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通书一 其二十五 师友下第二十五 北宋 · 周惇颐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四
道义者,身有之则贵且尊。
人生而蒙,长无师友则愚。
是道义由师友有之,而得贵且尊。
其义不亦重乎!其聚不亦乐乎!
其二十六 过第二十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四
仲由喜闻过,令名无穷焉。
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
噫!
其二十七 势第二十七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四
天下,势而已矣。
势,轻重也。
极重不可反,识其重而亟反之可也。
反之,力也;
识不早,力不易也。
力而不竞,天也;
不识不力,人也。
天乎?
人也。
何尤!
其二十八 文辞第二十八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四
文,所以载道也。
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
文辞,艺也;
道德,实也。
笃其实而艺者书之,美则爱,爱则传焉。
贤者得以学而至之,是为教。
故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然不贤者,虽父母临之,师保勉之,不学也;
强之,不从也。
不知务道德,而第以文辞为能者,艺焉而已。
噫,弊也久矣!
其二十九 圣蕴第二十九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四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予欲无言,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然则圣人之蕴,微颜子殆不可见。
发圣人之蕴,教万世无穷者,颜子也。
圣同天,不亦深乎!
常人有一闻知,恐人不速知其有也,急人知而名也,薄亦甚矣!
其三十 精蕴第三十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四
圣人之精,画卦以示;
圣人之蕴,因卦以发。
卦不画,圣人之精不可得而见;
微卦,圣人之蕴殆不可悉得而闻。
《易》,何止五经之源,其天地鬼神之奥乎!
其三十一 乾损益动第三十一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四
君子乾乾不息于诚,然必惩忿窒欲,迁善改过而后至。
《乾》之用其善是,《损》、《益》之大莫是过,圣人之旨深哉!
吉凶悔吝生乎动。
噫,吉一而已,动可不慎乎!
其三十二 家人睽复无妄第三十二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四
治天下有本,身之谓也;
治天下有则,家之谓也。
本必端;
端本,诚心而已矣。
则必善;
善则,和亲而已矣。
家难而天下易,家亲而天下疏也。
家人离,必起于妇人。
故《睽》次《家人》,以「二女同居,而志不同行」也。
尧所以釐降二女于妫汭,舜可禅乎,吾兹试矣。
是治天下观于家,治家,观身而已矣。
身端,心诚之谓也。
诚心,复其不善之动而已矣。
不善之动,妄也。
妄复则无妄矣,无妄则诚矣,故《无妄》次《复》,而曰:「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
深哉!
其三十三 富贵第三十三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四
君子以道充为贵,身安为富,故常泰,无不足。
而铢视轩冕,尘视金玉,其重无加焉尔。
其三十四 陋第三十四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四
圣人之道,入乎耳,存乎心,蕴之为德行,行之为事业。
彼以文辞而已者,陋矣。
其三十五 拟议第三十五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四
至诚则动,动则变,变则化。
故曰: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
其三十六 刑第三十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四
天以春生万物,止之以秋。
物之生也,既成矣,不止则过焉,故得秋以成。
圣人之法天,以政养万民,肃之以刑。
民之盛也,欲动情胜,利害相攻,不止则贼灭无伦焉,故得刑以治。
情伪微暧,其变千状,苟非中正明达果断者,不能治也。
《讼》卦曰「利见大人」,以刚得中也。
《噬嗑》曰「利用狱」,以动而明也。
呜呼!
天下之广,主刑者,民之司命也,任用可不慎乎!
其三十七 公第三十七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四
圣人之道,至公而已矣。
或曰:「何谓也」?
曰:「天地,至公而已矣」。
其三十八 孔子上第三十八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四
春秋》,正王道,明大法也,孔子为后世王者而修也。
乱臣贼子,诛死者于前,所以惧生者于后也。
宜乎万世无穷,王祀夫子,报德报功之无尽焉。
其三十九 孔子下第三十九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四
道德高厚,教化无穷,实与天地参而四时同,其惟孔子乎!
其四十 蒙艮第四十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四
童蒙求我,我正果行,如筮焉。
筮,叩神也,再三则渎矣;
渎,则不告也。
山下出泉,静而清也;
汩则乱,乱不决也。
慎哉,其惟时中乎!
艮其背,背非见也;
静则止,止非为也。
为,不止矣。
其道也深乎(《元公周先生濂溪集》卷四。又见《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八。)
其善是:前人有谓当作「莫善是」,有理。
邵州新迁学释菜祝文1068年1月3日 北宋 · 周惇颐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四、《元公周先生濂溪集》卷六、《周子抄释》卷二、《楚纪》卷一九、《性理群书句解》卷一九、嘉庆《湖南通志》卷四五、嘉庆《邵阳县志》卷三四 创作地点:湖南省邵阳市
维治平五年岁次戊申正月甲戌朔三日丙子朝奉郎尚书驾部员外郎通判永州军州兼管内劝农事权发遣邵州军州事、上骑都尉赐绯鱼袋周惇颐,敢昭告于先圣至圣文宣王:惟夫子道德高厚,教化无穷,实与天地参而四时同。
上自国都,下及州县,通立庙貌,州守县令春秋释奠。
虽天子之尊,入庙肃躬,行礼其重,诚与天地参焉。
儒衣冠学道业者,列室于庙中,朝夕目瞻睟容,心慕至德,日蕴月积,几于颜氏之子者有之。
得其位,施其道,泽及生民者代有之。
然则夫子之宫可忽欤?
而邵置于恶地,招于牙门,左狱右庾,秽喧历年。
惇颐摄守州符,尝拜堂下,惕汗流背,起而议迁。
得地东南,高明协卜,用旧增新,不日成就。
彩章冕服,俨坐有序。
诸生既集,率僚告成。
谨以礼币藻齐,式陈明荐,以兖国公颜子配。
尚飨!
告先师文1068年 北宋 · 周惇颐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四、《元公周先生濂溪集》卷六、《永乐大典》卷九二○、《周子抄释》卷二、《楚纪》卷一九 创作地点:湖南省邵阳市
敢昭告于先师兖国公颜子:爰以迁修庙学成,恭修释菜于先圣至圣文宣王。
惟子睿性通微,实几于圣。
明诚道确,夫子称贤。
谨以礼币藻齐,式陈明献,从祀配神。
尚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