類
史評類
正史類
紀事本末類
傳記類
史鈔類
列傳類
金石類
雜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儒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楚辭類
雜家類
現代詩類
禪宗部類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国君子生择诸母使为子师其次为慈母其次为保/母内则及曾子问孔子所称者是也而后世于二者)
(之等未之审也或执丧慈母如母之文/而施于君命所使教子之慈母则失矣)
(顾氏炎武 曰慈母者何也子幼而母死养干父妾父/卒为之三年所以报其鞠育之恩也然而必待父命)
(者此又先王严父而不 …… (第 7b 页)
(郝氏敬曰至尊谓父私尊谓母父至尊而子又尊其/母故曰私尊子为母屈而父为子伸故子服虽期年)
(已除父娶必三年后继以伸其/子所不敢伸之志也志谓心丧)
(顾氏炎武 曰父在为母虽降为期而心丧之实未尝/不三年也传曰父必三年然后娶达子之志也假令)
(娶于三年之内将使为 …… (第 18a 页)
(凶二道不得/相干故也)
(顾氏炎武 曰出妻之子为母此经文也传曰出妻之/子为母期则为外祖父母无服此子夏传也传曰绝)
(族无施服亲者属此传 …… (第 26a 页)
(郝氏敬曰继母父继娶非亲生适母父死子幼从继/母嫁是始终相依也母丧则子为期子丧则母亦然)
(以报/之)
(顾氏炎武 曰从字句谓年幼不能自立从母而嫁也/母之义已绝于故父不得三年而其恩犹在于子不)
(可以不为之服也/报 (第 29a 页)
(之等未之审也或执丧慈母如母之文/而施于君命所使教子之慈母则失矣)
(顾氏炎武 曰慈母者何也子幼而母死养干父妾父/卒为之三年所以报其鞠育之恩也然而必待父命)
(者此又先王严父而不 …… (第 7b 页)
(郝氏敬曰至尊谓父私尊谓母父至尊而子又尊其/母故曰私尊子为母屈而父为子伸故子服虽期年)
(已除父娶必三年后继以伸其/子所不敢伸之志也志谓心丧)
(顾氏炎武 曰父在为母虽降为期而心丧之实未尝/不三年也传曰父必三年然后娶达子之志也假令)
(娶于三年之内将使为 …… (第 18a 页)
(凶二道不得/相干故也)
(顾氏炎武 曰出妻之子为母此经文也传曰出妻之/子为母期则为外祖父母无服此子夏传也传曰绝)
(族无施服亲者属此传 …… (第 26a 页)
(郝氏敬曰继母父继娶非亲生适母父死子幼从继/母嫁是始终相依也母丧则子为期子丧则母亦然)
(以报/之)
(顾氏炎武 曰从字句谓年幼不能自立从母而嫁也/母之义已绝于故父不得三年而其恩犹在于子不)
(可以不为之服也/报 (第 29a 页)
于将为后者非长子皆期者盖以斩衰章唯言父为
长子故也郑言此者为适子死而无适孙者见之且
明为适孙亦期之意也适孙为祖父后服与子同
(顾氏炎武 曰冢子身之副也家无二主亦无二副故/有适子者无适孙唐高宗有太子而复立太孙非矣) …… (第 15b 页)
本生之称自宜因其旧以父母称未必其人一时并
称两父母也公亦何苦力辨而至于困辱危身哉况
帝王正统相传有自非可常人比邪
顾氏炎武 曰为人后者为其父母此临文之不得不 …… (第 21a 页)
(期年若三者备始同居而后异居则但可为齐衰三/月若初未尝同居于前数者无一焉路人耳三月不)
(可况期/年乎)
(顾氏炎武 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虽三王之世不/能使天下无孤寡之人亦不能使天下无再适人之)
(妇且有前后家东西家 …… (第 42b 页)
(所天于夫则降其父妇人不贰斩者不二天也降已/之父母而期为夫之父母亦期期之后夫未除服妇)
(已除服而居丧之实如其夫是舅姑之服期/而实三年也岂必从夫服斩而后为三年哉)
(顾氏炎武 曰妇事舅姑如事父母而服止于期不贰/斩也然而心丧则未尝不三年矣故曰与更三年丧)
(不去姑何孟春馀冬序 (第 61a 页)
长子故也郑言此者为适子死而无适孙者见之且
明为适孙亦期之意也适孙为祖父后服与子同
(顾氏炎武 曰冢子身之副也家无二主亦无二副故/有适子者无适孙唐高宗有太子而复立太孙非矣) …… (第 15b 页)
本生之称自宜因其旧以父母称未必其人一时并
称两父母也公亦何苦力辨而至于困辱危身哉况
帝王正统相传有自非可常人比邪
顾氏炎武 曰为人后者为其父母此临文之不得不 …… (第 21a 页)
(期年若三者备始同居而后异居则但可为齐衰三/月若初未尝同居于前数者无一焉路人耳三月不)
(可况期/年乎)
(顾氏炎武 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虽三王之世不/能使天下无孤寡之人亦不能使天下无再适人之)
(妇且有前后家东西家 …… (第 42b 页)
(所天于夫则降其父妇人不贰斩者不二天也降已/之父母而期为夫之父母亦期期之后夫未除服妇)
(已除服而居丧之实如其夫是舅姑之服期/而实三年也岂必从夫服斩而后为三年哉)
(顾氏炎武 曰妇事舅姑如事父母而服止于期不贰/斩也然而心丧则未尝不三年矣故曰与更三年丧)
(不去姑何孟春馀冬序 (第 61a 页)
(为节则宗子之母虽老而妻代主家事若先其母而/卒族人亦不为此服盖其母尚在故也此义与宗子)
(不孤而死族人不以宗/子服之者意实相类)
(顾氏炎武 曰正义谓母年未七十尚与祭非也祭统/曰夫祭也者必夫妇亲之是以舅没而姑老明其不)
(与祭矣虽老固尝为主 …… (第 5a 页)
(未远今不仕与民同服君之母谓民为本国君之母/夫人服也君之妻谓民为本国君夫人服也国人皆)
(称小君与君同尊故皆为/齐衰三月非谓旧仕者也)
(顾氏炎武 曰与民同者为其君齐衰三月也不与民/同者君之母妻民不服而尝仕者独为之服也古之)
(卿大夫有见小君之礼 …… (第 6a 页)
(祖父母齐衰五月高祖父母齐衰三月齐今服制/令为曾祖父母齐衰五月为高祖父母 衰三月)
(敖氏继公曰曾犹重也/谓祖之上又有祖也)
(顾氏炎武 曰礼记祭法言适子适孙适曾孙适玄孙/适来孙左传王子虎盟诸侯亦曰及而玄孙无有老)
(幼玄孙之文见于记传 (第 14a 页)
(不孤而死族人不以宗/子服之者意实相类)
(顾氏炎武 曰正义谓母年未七十尚与祭非也祭统/曰夫祭也者必夫妇亲之是以舅没而姑老明其不)
(与祭矣虽老固尝为主 …… (第 5a 页)
(未远今不仕与民同服君之母谓民为本国君之母/夫人服也君之妻谓民为本国君夫人服也国人皆)
(称小君与君同尊故皆为/齐衰三月非谓旧仕者也)
(顾氏炎武 曰与民同者为其君齐衰三月也不与民/同者君之母妻民不服而尝仕者独为之服也古之)
(卿大夫有见小君之礼 …… (第 6a 页)
(祖父母齐衰五月高祖父母齐衰三月齐今服制/令为曾祖父母齐衰五月为高祖父母 衰三月)
(敖氏继公曰曾犹重也/谓祖之上又有祖也)
(顾氏炎武 曰礼记祭法言适子适孙适曾孙适玄孙/适来孙左传王子虎盟诸侯亦曰及而玄孙无有老)
(幼玄孙之文见于记传 (第 14a 页)
(郝氏敬曰外亲之服谓本非骨肉而恩谊相联特为/缌麻处之故缌麻三月以厚外亲亦犹齐衰三月以)
(隆内尊也缌麻以联其疏齐衰以殊/其卑皆止于三月酌天时通其变也)
(顾氏炎武 曰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制令礼官议加/服制太常卿韦绦请加外祖父母服至大功九月舅)
(服至小功五月堂姨堂 (第 20b 页)
(隆内尊也缌麻以联其疏齐衰以殊/其卑皆止于三月酌天时通其变也)
(顾氏炎武 曰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制令礼官议加/服制太常卿韦绦请加外祖父母服至大功九月舅)
(服至小功五月堂姨堂 (第 20b 页)
(敖氏继公曰此亦士为之也贵臣室老也贵妾长妾/也此服似夫妻同之妻为此妾服则非有私亲者也)
(其有亲者宜以其服服/之大夫以上无缌服)
(顾氏炎武 曰此谓大夫之服贵臣室老士也贵妾侄/娣也皆有相助之义故为之服缌谷梁传曰侄娣者)
(不孤子之义也古者大 …… (第 13b 页)
服而乃自服其妾乎臣妾不可遍服殊其贵者而服
之于士则宜娣侄为妻之族亲未可谓贱也注欲伸
其无臣之说故强此以就彼耳
蕙田案注疏及雷次宗 顾炎武 专指大夫马
融陈铨盛世佐通指大夫以上敖继公张尔
岐则专指士数说不同今案天子诸侯绝旁 …… (第 16a 页)
(敖氏继公曰从于母之大功而缌也母于昆弟之为/父后者期子乃不从之而服小功者亦可以见从服)
(一定之/制矣)
(顾氏炎武 曰唐人所议服制似欲过于圣人嫂叔无/服太宗令服小功曾祖父母旧服三月增为五月嫡)
(子妇大功增为期众子 (第 23b 页)
(其有亲者宜以其服服/之大夫以上无缌服)
(顾氏炎武 曰此谓大夫之服贵臣室老士也贵妾侄/娣也皆有相助之义故为之服缌谷梁传曰侄娣者)
(不孤子之义也古者大 …… (第 13b 页)
服而乃自服其妾乎臣妾不可遍服殊其贵者而服
之于士则宜娣侄为妻之族亲未可谓贱也注欲伸
其无臣之说故强此以就彼耳
蕙田案注疏及雷次宗 顾炎武 专指大夫马
融陈铨盛世佐通指大夫以上敖继公张尔
岐则专指士数说不同今案天子诸侯绝旁 …… (第 16a 页)
(敖氏继公曰从于母之大功而缌也母于昆弟之为/父后者期子乃不从之而服小功者亦可以见从服)
(一定之/制矣)
(顾氏炎武 曰唐人所议服制似欲过于圣人嫂叔无/服太宗令服小功曾祖父母旧服三月增为五月嫡)
(子妇大功增为期众子 (第 23b 页)
(已所后之父之众兄弟也之子谓所为后之父之众/子也于其众兄弟事之如世叔父于其众子待之如)
(亲昆弟若子即如所/后者之亲生子也)
(顾氏炎武 曰所后者谓所后之亲所为后谓出而为/后之人为人后者于兄弟降一等自期降为大功也)
(兄弟之子报之亦降一 …… (第 6b 页)
(后之父之众子误甚大宗无后故以族人支子继之/所为后之父安得有众子哉若子之义己见上斩章)
(为人后者条下 顾宁人 以/报字读属下句其说凿矣)
钦定义疏为人后者经己著其为父母昆弟姊妹之服
故记为不见者广言之降一等当 …… (第 7a 页)
(敖氏继公曰凡从服皆为所从在三年之科者也庶/子为父后者为其母缌则于母党宜无服也不为后)
(如邦人是君母与己母/之党或兼服之明矣)
(郝氏敬曰邦/人犹言众人)
(顾氏炎武 曰与尊者为一体不敢以外亲之服而废/祖宗之祭故绌其服也言母党则妻之父母可知)
(张氏尔岐曰若不为后 (第 15b 页)
(亲昆弟若子即如所/后者之亲生子也)
(顾氏炎武 曰所后者谓所后之亲所为后谓出而为/后之人为人后者于兄弟降一等自期降为大功也)
(兄弟之子报之亦降一 …… (第 6b 页)
(后之父之众子误甚大宗无后故以族人支子继之/所为后之父安得有众子哉若子之义己见上斩章)
(为人后者条下 顾宁人 以/报字读属下句其说凿矣)
钦定义疏为人后者经己著其为父母昆弟姊妹之服
故记为不见者广言之降一等当 …… (第 7a 页)
(敖氏继公曰凡从服皆为所从在三年之科者也庶/子为父后者为其母缌则于母党宜无服也不为后)
(如邦人是君母与己母/之党或兼服之明矣)
(郝氏敬曰邦/人犹言众人)
(顾氏炎武 曰与尊者为一体不敢以外亲之服而废/祖宗之祭故绌其服也言母党则妻之父母可知)
(张氏尔岐曰若不为后 (第 15b 页)
(说亦似异于经殇小功章云大夫公之昆弟为庶子之长殇/公之昆弟为其庶子服与大夫同则为其适子服亦三年与)
(大夫同明矣公之昆弟不继祖祢者也而其服乃若/是则所谓庶子不得为长子三年者其不能无误乎)
(顾炎武 日知录冢子身之副贰也家无二主亦无二嗣/故有适子者无适孙唐高宗有太子而复立太孙非矣)
丧服小记庶子不为 (第 41a 页)
(大夫同明矣公之昆弟不继祖祢者也而其服乃若/是则所谓庶子不得为长子三年者其不能无误乎)
(顾炎武 日知录冢子身之副贰也家无二主亦无二嗣/故有适子者无适孙唐高宗有太子而复立太孙非矣)
丧服小记庶子不为 (第 41a 页)
(祖父若父或犹存于祖父若父犹存而子孙得置后/者以其为宗子故尔盖尊者已老使子孙代领宗事)
(亦谓之宗子所谓宗子不孤/者也非是则无置后之义)
(顾炎武 日知录此因为人后而推言之所后者有七/等之亲皆当如礼而为之服也所后者之祖我之曾)
(祖也父母我之祖父 …… (第 2b 页)
(陈浩曰此章举不为殇者言之则此当立后者乃是/已冠之子不可以殇礼处之其族人为之后者即为)
(之子也以其服服之者子为父之服也旧说/为殇者父之子而依兄之服服此殇非也)
(顾炎武 日知录为殇后者以其服服之殇无为人父/之道而有为殇后者此礼之变也谓大宗之子未及)
(成人而殇取殇者之 …… (第 3b 页)
(敖继公曰言笄总髽衰皆所以示其异于男/子则与男子同者绖带杖屦也 详见丧服)
丧服小记女子子在室为父母其主丧者不杖则子一
人杖(注女子子在室亦童子也无男昆弟使同姓为摄/主不杖则子一人杖谓长女也许嫁及二十而笄)
(笄为成人成/人正杖也)
(顾炎武 日知录郑氏注言在室者关已许嫁关该也/谓许嫁而未行遭父之丧亦当为之布总箭笄髽三)
(年也内则曰有故二 (第 59a 页)
(亦谓之宗子所谓宗子不孤/者也非是则无置后之义)
(顾炎武 日知录此因为人后而推言之所后者有七/等之亲皆当如礼而为之服也所后者之祖我之曾)
(祖也父母我之祖父 …… (第 2b 页)
(陈浩曰此章举不为殇者言之则此当立后者乃是/已冠之子不可以殇礼处之其族人为之后者即为)
(之子也以其服服之者子为父之服也旧说/为殇者父之子而依兄之服服此殇非也)
(顾炎武 日知录为殇后者以其服服之殇无为人父/之道而有为殇后者此礼之变也谓大宗之子未及)
(成人而殇取殇者之 …… (第 3b 页)
(敖继公曰言笄总髽衰皆所以示其异于男/子则与男子同者绖带杖屦也 详见丧服)
丧服小记女子子在室为父母其主丧者不杖则子一
人杖(注女子子在室亦童子也无男昆弟使同姓为摄/主不杖则子一人杖谓长女也许嫁及二十而笄)
(笄为成人成/人正杖也)
(顾炎武 日知录郑氏注言在室者关已许嫁关该也/谓许嫁而未行遭父之丧亦当为之布总箭笄髽三)
(年也内则曰有故二 (第 59a 页)
(五月居庐未有命戒孟子取焉又已变而通乎谅阴/三年之制也故太过者节之不及者益之参酌时宜)
(而不拂其常期于/圣经祖训无悖矣)
(顾炎武 日知录洪武七年虽定为母斩衰三年之制/而孝慈皇后之丧次年正旦皇太子亲王驸马俱浅) (第 37b 页)
(而不拂其常期于/圣经祖训无悖矣)
(顾炎武 日知录洪武七年虽定为母斩衰三年之制/而孝慈皇后之丧次年正旦皇太子亲王驸马俱浅) (第 37b 页)
周 宋庾蔚之
谓子当以父服为正父若服以为妻则子亦应服之如
母若父与去而不服之则子宜依继母出不服也
(顾炎武 日知录为父斩衰三年为母齐衰三年此从/子制之也父在为母齐衰杖期此从夫制之也家无)
(二尊而子不得自专 …… (第 5a 页)
欲辄夺其服如此其委曲而周至也不然妻
服杖期亦云足矣何至更加以祥禫竟与母
服无异哉
(顾炎武 日知录期丧有二有禫杖之期有不禫杖之/期禫杖之期则父在为母也为妻也杂记曰期之丧)
(十一月而练十三月 …… (第 13a 页)
(服矣犹哭夫子/所以叹其甚)
(顾炎武 曰伯鱼之期而犹哭自父在/为母之制当然疏以为出母者非)
子上之母死而不丧门人问诸子思曰昔者子之先君
子 …… (第 16a 页)
(期不无等乎制礼者宜辨等焉出母不嫁其情可闵/杖期可也嫁者似应少杀期而杖不已厚乎宋襄公)
(之母可/哀也已)
(顾炎武 日知录出妻之子为母此经文也传曰出妻/之子为母期则为外祖父母无服此子夏传也传曰)
(绝族无施服亲者属 …… (第 29a 页)
(之恩独可忘乎纵身为父后业从母往已不能如常/礼行为后事其服自不容无果能如礼为父后则已)
(克自立自不从继母/往矣不从又奚服哉)
(顾炎武 日知录父卒继母嫁从从字句谓年幼不能/自立从母而嫁也母之义已绝于父故不得三年而)
(其恩犹在于子不可 (第 39b 页)
谓子当以父服为正父若服以为妻则子亦应服之如
母若父与去而不服之则子宜依继母出不服也
(顾炎武 日知录为父斩衰三年为母齐衰三年此从/子制之也父在为母齐衰杖期此从夫制之也家无)
(二尊而子不得自专 …… (第 5a 页)
欲辄夺其服如此其委曲而周至也不然妻
服杖期亦云足矣何至更加以祥禫竟与母
服无异哉
(顾炎武 日知录期丧有二有禫杖之期有不禫杖之/期禫杖之期则父在为母也为妻也杂记曰期之丧)
(十一月而练十三月 …… (第 13a 页)
(服矣犹哭夫子/所以叹其甚)
(顾炎武 曰伯鱼之期而犹哭自父在/为母之制当然疏以为出母者非)
子上之母死而不丧门人问诸子思曰昔者子之先君
子 …… (第 16a 页)
(期不无等乎制礼者宜辨等焉出母不嫁其情可闵/杖期可也嫁者似应少杀期而杖不已厚乎宋襄公)
(之母可/哀也已)
(顾炎武 日知录出妻之子为母此经文也传曰出妻/之子为母期则为外祖父母无服此子夏传也传曰)
(绝族无施服亲者属 …… (第 29a 页)
(之恩独可忘乎纵身为父后业从母往已不能如常/礼行为后事其服自不容无果能如礼为父后则已)
(克自立自不从继母/往矣不从又奚服哉)
(顾炎武 日知录父卒继母嫁从从字句谓年幼不能/自立从母而嫁也母之义已绝于父故不得三年而)
(其恩犹在于子不可 (第 39b 页)
(然其说犹有难信者况乎大小戴礼半为汉儒所附/会哉盖古书之错乱不可知也久矣善哉傅玄之言)
(曰父无可继之理此礼/焚书之后俗儒妄造也)
(顾炎武 日知录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虽三王之世/不能使天下无孤寡之人亦不能使天下无再适人) (第 30b 页)
(曰父无可继之理此礼/焚书之后俗儒妄造也)
(顾炎武 日知录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虽三王之世/不能使天下无孤寡之人亦不能使天下无再适人) (第 30b 页)
(舅姑同乎子何以期也曰诸侯之于天王大夫士之/于其国君义服也义而斩重也所以疏也期而正轻)
(也所以/亲也)
(顾炎武 曰妇事舅姑如事父母而服止于期不贰斩/也然而心丧则未尝不三年矣故曰与更三年丧不)
(去/)
丧服小记 (第 12b 页)
(也所以/亲也)
(顾炎武 曰妇事舅姑如事父母而服止于期不贰斩/也然而心丧则未尝不三年矣故曰与更三年丧不)
(去/)
丧服小记 (第 12b 页)
乾学案此条大传之文本不言服制因郑注
长言之故附于宗子之末以补仪礼之所未
备云
(顾炎武 日知录贾疏谓母年未七十尚与祭非也祭/统曰夫祭也者必夫妇亲之是以舅没则姑老明其) …… (第 6b 页)
(子尚存本国未去者服齐衰三月恩义绝/故也此君臣之好不克终者也其下也)
宋书礼志魏世或为旧君服三年者至晋泰始四年以
尚书何祯奏始依古典
南齐书礼志建元二年皇太子妃薨前宫臣疑所服左
仆射王俭议礼记文王世子父在斯为子君在斯为臣
且汉魏以来宫僚充备臣隶之节具体在三昔庾翼妻
丧王允滕弘谓府吏宜有小君之服况臣节之重耶宜
依礼为旧君妻齐衰三月居官之身并合属假朝晡临
哭悉系东宫今臣之未从官在远者于居官之所属宁
二日半仍行丧成服遣笺表不得奔赴从之(此条为旧/君之妻)
(顾炎武 日知录与民同者为其君齐衰三月也不与/民同者君之母妻民不服而尝仕者独为之服也古) …… (第 11b 页)
家不得其义而纷纭妄解吾无取焉
通典晋袁准正论案礼丧服云为曾祖父母齐衰三月
自天子至于士一也祖周则曾祖大功高祖小功而云
三月者此通远祖之言也今有彭祖之寿无名之祖存
焉尔雅有来孙云孙仍孙昆孙有相及者故也十代之
祖在堂则不可以无服也郯子曰我高祖少皞摰之立
也非五代祖也蒯聩祷康叔自称曾孙非四代之祖孙
然则高远也无名之祖希及之矣故不复分别而重言
之也故三月以著远祖之服齐衰以见高祖以上之服
远祖尊故以重服服之恩杀故减其月数故举三月则
知其远祖称曾高其服同也儒者或以为高祖无服五
服之文而云无服乎族祖祖父缌麻而曾祖三月乎
(顾炎武 日知录礼记祭法言适子适孙适曾孙适玄/孙适来孙左传王子虎盟诸侯亦曰及而玄孙无有)
(老幼玄孙之文见于 (第 25b 页)
长言之故附于宗子之末以补仪礼之所未
备云
(顾炎武 日知录贾疏谓母年未七十尚与祭非也祭/统曰夫祭也者必夫妇亲之是以舅没则姑老明其) …… (第 6b 页)
(子尚存本国未去者服齐衰三月恩义绝/故也此君臣之好不克终者也其下也)
宋书礼志魏世或为旧君服三年者至晋泰始四年以
尚书何祯奏始依古典
南齐书礼志建元二年皇太子妃薨前宫臣疑所服左
仆射王俭议礼记文王世子父在斯为子君在斯为臣
且汉魏以来宫僚充备臣隶之节具体在三昔庾翼妻
丧王允滕弘谓府吏宜有小君之服况臣节之重耶宜
依礼为旧君妻齐衰三月居官之身并合属假朝晡临
哭悉系东宫今臣之未从官在远者于居官之所属宁
二日半仍行丧成服遣笺表不得奔赴从之(此条为旧/君之妻)
(顾炎武 日知录与民同者为其君齐衰三月也不与/民同者君之母妻民不服而尝仕者独为之服也古) …… (第 11b 页)
家不得其义而纷纭妄解吾无取焉
通典晋袁准正论案礼丧服云为曾祖父母齐衰三月
自天子至于士一也祖周则曾祖大功高祖小功而云
三月者此通远祖之言也今有彭祖之寿无名之祖存
焉尔雅有来孙云孙仍孙昆孙有相及者故也十代之
祖在堂则不可以无服也郯子曰我高祖少皞摰之立
也非五代祖也蒯聩祷康叔自称曾孙非四代之祖孙
然则高远也无名之祖希及之矣故不复分别而重言
之也故三月以著远祖之服齐衰以见高祖以上之服
远祖尊故以重服服之恩杀故减其月数故举三月则
知其远祖称曾高其服同也儒者或以为高祖无服五
服之文而云无服乎族祖祖父缌麻而曾祖三月乎
(顾炎武 日知录礼记祭法言适子适孙适曾孙适玄/孙适来孙左传王子虎盟诸侯亦曰及而玄孙无有)
(老幼玄孙之文见于 (第 2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