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访韩仲止不遇题涧上 南宋 · 赵师秀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隔涧竹扉深,苍童引客寻。
虽然乖晤语,犹得见园林。
野蔓时妨步,山蝉亦好吟。
石根泉数斗,清冷应人心。
南涧小饮夜过景德次仲止 宋 · 徐文卿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嫩柳行边行未匝,落梅香里立多时。
一杯径醉归来晚,江上伶俜瘦影随。
清源祝文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九九、《西山文集》卷五二
假守三年,蔑焉声绩,惟于斯民,念轸晨夕。
十日不雨,以旱为忧,五日之雨,又虞横流。
区区此心,实贯天日,销变召和,则愧无术。
有崇北山,真仙宅焉,驾风鞭霆,妙用无边。
某以诚求,仙以诚答,有如鼓钟,应手镗𫓌。
百谷穰穰,群氓熙熙,维仙之功,岂人之为!
既列于朝,加以显号,又锓于梓,悠远是□。
今虽去矣,忍忘泉人?
愿言荫佑,终古常新。
山茗涧泉,荐此芳洁,神交窈冥,则未尝别。
谨告。
隐君子方公圹志绍定四年十月 南宋 · 方大琮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四、《铁庵集》卷四一
方为莆著姓,自都官公讳慎从以儒学起,三传至福平公讳祐以长者称,其子孙之秀杰者出应世用,朴茂者退守家风。
若夫抱奇伟之才而有隐约之操,其人品岂不尤高哉!
公讳史,字直作,长者之曾孙也。
祖讳恢,父讳绍,有潜德。
绍推其弟福清大夫讳士端,俾任户门之寄。
公束发下笔有奇语,福清器之,曰:「他日必瑞吾兄之门」。
弱冠哭父,事母陈、拊弟及,以孝友闻。
自是足不践举场。
于书无不读,手校唐诗数百家,悲欢感慨,一寓于讽咏。
居家不曾出城市,其甥林君寅官贵溪,迎请数四,乃曰:「吾闻信上有赵昌父韩仲止诸人,兹行其有合乎」?
酬唱尤多。
口不语人过,而谈兴亡成败,援古准今,靡不切中。
简远声利,赒朋友急难不计家之有无。
病垂革,口心瞭然,整襟而逝。
盖生于绍兴乙巳九月十二日,卒以嘉定十月二十九日,享年六十三。
娶林氏。
子男三人:伯震,娶郑氏;
仲益,娶许氏;
仲弓,娶黄氏,再预嘉定丁卯庚午乡书。
女一人,嫁进士黄畴若,与伯震、郑氏、仲弓皆已卒,黄亦不复留,仲益继及后。
孙男三人:叔卫娶郑氏,斗郎、超郎。
女一人,嫁进士谢克时。
曾孙男二人:俊生、庆生。
女一人。
辛卯春仲益以书来告期曰,将以十月三十日葬于兴化县兴建里赤崚岐山之原,奉伯母命也。
某幼与仲弓游,获从长上谈论,见其履行如孔门人,其经纶如三国人,其萧散简远如晋宋人。
惜乎孝廉隐逸之科世无有举行之者,独进士一科,公又不能俛首其间。
其子既从之矣,使公及见其成,其出处庸何伤!
乃相继以殁,悲夫!
后二十年,几无有识之者。
观公垂殁一诗「笔力光门户,心田种子孙」之语,必将有兴者,当裒其言论风旨与其遗藁以请于世之有气力者,庶传不朽。
韩仲止1218年 南宋 · 刘克庄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昨仕京华豪未减,脱靴不问贵游嗔。
诗家争欲推盟主,丞相差教作散人。
闭户自为千载计,入山又忍十年贫。
几思投劾从公去,背笈肩琴涧水滨。
南康赵明府赠予四诗和其首篇二首(崇𪮢) 其二 1258年 南宋 · 刘克庄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
二老风流接见闻(自注:章泉涧泉,馀香未远尚堪薰。
明师岂不使人巧,老仆安能重子文。
策蹇何由追抹电,化龙吾亦愿为云。
从来作圣功夫处,不在生知在积勤。
郑丞相论史书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六○、《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三一
六月初九日昧爽京递至,准尚书省劄一道,备奉宣谕,取索某向来已修未成史藁,俾之缴进,仍具奏闻。
荒材而为黄旗漆牌所寻觅,孤臣之辱玉音天语之简记,此皆大丞相兴念下客,常在怀抱。
兹因史事,拈出姓名,示明主之访求,见大臣之汲引。
某穷涂暮景,有此遭际,捧拜恩命,感极涕零。
伏念某顷蒙圣上过采虚名,锡第入馆,本因史事,形之奎画
某虽空疏,畴昔有志,深愿效涓埃于铅椠之间,附名字于竹帛之末。
伯晦侍郎与同馆已分撰诸志,伯晦先入馆,所作《天文志》略成书,馀人所作或方起草而改除,或未涉笔而去国。
某之入院为诸贤殿,分得《地理志》。
区区愚见,以为宣、靖以来狄祸虽惨,炎、绍而后版图始裂,如三京两河关陕,中间归疆失地许多大节目,疏略则非直笔,详备则伤国体。
又如旧志所载城郭山川,后来往往陵谷易位,某遂未敢进草,亦未敢于经筵奏知,姑白游丞相以此意。
游公太息,以瞽言为是。
某始有书筒往复,俄皆缇骑佚去。
章泉诗仆数数见,惟未睹大全,后又从故右司陶仁父涧泉遗藁。
二老为天下后世所重者,以人不以诗,然终身栖遁,其言议风旨仅□概见者,以其诗存耳。
仆每诵其诗则怀其人之不可复见,见其门人则敬之,见其里人则敬之。
老病归田,交游扫迹,四方书问不至。
一旦门有剥啄,摄衣出迎,盖执事之使也。
非有卮酒一面之旧,而函书橐诗,不远千里以相发药,且命之曰「闻之愿一言以自壮」,若仆向之所施于二老者。
仆之贤未至于二老,执事之材十倍于仆,此所以始闻之而惊,徐思之而不知所以措辞也。
然热复摘藁久,合江湖士友贽卷数十家并观,觉执事所作如蔡邕,状异常人,虽欲遁逃自匿不可,如孟嘉在广坐中亦可识,超然自有一种风骨。
甚矣,执事东家丘也。
其间用雪巢韵者真似雪巢,效诚斋体者真似诚斋,虽师二老而参取诸家,所谓善柳下惠者耶!
仆本空疏,加以荒落,辄题数语并诗二,往求商榷,庶几它日托盛集以行也。
飞潜异趣,末由簪盍,切冀为斯文自爱。
韩隐君诗序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六八
古人不及见后世书,而偶然比兴风刺之作至列于经;
后人尽读古人书,而下语终不能髣髴风人之万一,余窃惑焉。
或古诗出于情性,发必善;
今诗出于记问,博而已。
杜子美未免此病,于是张籍王建辈稍束起书袋,刬去繁缛,趍于切近。
世喜其简便,竞起效颦,遂为晚唐体,益下,去古益远。
岂非资书以为诗失之腐,捐书以为诗失之野欤!
怀安韩君斗袖其乃翁诗一编越邑示余,凡舂容者、寂寥者皆合节奏。
如《地震》、《日蚀》、《诘鼠》、《厌虱》诸篇,其辞出入贯穿百家,虽袭旧体,各有新意,博而不腐,质而不野。
以今人诗较之,盆盎中罍洗也。
翁至死不下山,亦未尝出其藁,余得之惊喜。
坐客有曰:「赵章泉诗踰万首,韩仲止巩仲至几半之,至少者亦千首,翁尽平生所作才五十章,无乃太简乎」?
余曰:诸芗积千斤皆浮,惟沉虽叶薄铢轻者亦沉,以其重也。
乌乎,翁诗不翅足矣,奚以多为!
闻翁穷经考古,所著非一书,余将求而观焉。
斗亦苦学,笔力与翁上下,必能显扬翁者。
翁名永,字昭文(《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六。)
「尽」下原有「诵」字,据清抄本删。
吴归父诗序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六八、《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六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
顷余为大蓬,玉山吴君尧携先君与其先大君子书,称其诗律清新,求余着语。
余见先君之书矣,未见君家集也,就求之,君行李无本。
后四年,余屏居田舍,君橐一卷示余。
读之累日,古体淡泊简远,有陶、阮遗意;
律体切近帖妥,唐家数中名作也。
其书高者造极,深者入微,一洗诗人寒饥呻吟之态。
然尽卷惟二十七首。
尧泣曰:「先人名周,字归父,擢乙丑第,为松阳主簿,卒官下,年三十有六。
遗藁散亡,尧长而访求,止此尔」。
余顷见唐《任藩集》才十诗,然字字精鍊。
归父二十七首,少乎哉?
归父与章泉赵公涧泉韩公同里,间接议论,人物高胜,无诗犹传,况其诗之可传欤?
赵逢原诗序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六九
古者艺必有师,师必有传人。
师之所在,其传必广。
王豹处于淇而河西善讴,绵驹处于高唐而齐右善歌,其来尚矣。
惟学亦然。
屈原楚人也,故骚盛于楚;
浮丘伯辕固齐人,申公鲁人也,故《诗》学盛于齐、鲁
卿、云蜀人也,故词赋盛于蜀。
上饶郡为过江文献所聚南涧方斋之文、稼轩之词皆名世,至章泉涧泉又各以其诗号为大家数。
然世之所以共尊翊二公,帖然无异论者,岂直以其诗哉!
其人皆唾涕荣利,老死闲退,槁而不可荣,贫而不可贿,有陶长官刘遗民之风,虽无诗亦传,况其诗自妙绝一世乎?
赵君逢原示余《江村摘藁》,古体深得韦、柳遗意,律体不犯姚、贾一字,扫世间浮浅之习,为事外清远之言。
呜呼!
韩、赵远矣,君稍后出,而研寻所得,造诣所及,乃与向来尝承謦欬、经指授者无异,可谓二师之传人矣。
南塘赵公章泉梅诗云:「是翁之折角巾,无渠不谓高人。
可怜世上痴儿女,满口梅花欲效颦」。
南塘既以此评章泉之作,余请以此序逢原之诗,可乎?
逢原名崇榞,富春秋,擢儒科,通朝籍,盖进而未止者(《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七。)
于:原无,据清抄本补。
萧栋所藏画卷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八七、《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九、《后村题跋》卷一一
画《洛神》,余见数本,皆曰龙眠所临,虽使善鉴定者莫能辨其真赝。
庐陵萧君此本末有涧泉跋语,不必伯时真迹,自可重矣。
龙溪德容道院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八九
古良医如岐伯雷公,如缓,如和,如长桑君,如公乘阳庆,如淳于意,如华佗,技虽高,身殁则已。
扁鹊汤阴,相传墓上土可疗病,祷之有得小丸如丹药,太史公谓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岂非活人功大,身后灵异有不可泯欤!
显佑真人起白焦,医术妙一世,能于鬼手中夺人命。
仙去,人事之如生。
始惟漳、泉二州尊信,今庙貌遍湖、广、江、浙矣。
龙溪蔡君德容奉香火尤谨,真人降焉,密传符咒。
蔡素修方,及得神授,益自信。
然颛以救危厄,起膏肓,未尝问贿谢。
余每谓丛祠满天下,小者希勺酒豚蹄之荐大者受万年之飨。
真人则异于是,生不茹荤,死不血食,挹涧泉撷溪毛而来,疡者失痛、痿者却扶而去之,固黻冕食万羊者之所愧也。
前辈《咏市医》云:「左手检方右顾金,两手虽殊均剑戟」。
蔡君则异于是,富者至予之药,贫者至亦予之药,固两手均剑戟者之所愧也。
乃题其赠卷而归之(《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一○。又见《后村题跋》卷一二。)
茹荤:原倒,据右引乙。
直宝章阁罗公墓志铭1265年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四○、《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二 创作地点:福建省莆田市
罗氏世居隆兴进贤
曾大父讳先,以勤俭成家,当建炎初乡国乱离,多所全活。
祖讳俊臣
武穆岳公讨杨么,过师豫章,后军裨将道毙,众散,亟以便宜招集,归之行营。
武穆壮之,将留置帐下,以亲老辞,授保义郎
考讳天祐,急谊好施。
岁歉,贷人而焚其券。
三世积善,累阶中散大夫
妣万氏,赠恭人
公讳必元,字亨甫
初入小学,能兼诵他书,而长借故家书手抄纂,遂淹贯精博。
素有能赋声,俄改治《春秋》。
嘉定丙午宾兴,考官陈文公卷惊异,寘首选。
明年登第,授鄂州咸宁县簿尉
漕使正肃吴公柔胜一见赏重,选属赈荒,公尤尽瘁。
南渡初襄邓随镇抚使陈求道为剧盗刘忠所执,骂贼不屈,拔舌而死,埋骨蒲圻兴陂
白计台,请于朝,义阡立祠,率其后嗣祭告。
再调抚州录事参军,未上,内艰。
服阕,授州崇仁县,郡檄权法曹
曾极坐诗案系狱,初编隶广南,继改湖南听读,吏议甚峻,公奋笔数百言,「朝廷既不深罪诗人,郡当推广上恩」,守感悟。
得善达贬所,公力也。
秩满,授都大司检踏官,改辟福州观察推官
州仓积弊,公受输,革高量,削古例,一毫不取。
拟笔是是而非非,不以一字迎合上官、阿徇贵介。
郡士潘杲伯旧客温陵,为周氏女,生男锡老,后归乡娶林,继蔡,周携子以愬官,俾杲伯子锡老而嫁周。
杲伯又信蔡之谮,逐锡老
未几杲伯死,蔡改适,潘弟兄争立后,锡老于州
公谓锡老虽见逐于父,谓之非杲伯之子则不可,况杲伯无他子,自当归绍父业。
二十年之讼至此始定。
黄檗缺住持,既举他僧矣,了知者恃多赀,挟西倅谋攘取。
公不为动,倅逮吏临之甚威,公白诸司,卒寘之罪。
□□使陈公韡荐公,云:「律己甚洁,事上敢言,直道而行,人无异议」。
文忠真公帅闽,爱其调直,公京状已溢格,乃以监司科荐。
公将去,条十二事以献,皆切中三山利病,多见采用。
俄而真公召赴阙,公适班见。
朝议中兴可日月冀,公为真公言:「以今东南事力赡东南且不足,奈何空之以趋西北」!
又言:「露布方驰,只轮不返,彼或长驱,我难立脚,宜急为秋高马肥之备」。
又曰:「大名难居,大望难塞,大病难扶」。
真公深然之。
已而时事皆如公言
承直郎奉议郎、知饶州馀干县,旧讼牒日数十百,逋租巨万,前后宰多伤锦,公至,廷无留讼,水无租癣。
得郡急符,反覆开陈,云:「某纵不能如宓子贱,岂不能如陶渊明」!
守愧谢。
李公性传来守鄱,迎兄秀岩公即郡斋纂史,檄公入局。
范公应麟为广西臬,辟公通判容州,不果行。
畿漕曾公颖茂提领犒赏所主管文字,转承议郎
潮齧堤岸,迎龙虎嗣天师致阙下,公为庙堂言:「不修人道而修鬼道,不求之法家拂士而求之方士,非盛世事」。
以风闻免,起通判赣州,践濂溪之后,尊贤怀古,为君子亭拙斋,自记之。
朝奉郎赐绯
江公万里、宪赵希巃联衔合荐,摄郡,平盐丁啸聚。
时兵饷倚办倅厅,自增卒员,利源归于西厅,东倅独任兵饷。
公移书当路,言民命国脉甚切,忤总领意,免去。
除行在诸司粮料院,俄被旨督淮西军马钱粮,久而后返。
初,变客钞从官卖,价三倍于昔。
江西穷处,淮盐少入赣者,民争贩广盐,两路骚动。
公目击身履,至是献救弊之策,言格不行。
司农寺簿。
公归自淮,轮对言:「清野之说倡,淮皆荒芜弃掷之土;
禁耕之令下,淮皆流离转徙之民;
城守之说拘,淮皆闭关而纵寇之兵。
为今之策,莫若聚重兵以驱哨,招流民使复土」。
又言:「更张官卖而盐钞之法坏,收夺牙儿而投印之法坏,以五准一而楮券之法坏。
理今之财,不必求祖宗立法之外,但当反之于祖宗立法之中」。
玉音谓:「清野有利有害」。
又曰:「官卖已减价」。
公抗论愈切。
古心江公荐公可为紧官,不果用。
古心语人:「前辈日远,斯人岂复易得,虚老可惜」。
后为公从子晋伯记经训楼云:「君族有尊老,博士公被知人主,将以为谏诤官,佞柔侧目,孤外反甚,使少自降屈,岂庭院深芜,竟日寂寂,久淹此奇杰哉」!
除知徽州
瓜熟,两为有力者搀上,怡如也。
朝散郎,奉崇道祠,除宗学博士,又以风闻免。
朝请郎
初,公在闽幕,李君遇居里,朱君景彝丞侯官,公待之简,有宿憾,酒所之去,李为之也,宗庠之去,朱为之也。
履斋吴公尝与公书云:「先正肃公得公于不卑小官之日,丞闻于朝今三十年矣,某中间继闻于朝,今二十年矣。
自是悄不相闻,每惜朝廷用公未尽」。
壬子,当国起知汀州,移书勉为千里一出。
公至汀,首祠郡前辈澹轩杨吏部以崇风教。
俗易动难安,公欲以诗书之泽新美之,讲《大学》明德一章于学。
境接漳浦,民以贩鹾为常,毛发争辄相屠害。
有张三官者,狃近习,渐披猖,公调兵将,合隅总,殄渠魁,贷胁从,境内以安。
郡计仰盐,州派于县,县派于民,公罢敷派,四民方翕然向化。
大全素严惮公,入台首及之,诏食崇禧祠。
公年益高,力祈纳禄,宝祐丙辰三月,诏守本官致仕。
景定癸亥元旦御笔,侍从台谏各得荐士。
从臣以公名闻,诏:「罗某谢事有年,操履可尚,特除直宝章阁,仍致仕」。
甲子,乡人争持酒赋诗词贺公九十,公喜见眉宇,高歌满引。
咸淳乙丑,以登极恩转朝奉大夫
虽庞眉皓首,然齿牙无摇落者,饮啖如少壮。
是冬初无他苦,但恶食屏药,如是旬馀。
亲族候问,公坐起言笑如常时。
晨兴犹正衣冠,觉气息寖微,翛然而逝,十月己丑也,年九十一。
临终语孙同祖:「吾父母妻子之丧未尝用浮屠,勿以是污我」。
娶万氏,封安人,先公十八年卒。
子祀,先二十年卒,命从子晋之幼子为后,名以同祖,盖公生于淳熙乙未二月乙丑,同祖之生年月日皆同。
受公致仕恩,今为修职郎信州永丰主簿
女二人:长适进士危琛,蟾塘仲子;
次适登仕郎行简
曾孙男女各一人。
将以某年某月某甲子葬于东庵
公止有田三数顷,老屋二间,仕五十年未曾治第殖产。
同祖生,父晋以私钱为新旧庐,又析产以益之,自是始有以合族交宾。
少师骊塘危公稹蟾塘危公和,壮为性理之学,与柴公中守欧阳公镇、冯公曾讲切。
初筮,上正肃吴公书千言,欲折衷朱陆异同。
后见包先生逊,志气孚而议论合。
及为真公从事,参叩益详,造诣愈深。
蒙斋袁公于涂,论格物克己,蒙斋服其简切。
所著《中庸说》二卷、《杂说》五卷、《离骚大义》一卷、《起敬录》一卷、诗文三十卷。
进贤隆兴癸未简世杰擢第,五十年无继者,至公与万一荐联名,后不绝书。
罗故家,所产多异才,公创义学,成就者众,接踵膴仕。
公年四十馀,即故居杨园两山环合处开元谷,绵蕝草草,族有力者为创亭榭桥堤,公日游其间,自号北谷山人
又营东皋为寿藏,辟西畴南山亭万竿,莲万柄,长夏无暑。
晚慕乐天自志醉吟先生故事,作《北谷山人志铭》。
暇日惟玩周、程、朱、陆之书,杜陵康节诸诗,倦则命二僮对奕。
遇佳风月,必与亲朋子侄徜徉谷中。
性不嗜酒,而属客必沾醉。
虽老,倚胡床歌古调,音节豪宕。
客谈外事,不答;
闻朝廷用一君子,行一善政,则屡称好,否则太息。
深居却扫,而后林李公、省身雷公皆舂粮越邑来访。
后学口语笔授、贤士大夫相问讯,不以爵氏,皆曰老先生。
前葬,同祖奉年谱、先集、省身公所状言行及公侄孙广东机宜一龙书,介斛峰礼侍李公,不远二千里,走仆请余碑之。
念昔与蟾塘同官秩陵,闻公德业,后为真公军咨,接公言论,凡余所书皆有稽据,无一字虚美。
世之仕者多慕速化,公垂四十始策名,六十始宰邑,八十始典州。
中间真、吴二公尤知己,然公亦不汲汲趋附。
及时改事异,向之速化者万坟累累,公独享耆颐之寿,悬车后尚高蹈十年,为三朝遗老。
其自志谦挹特甚,余故表而出之。
铭曰:
古于典型人、耆寿隽兮,致其惓惓,或询猷兮或乞言。
是老先生兮有武公之年,曷不使之训国人兮而箴儆,又曷不遣掌故兮而授传。
秀眉黄发兮,卧松风而饮涧泉
宝储之辉兮难上贯乎奎壁,束帛之礼兮乃下贲于丘园。
噫!
莫长于千载兮莫短于一生,早令而晚缪兮不如后凋之全。
怀古心翁之妙语兮,吾取以铭公之阡。
曰:通塞隐显之际,一世不能尽,爱者观□正论焉,观士之极致焉。
诸庙谢晴文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五三、《后村集》卷三六、《翰苑新书》别集卷一一
呜呼!
秋冬之交,兼旬阴霾,坐忧嘉谷,化为荒莱。
惟神之仁,惟民孔哀,敛云归岫,杲日昭回。
场圃之间,欢声如雷。
晴未愆期,雨不为灾。
神于吾民,真有恩哉。
乃挹涧泉,注此一杯。
满散朱表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五五、《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五八
精忱之至,无徼福之心;
肸蚃之间,有与龄之兆。
顾惭凉德,忝洪休,罄华祝之欢呼,挹涧泉而摧谢。
梅花集句 其一百九十四 南宋 · 李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一点白如雪,玄机未易窥。
岁华摇落尽,空把月中枝徐道晖韩仲止左纬翁灵舒
王从事志铭淳祐四年八月 南宋 · 徐元杰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五八、《梅野集》卷一一
宋元丰间岐文恭王公圭由翰苑登宰辅,赐第开封,族蕃以大。
今参错江浙,多其裔。
岐公生累赠少师中大夫仲山,避难始寓吾信。
少师生累赠少傅宝文阁学士正议大夫提举万寿观㬇。
少傅宣义郎子治
宣义生公与公之伯氏寀。
公少失怙,母夫人周氏一意教公学,公亦与同气刻苦亹亹,以兴门户为志。
辛酉,同上计偕,寀后擢癸未进士
公晚就己丑特对,自宜州文学迪功郎,调嘉兴海盐
邑濒海,盗出没无休时。
先是,尉多弛,蒐典弗暇顾。
公至,日讨兵训之,境内帖息无警告。
会朝廷纠民船为战舰助,所至委尉董其事,将校与胥徒党卒视金有无为纵擒,尉亦噤不敢问。
公力疏许浦戎长,具白台府,谢去其委,当路翕然称赏。
有檄任,必指公为能。
崇德覈涝,秋毫吏不能容增损。
亭民与百姓争,纵焚辗转,疑不决,下公审究。
屏文案,召邻宿讯之,诬状无少遁。
守欲闻于天子,有代者规缩成务,使人诳中台,以评去。
公俯受如饴,无几微见颜面。
归橐萧瑟,不赢一金,士民为序为诗,题曰《秦溪公论》,以昭其冤。
实斋王公时方牧吴,为跋文清游公九言《默斋手泽》曰:「其婿王某,作尉无罪罢去,民欲醵送之,义不受」。
是可知其所以为人矣。
既归,姻故有勉公起者,再调钱桥酒库。
瓜及两稔,毅弗往,以疾终正寝,实淳祐三年仲夏戊申也,享年七十。
娶游氏,以子预乡贡庆寿,封孺人
子男四人:祖愿,乡贡进士
祖直、祖简、祖强,皆习进士业
祖强两年卒。
女三人:长适进士宋子櫰,次适漕贡进士赵汝泸,次未行。
孙男二人:阿崇、阿真。
呜呼!
人不可无所本也。
公为文恭孙,本以诗书之演迤;
文清婿,本以冰玉之润泽。
故在子弟称其佳,在官称其廉,在州里称其善,宜尔。
余窃叹老成之典刑不存,君子之泽有时而遽斩,世禄荡德,纨裤狃习,卒以隤其家声,自辱于厥躬者何可胜数。
公其异是欤!
公家造府无百步,一武不屑至。
公室老屋幽阒,市嚣半点不吾聒。
松树,环石引泉,清风萧萧,匝人杖屦,觞咏枕漱,婆娑其间。
矧又子孙之众多,衣食之粗足,所谓仁其寿而乐其终,仕之遇不遇何计哉!
公讳,字伯如自号林隐
涧泉韩公淲为书岐公来燕酬唱,取诗中语名其堂,因以为号云。
明年甲辰八月丁酉,其孤将葬于永丰县崇善乡博峰源,附少傅墓左,以今奏院蔡公荐状公行事来乞余铭。
孟子曰:「所为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
世臣今亦无有矣,可哀也夫!
铭不得而辞。
铭曰:
孝贵无闻,竭尔劳兮。
廉勿求知,坚所操兮。
仕虽不达,退则高兮。
南涧韩仲止不遇 宋 · 翁卷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树树有佳阴(原作色,据西岩集改),山蝉不住吟。
掬来南涧水,清若主人心。
屋上云飞冷,篱根藓积深。
留诗在岩壁,明日更相寻。
韩涧泉韵题周晋仙山楹 南宋 · 释永颐
 押筱韵
不剪亦不斲,山楹在尘表。
石泉声淙淙,秀谷自围绕。
是中玄览人,未见今日了。
君固自无心,世亦不易晓。
梦奠何可攀,颓然泰山小
当时岩壑人,百世何矫矫。
清吟振霞缨,日翳群阴悄。
游古意(清魏鈊乾隆安仁县志》卷九作周铨诗。题作《答曾进士》) 宋末元初 · 谢枋得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死易程婴岂不知,十年后死未为非。
文辞未必改秦馆(左传瑕吕饴甥说秦穆事),敲朴徒能抱御衣。
无志何劳悲庙(此言黍离一诗忠矣,然略无兴周之志,与文侯之命辞气相似,曾不如捧御衣之有志也〖嘉靖本作「曾不如奉无衣之有志也」。丛刊本作「曾不如秦无衣之有■也」。〗。),得仁更不食山薇(余初受教先人,武王太公周公一闻扣马之谏,既杀,心焦然不宁。君臣合谋,惟有兴灭继绝,以谢天下,以服人心〖丛刊本作「以系人心」。〗。故立武庚殷王,尽有商畿内之地,姑命三叔以监之。其王者位号如故,与周并立。至三监挟淮夷叛,始杀武庚,始降王为公,黜殷命,而封微子于宋。故周书曰:「用告商王」。孔子序书曰:「成王既黜殷命,杀武庚,命微子启代殷后」。可见前此殷命未绝,殷王如故。伯夷虽采薇西山,见周家能悔过迁善,虽死无怨,并不食而死之。故孔子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先君子云:此说闻之韩涧泉解《论语》。)
儒冠有愧一厮养(见《史记》、《汉书》、《武臣张升陈馀论》。),何忍葵心对落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