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游仲鸿夔路提刑范子长潼川提刑 南宋 · 蔡幼学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七一、《育德堂外制》卷二
朕博求蜀之秀士,寘诸周行,又使归试民庸,达朕德意,于庶狱之任,尤重其选。
仲鸿、尔子长皆以操履酝藉,有誉于朝。
或已驾使轺,于焉申命;
或方纡郡组,宠以超除。
尔其体钦恤之仁,笃哀矜之念,使万里之外,举无冤民。
方图尔劳,嗣有殊渥。
杨震仲直阁致仕制 南宋 · 蔡幼学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七一、《育德堂外制》卷二
守节伏义之臣,国家所赖以长久也。
逆曦之变,士大夫或靡而从之,至于舍生取义、视死如归者,四蜀之广,独尔一人而已。
然而曦之被诛,曾不旋踵,岂非忠节之著,众所耸闻,固有以兴起人心,扶持名教乎?
崇阶华职,贲于九原,英魄凛然,庶其来监。
吴猎四川制置使 南宋 · 蔡幼学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七一、《育德堂外制》卷二
朕缅怀西蜀,邈在一方。
假宣威之权,固特严于屏翰;
制阃之任,尤允赖于保釐。
乃辍近臣,以绥远俗。
具官某,精忠许国,伟略过人。
全付上流,恩信孚于襄汉;
坐却强敌,声名震于关河。
擢与论思,弥深眷倚。
适北陲之少定,顾西土之多虞,更藉仁贤,往敷德意。
已下遄归之诏,乐闻入告之猷。
念行台专总于边防,正资协济;
而属部久劳于兵事,宜务绥怀。
伊职守之相须,欲施为之不悖。
孰堪此选,无以踰卿。
登之杂学士之联,畀以六十城之寄。
庶殚远虑,茂阐宏图,以大慰于人心,以永纾于民力。
张咏之直节,独推安集之勋;
赵抃之清规,克布中和之政。
勉睎前哲,以契朕心。
毕再遇观察使 南宋 · 蔡幼学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七一、《育德堂外制》卷二
朕修明师律,遴选将材,畴其隽功,畀以重任。
至于阅时滋久,声望日孚,则又奖而进之,超于常序。
具官某,鹰扬之志,辐凑之谋。
奋自偏裨,效其忠赤。
坚守六合,独张吾军,江面帖然,国威以振。
一时宿将,未有能先之也。
不矜其劳,益祗乃事,恩意浃于万旅,号令孚于列城。
陟之廉车,公论惟允。
李牧为赵将,匈奴不敢近边。
伊尔之材,可任斯责。
勉图成绩,以企古人。
曾渐权工部侍郎 南宋 · 蔡幼学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七一、《育德堂外制》卷二
萃英髦于三馆,久资领袖之良;
分职守于六卿,允藉羽仪之重。
有嘉伟德,式契隆知。
具官某,识造精微,学原正大。
、公孙之对,早擅修名;
庄、骚、太史之文,固其馀事。
比由东观,晋摄西垣,审观消长之机,力致忠邪之辨。
惟今多士,如尔几人。
顾以引嫌,于时改命,辍我代言之选,登诸宅事之官。
伊公道之日开,适善人之类进。
庶殚远虑,共赞丕图。
宫室苑囿之不增,方躬行于俭约;
期会簿书之至简,独深赖于论思。
尚采乃言,永臻于治。
许奕起居郎 南宋 · 蔡幼学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七一、《育德堂外制》卷二
朕初嗣服,亲策多士于廷,一时英材,率在前列,得人之盛,朕甚嘉之。
曾未十年,已收其用。
尔见闻博洽,论书闿明。
秀出岷峨,遂冠天下。
䌷书东观,涵负益深;
载笔右螭,安详不竞。
朕又嘉尔德之日进也。
阅时浸久,肆命序迁。
朕方审更化之宜,思弭兵之利,岂无他士,举以属卿。
尚殚厥忠,以须大用。
陈希点起居舍人 南宋 · 蔡幼学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七一、《育德堂外制》卷二
朕一新纲纪,臻庶政之和;
肇建元良,系四海之望。
敷求重德之士,游吾父子之间。
尔识度精深,行义修洁。
粹若白圭无玷,岿然乔木之后彫。
三人修门,独推宿望。
弥纶省闼,班列浸高,诸大夫国人以为未称其德也。
记言右陛,劝讲东宫,非尔孰宜之。
安危治忽之原,邪正是非之辨,惟尔静阅,固所深知。
进以沃于朕心,退以淑于吾子,尔之任也。
尚其懋哉!
孙昭先浙东提刑洪江西提刑 南宋 · 蔡幼学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七一、《育德堂外制》卷二
浙河之东,大江之右,其士大夫亹亹然从事于文矣,而其民移利喜讼,习俗未迁。
详刑之司,其责为重。
昭先岂弟之美,奏最近藩,召寘郎闱,蔼然誉闻。
尔洪疏通之器,夙著民庸,简在列卿,复劳于外。
两路之寄,分以畀之。
严毋过于苛,宽毋流于弛。
达朕德意,使民乡方,则予汝嘉,遄有褒擢。
吕祖俭直秘阁 南宋 · 蔡幼学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七一、《育德堂外制》卷二
自昔忠节之臣,尽言无讳。
其爱君忧国,发于至诚,一身存亡,盖不暇计。
微斯人也,纲常孰与立哉!
尔国之世臣,克济其美,在朕初载,擢寘周行。
属时奸凶,浸窃威福,察微虑渐,抗疏指陈,可谓独立而不回者矣。
朕虚己受人,乐闻谠论,而群邪蒙蔽,使尔流落以死,朕有愧焉。
更化之初,亟加褒赠。
凛然劲节,千古有光。
昭示后来,尚知兴起。
沈诜刑部侍郎 南宋 · 蔡幼学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七一、《育德堂外制》卷二
舜命有德,选必首于士师
周用常人,戒独严于司寇
咨时宿望,寄以祥刑。
具官某,刚毅近仁,温良能断。
移事赴功之志,早著贤劳;
难进易退之风,晚推特操。
比仪迩列,务在登贤。
欣闻造膝之言,灼见沃心之义。
历指一时之极弊,欲明天下之至公。
讲贯已精,条陈有序。
朕方期群生之远罪,虞庶狱之失中,资尔哀矜,助予钦恤。
广好生之德,俾不犯于有司;
推式敬之诚,庶以长于王国。
往祗休命,益罄深衷。
赵梦极给事中 南宋 · 蔡幼学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七一、《育德堂外制》卷二
出纳王命,地莫要于夕郎
辅导储闱,职孰亲于端尹
合兹隆委,命我耆儒。
具官某,识邃而明,气和以劲。
告尔后于内,独素效于忠嘉;
从吾儿而游,每深明于仁孝。
眷怀所属,誉望交归。
乃登选部之崇,仍寄银台之重。
朕惟喉衿之会,授任宜专;
羽翼之功,责成尤切。
傥尚劳于铨综,殆未称于倚毗。
曾不淹时,为之申命。
惟兢业所以凝庶绩,惟元良所以正万邦。
岂徒允赖于论思,抑亦卒烦于调护。
李藩批敕,式高清整之风;
孔霸授经,尚想谦冲之美。
其摅素学,以掩前闻。
庄太常丞邵朴国子监丞 南宋 · 蔡幼学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七一、《育德堂外制》卷二
礼乐出于容台,教化原于胄序。
朕既登海内之望以典领之,又择英游俾赞其事。
尔庄温良之德,学业脩明。
刚直之资,见闻博洽
翱翱既久,厥声蔼然。
分命为丞,并列清望。
尔其推礼乐之用,审教化之方。
各脩厥官,以称朕移风易俗之意。
赵彦橚户部郎中 南宋 · 蔡幼学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七一、《育德堂外制》卷二
怀德维宁,宗子惟城,周家之所以长久也。
朕一新治道,既延登宗老,访以经谊;
又择其行谨厚者,进而用之。
尔砥砺廉隅,被服儒素。
回翔于外,美闻日章;
召对便朝,有言可采。
列之郎省,人无异辞。
古所谓惟城之贤,于尔见之矣。
益舒远业,以对殊知。
潘涓太学博士 南宋 · 蔡幼学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七一、《育德堂外制》卷二
朕既正权纲,大开言路,凡士之纳忠陈善者,皆所欲闻也。
尔入对昕庭,从容论奏,察微虑远,条列甚明,可谓能尽其言者矣。
横经璧水,选畀不轻,益懋尔猷,毋忘乐告。
范之柔国子监簿 南宋 · 蔡幼学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七一、《育德堂外制》卷二
祖宗盛时,公卿之世能守其家法以显于今者,不多见焉;
苟有其人,朕所乐与。
尔先正之裔,奋于儒科,文雅自将,风流未泯。
簿正之选,胄序为清。
振尔家声,朕将有考。
许沆太常博士 南宋 · 蔡幼学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七一、《育德堂外制》卷二
儒者不言兵,世以为病,然自昔建功立事,亦鲜不出于儒者焉,盖惟深知书者能知兵也。
西州之秀,学博识周。
佐我元戎,边防有序。
肆由璧水,进之容台
内践清华,外参筹画,孰谓俎豆军旅而不相为用乎?
式遄其归,以究尔业。
余崇龟检详 南宋 · 蔡幼学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七一、《育德堂外制》卷二
士之不汲汲于求进者,必能尽心于职业者也。
朕之用人,常以是取之。
尔性行和平,将以儒雅。
剖符名郡,岂弟宜民
久次郎曹,安恬自守。
朕方并进人望,以任枢机,乃畴尔材,俾之裨赞。
尚坚素履,式俟褒迁。
梁文恭军器监簿 南宋 · 蔡幼学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七一、《育德堂外制》卷二
朕患习俗之嗜进,故于老成淳静之士,窃有取焉。
尔博学多文,不以自眩,隐然誉处,重于周行。
簿正之联,姑云序进。
益坚尔守,嗣有褒升。
薛极大理正 南宋 · 蔡幼学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七一、《育德堂外制》卷二
古者狱辞之成,正先听之,而后以告于大司寇,则理官有正,其来尚矣。
尔明习法令,用以决科。
尝涖是官,蔽罪惟允。
分符近郡,民誉日闻。
肆畴尔能,还之旧著。
尔其思古设官之义,体朕恤刑之心,毋怠于初,以需明陟。
林淳厚朝散郎 南宋 · 蔡幼学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七一、《育德堂外制》卷二
自有事于边,凡吏之能效其力者无不赏也。
尔倅于房陵,实摄守事,而能恤民厉士,思患预防,千里之人,恃以无恐。
旌尔一秩,尚益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