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皇帝即位贺上皇表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十六 创作地点:河北省
臣真卿言。六月二十七日。伏承贼陷潼关。驾幸蜀郡。李光弼郭子仪等正围博陵郡。收兵入土门。王师既还。百姓震恐。忧惶危惧。若无所归。臣不胜悲愤之深。遂遣脚力人张云子间道上表。犹恐不达。又差招讨判官信都郡武邑县主簿李铣相继间行。铣及云子前后并到灵武郡。奉皇帝七月十二日敕。伏承陛下命皇太子践祚改元。皇帝上陛下尊号曰上皇天帝。臣及官吏僧道耆寿百姓等。蹈舞抃跃。不胜感咽。其张云子回。皇帝授臣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其李铣回。又授臣银青光禄大夫。顾以庸微。频叨宠命。道路隔绝。辞让无由。进退失图。伏增惶惧。窃以逆贼安禄山。孤负圣恩。凭陵宇县。祸盈恶稔。尚稽天诛。今皇帝抚军。苍生贾勇。丰镐河洛。指期可平。伏愿陛下垂拱颐神。以睹廓清之庆。臣官守有限。不获随例阙庭。无任恳款悲恋之至。
让宪部尚书表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十六 创作地点:湖北省十堰市
臣真卿言。臣闻无功受赏。为善不劝。有罪不罚。为恶罔辨。陛下尅复之期。匪朝伊夕。至如赏罚二柄。事在必行。苟或不明。于何取则。臣以愚懦。叨守平原。属逆贼安禄山背叛圣恩。扰犯河洛。臣堂兄杲卿。以常山太守首开土门。臣与河北诸郡因之固守。人臣本分。夫有何功。上皇授臣户部侍郎兼知招讨采访等使。已失人望。缘贼未灭。遂不敢辞。又令李光弼郭子仪贺兰进明等与臣计会。同讨凶逆。三数月间。河北向定。属潼关失守。大驾西巡。光弼等却入土门。诸郡危逼。陛下御极。又录臣无功。宠以非次。常伯亚相。一时猥集。兄允南弟允臧等。连荣台省。一男三侄。皆授好官。在臣一门。叨幸斯极。殒身碎首。无以上报。臣常使判官钜鹿郡南和县丞贾载侄男永王府典军广成及行官邓昌珍杨神功裴法成等十馀人。将䌽物绢帛。相继渡海。与刘正臣计会。共和两蕃。正臣等尅期南来。行已有日。属逆贼史思明尹子奇等乘其未至。悉力急攻。诸郡无援。相次陷没。皆由臣孱懦无谋。致此颠沛。诚合殉命危难。死守孤城。以为归罪阙庭。愈于受擒贼手。所以僶俛偷生过河。缘刘正臣使杨神功将牒与臣。索兵马及盘瓶锦帐。令应接奚契丹等。不与其勾当。伏恐陛下贻忧。又恩敕先超授吴郡司士郑毓乐安郡太守。令于江淮南两道度僧道。取钱与臣召募士马。令应接河北。臣由此未获即赴行在。遂至广陵丹阳等郡。各与采访使计会。竟不得兵马。即累奉圣旨。许臣入奏。行至武当郡。又奉恩命。除臣宪部尚书。兼令使者送告身与臣。捧戴殊私。不任惶惧。陛下纵含宏善贷。不忍明刑。在臣腼冒至深。胡颜自处。臣忝为大臣。系国休戚。损臣益国。臣受其益。损国益臣。臣受其损。若受任失守。还朝屡迁。示国无刑。于臣大损。非敢外饰。实披至诚。又臣名节虽微。任位颇重。为政之体。必在律人。恩先逮下。罚当从上。今罪一人。则万人惧。若怙于宠。四海何瞻。伏愿陛下重贬臣一官。以示天宪。使天下知有必行之法。则知有必赏之令。宠荣过于尚书远矣。无任恳悃之至。
谢兼御史大夫表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十六
臣真卿言。伏奉今日制书。以臣兼御史大夫本官如故。恩荣累及。成命曲临。捧戴殊私。惭惶靡据。中谢。臣孱微有素。抗直无闻。比守平原。困于凶贼。不能死节。负义归朝。斧钺之诛。甘心待命。崇高之位。不次频叨。孟夏之中。始操刑柄。数旬之内。兼总宪司。抚已缺如。负乘斯甚。将何以明刑天下。振举朝纲。臣闻秦汉之时。凡有制诏。皆下丞相御史府。人到于今。称为副相。东方朔举自古圣贤以次百官。乃以孔某为御史大夫。则知其官何可妄授。况列曹尚书。古之常伯。如天之有斗。岂易其人。昨以表辞。非敢矫举。恐烦天听。僶俛就班。候隙请间。方拟牢让。不图荣宠。又集微躯。圣恩频繁。固令即上。陈请莫遂。惶惧益深。又臣窃见近日朝列之内。或有身兼数官。苟贪利权。多致颠覆。害政非一。妨贤实多。臣尝忿之。其忍自冒。无任恳迫屏营之至。谨诣阁门陈谢以闻。倘天聪听卑。犹冀少回恩命。停臣一职。别授忠贤。则虽死犹生。期于毕力。臣某云云。
谢吏部侍郎表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十六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臣真卿言。伏奉某月日恩制。以臣为吏部侍郎。又奉某月日恩制。加臣银青光禄大夫。浃辰之间。殊泽荐至。恭承宠命。戴荷交驰。中谢。窃以国之所急。必在官人。铨综之司。非贤弗授。伏揆虚薄。祗惧实深。常恐上尘则哲之明。下负窃位之责。未酬万一。再沐恩私。宠命忽临。旧阶旋复。叨荣既甚。宥过何深。佩玉腰金。实惧在梁之刺。忘躯拜赐。惟怀粉骨之诚。施重力微。罔知攸措。无任荷戴屏营之至。
同州刺史谢上表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十六
臣真卿言。伏奉某月日恩制。除臣同州刺史。以某日至郡上讫。受命祗惧。伏增战越。中谢。臣自失守平原。万里归命。甘心斧钺。用儆败亡。陛下录纤芥之诚。舍邱山之罪。超司秋典。再长宪台。宗伯亚相。一时猥集。在臣叨幸。何以克堪。誓当粉骨碎身。少酬万一。而力微任重。福过灾生。涓尘莫效。咎愆仍积。上负圣明之恩。下惭鲁卫之士。槃水加剑。未塞深尤。御魅投荒。乃为殊造。陛下识其眉目。矜其要领。待罪犹忝于左冯。黜官不离于本秩。感念恩德。沦于心髓。木石知变。况在微臣。伏惟陛下察其戆愚。收其后效。臣虽万死。实荷所天。窃以此郡破亡。再陷凶逆。生灵涂炭。邑室空虚。杀伤者虽或盖藏。逃亡者尚未归复。谨当励精悉力。宣谕皇明。旬月之间。望有所校。伏惟陛下减省圣虑。不以此郡为忧。则臣之愚忠。生死万足。其户口实数。并利害切急者。伏望容臣括责。续状奏闻。无任感恋之至。
蒲州刺史谢上表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十六 创作地点: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
臣真卿言。臣今月十一日。伏奉五日恩制。除臣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充本州防御使。臣缘同州先无佐官。蒲州书鱼未到。迟回累日。不敢赴上。中使张抱诚至。奉宣恩命。令臣与将军赵琐计会。游奕兵马。昨以十八日至州上讫。祗承宠命。伏增感惕。中谢。臣窃以此州之地。尧舜所都。表里山河。古称天险。馀凶未殄。防御是先。况扼秦晋之喉。抚幽并之背。既号股肱之郡。实资心膂之贤。伏惟光天文武大圣孝感皇帝陛下道冠生人。恩涵坠履。方建非常之业。不遗易忘之臣。特委大邦。俾之集事。戴荷殊奖。无忘寝食。但臣愚驽有素。智勇缺然。将以镇遏艰虞。导扬德泽。拜命之日。以荣为忧。唯君知臣。教其不及。勤恤人隐。动必以闻。陛下不以为烦。则臣死而获考矣。无任感戴屏营之至。
乞御书天下放生池碑额表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十六
臣真卿言。臣闻帝王之德。莫大于生成。臣子之心。敢忘于赞述。臣去年冬任升州刺史日。属左骁卫左郎将史元琮中使张庭玉等奉宣恩命。于天下州县临江带郭处。各置放生池。始于洋州兴道。迄于升州江宁秦淮太平桥。凡八十一所。恩沾动植。泽及昆虫。发自皇心。遍于天下。历选列辟。未之前闻。海隅苍生。孰不欣喜。臣时不揆愚昧。辄述天下放生池碑铭一章。又以俸钱于当州采石。兼力拙自书。盖欲使天下元元。知陛下有好生之德。因令微臣获广昔贤善颂之义。遂绢写一本。附史元琮奉进。兼乞御书题额。以光扬不朽。缘前书点画稍细。恐不堪经久。臣今谨据石擘窠大书一本。随表奉进。庶以竭臣下慺慺之诚。特乞圣恩俯遂前请。则天下幸甚。岂惟愚臣。昔秦始皇暴虐之君。李斯邪谄之臣。犹刻金石。垂于后代。魏文帝外禅之主。钟繇偏方之佐。亦于繁昌。立表颂德。况陛下以巍巍功业。而无纪述。则臣窃耻之。谨昧死以闻。伏增战越。臣真卿诚惶诚恐顿首谨言。
谢浙西节度使表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十六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臣真卿言。伏奉六月九日恩制。以臣为升州刺史充浙西节度使兼江宁军使。圣德含宏。不遗簪履。舍其罪戾。假以麾幢。感戴恩荣。死生知报。臣某中谢。臣以为全吴旧国。分阃重权。煮东海以自资。堑西河而作固。九州天险之地。六代帝王之都。是以魏文兴嗟。甘从南北之限。苻坚恃众。爰丧百万之师。岂不以形胜是先。腹心斯切。亲贤重寄。镇遏攸难。矧在庸微。宁堪及此。是以拜命之日。以荣为忧。制书以今月四日至饶州。臣以今日发赴本道。取都统节度观察使李峘处分讫。即赴升州。即当缮修甲兵。抚循将士。观察要害。以备不虞。假陛下英武之威。遵陛下平明之理。一心戮力。上答天慈。伏惟陛下察臣愚忠。则死且不朽。无任感戴屏营之至。
谢户部侍郎表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十六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臣真卿言。伏奉某月日恩命。以臣为户部侍郎。荣宠自天。感戴交集。中谢。臣闻地官之任。邦教是资。侍郎之职。非贤不授。况臣资性愚蒙。行能无取。频以疏拙。获罪朝廷。五年之间。三贬官次。先朝皇极。犹佐藩条。官阶勋封。尽蒙黜削。待罪三年。分从遐弃。属陛下以聪明睿哲。嗣圣登庸。恩宥广覃。授臣利州刺史。诏书始下。才涉旬朔。不遗易忘之臣。忽奉待诏之命。生死骨肉。受赐已深。对见之辰。又蒙假以章服。小臣怀惠。寤寐无宁。圣泽频繁。叨戴斯授。循涯省分。盈量则多。粉骨糜躯。罔知攸答。无任感戴惶惧之至。
谢荆南节度使表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十六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臣真卿言。伏奉二十七日恩制。除臣江陵尹兼御史大夫充荆南节度观察处置使。宠命自天。战荷无地。中谢。窃以荆南巨镇。江汉上游。右控巴蜀。左联吴越。南通五岭。北走上都。寇贼虽平。襟带尤切。虽叔子仁德。元凯智囊。居之犹或病诸。过此岂宜滥据。祗承睿顾。伏深惭惕。无任感戴屏营之至。
谢赠官表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十六 创作地点: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
臣真卿言。伏奉二月十七日恩制。臣亡祖故曹王属曹王晋王侍读先臣昭甫。特蒙圣恩。超赠使持节华州诸军事华州刺史。天慈锡类。泉壤疏荣。捧戴殊私。阖门感庆。中谢。窃以臣亡祖伏膺文儒。克笃前烈。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邱。特为伯父故秘书监先臣师古之所赏爱。师古每有注释。未尝不参预焉。又与学士令狐德棻等同侍天皇。得备顾问。有时无命。夭阏盛年。臣亡父故嶭王友先臣惟贞亡伯故濠州刺史先臣元孙等。并襁褓苴麻。孩提未识。养于舅氏殷仲容。以至成立。臣堂兄故卫尉卿兼御史中丞杲卿。即元孙之子。及臣兄弟等。幸承贻厥之训。遭遇明圣之朝。各以微诚。皆蒙殊奖。杲卿虽死。为不朽矣。臣亦何人。屡叨荣禄。夙夜祇惧。惭戴已深。不谓霈泽曲沾。褒赠俯及。特蒙加等之礼。实为非常之恩。感戴屏营。万死非报。无任战荷之至。谨因中使内谒者监张抱诚冒死陈谢以闻。
与郭仆射书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十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十一月日。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刑部尚书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谨奉书于右仆射定襄郡王郭公阁下。盖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是之谓不朽。抑又闻之。端揆者。百寮之师长。诸侯王者。人臣之极地。今仆射挺不朽之功业。当人臣之极地。岂不以才为世出。功冠一时。挫思明跋扈之师。抗回纥无厌之请。故得身画淩烟之阁。名藏太室之廷。吁足畏也。然美则美矣。而终之始难。故曰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可不儆惧乎。书曰。尔惟弗矜。天下莫与汝争功。尔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能。以齐桓公之盛业。片言勤王。则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葵邱之会。微有振矜。而叛者九国。故曰行百里者半九十里。言晚节末路之难也。从古至今。暨我高祖太宗已来。未有行此而不理。废此而不乱者也。前者菩提寺行香。仆射指麾宰相与两省台省已下常参官并为一行坐。鱼开府及仆射率诸军将为一行坐。若一时从权。亦犹未可。何况积习更行之乎。一昨以郭令公以父子之军。破犬羊凶逆之众。众情忻喜。恨不顶而戴之。是用有兴道之会。仆射又不悟前失。竟率意而指麾。不顾班秩之高下。不论文武之左右。苟以取悦军容为心。曾不顾百寮之侧目。亦何异清昼攫金之士哉。甚非谓也。君子爱人以礼。不闻姑息。仆射得不深念之乎。真卿窃闻军容之为人。清修梵行。深入佛海。况乎收东京有殄贼之业。守陕城有戴天之功。朝野之人。所共景仰。岂独有分于仆射哉。加以利衰涂割。恬然于心。固不以一毁加怒。一敬加喜。尚何半席之座咫尺之地能汨其志哉。且乡里上齿。宗庙上爵。朝廷上位。皆有等威。以明长幼。故得彝伦叙而天下和平也。且上自宰相御史大夫两省五品已上供奉官自为一行。十二卫大将军次之。三师三公令仆少师保傅尚书左右丞侍郎自为一行。九卿三监对之。从古以然。未尝参错。至如节度军将。各有本班。卿监有卿监之班。将军有将军之位。纵是开府特进。并是勋官。用荫即有高卑。会宴合依伦叙。岂可裂冠毁冕。反易彝伦。贵者为卑所淩。尊者为贱所偪。一至于此。振古未闻。如鱼军容阶虽开府。官即监门将军。朝廷列位。自有次序。但以功绩既高。恩泽莫二。出入王命。众人不敢为比。不可令居本位。须别示有尊崇。只可于宰相师保座南。横安一位。如御史台众尊知杂事御史。别置一榻。使百寮共得瞻仰。不亦可乎。圣皇时。开府高力士承恩传宣。亦只如此横座。亦不闻别有礼数。亦何必令他失位。如李辅国倚承恩泽。径居左右仆射及三公之上。令天下疑怪乎。古人云。益者三友。损者三友。愿仆射与军容为直谅之友。不愿仆射为军容佞柔之友。又一昨裴仆射误欲令左右丞勾当尚书。当时辄有詶对。仆射恃贵。张目见尤。介众之中。不欲显过。今者兴道之会。还尔遂非。再猲八座尚书。欲令便向下座。州县军城之礼。亦恐未然。朝廷公宴之宜。不应若此。今既若此。仆射意只应以为尚书之与仆射。若州佐之与县令乎。若以尚书同于县令。则仆射见尚书令。得如上佐事刺史乎。益不然矣。今既三厅齐列。足明不同刺史。且尚书令与仆射。同是二品。只校上下之阶。六曹尚书并正三品。又非隔品致敬之类。尚书之事仆射。礼数未敢有失。仆射之顾尚书。何乃欲同卑吏。又据宋书百官志。八座同是第三品。隋及国家始升。别作二品。高自标致。诚则尊崇。向下挤排。无乃伤甚。况再于公堂。猲咄常伯。当为令公初到。不欲纷披。僶俛就命。亦非理屈。朝廷纪纲。须共存立。过尔隳坏。亦恐及身。明天子忽震电含怒。责斁彝伦之人。则仆射其将何辞以对。
与李太保帖八首 其一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十七
辞后明日至宅奉送。承已当时出□(缺六字)不获重捧袂。至今为恨。仲春渐暄。不审太保尊体何如。真卿粗尔。不审初到如何。伫承异绩。以慰瞻仰。因中郎张溆往。谨附状不宣。谨状。二月十四日。刑部尚书颜真卿状上李太保大夫公阁下。张溆昨艰难时。首末得力。愿在麾下。有容足处。庇之。幸甚。谨空。
与李太保帖八首 其二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十七
奏事官至。蒙问。增慰驰诚。冬闰初寒。伏惟太保尊体安适。真卿悲疢何言。蕃寇推退。为宪之功。忝沐深情。俱增喜跃。前后不逢之信。遂阙修状。何时入奏未闻。悲系无喻。谨还状不次。谨状。闰月十有四日刑部尚书颜真卿状上李太保大夫公阁下。谨空。
与李太保帖八首 其三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十七
真卿粗自奉别。渴仰何胜。昨缘马奔。遂失驰谒。想蒙情恕也。真卿十五日离家。大小俱安。汍汍病疮少愈。勿忧为佳。正远披承。益期自爱。谨勒参候不次。刑部尚书颜真卿顿首李太保大夫公阁下。
与李太保帖八首 其四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十七
千手赞已领讫。然尚少第二隔。恐在书府。希更根寻足。疏拙抵罪。圣慈含宏。犹佐列藩。不远伊迩。省躬荷德。恩贷实深。兢慄之诚。在物何喻。仲春暄甚。不审太保尊体何如。所苦当转胜也。真卿缘驿上无马。私乘泡转几死。前进不得。今日始至蓝田。即便取路。不获执别。此情如何。珍重珍重。谨附状不次。谨状。二月十一日。陕州别驾颜真卿状上李太保大夫公阁下。
与李太保帖八首 其五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十七
不审所苦何如。奉计已痊复。真卿缘马病。朝回已乏。未遂驰谒。谨勒参候不次。谨状。刑部尚书颜真卿状上李太保大夫公阁下。
与李太保帖八首 其七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十七
拙于生事。举家食粥来已数月。今又罄竭。祗益忧煎。辄恃深情。故令投告。惠及少米。实济艰勤。仍恕干烦也。真卿状。
与李太保帖八首 其八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十七
阴寒。不审太保所苦何如。承渴已损。深慰驰仰。所检赞犹未获。望于文书内细检也。病妻服药。要少鹿肉脯。有新好者。望惠少许。幸甚幸甚。专驰谒不次。谨状。二十九日。刑部尚书颜真卿状上李太保大夫公阁下。谨空。
与御史帖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十七
真卿谨别上书于御史阁下。窃闻尊候平和。真卿瞻仰瞻仰。前所会庙上。诸公未悟。唯御史论高百寮。振古未有。杂事可置。况朝廷自有次序。不足念乎。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