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汉官仪下 其二十二 东汉 · 应劭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五
司隶校尉皇太子三公以下,及旁州郡国无不统。
陛下见诸卿皆独席(《太平御览·职官部》)
其二十三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五
司隶校尉初置,唯宽饶、王章鲍宣纠上检下,严刑必断,贵戚惮之,京师政清(《北堂书钞·设官部》)
其二十四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五
司隶都官从事,主洛阳百官朝会,与三府掾(《后汉书·窦武传》注,《北堂书钞·设官部》。案:《北堂书钞》引作「掌洛阳中百姓」。)
其二十五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五
司隶功曹从事,即治中也(《后汉书·傅燮传》注,《太平御览·职官部》)
其二十六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五
别驾,秩百石,同诸郡从事(《北堂书钞·设官部》)
其二十七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五
河南尹所治,周地也。
洛阳周城(《案:「周城」当作「成周」》),周之衰微,分为西周(案:「西」上当有「东」字。东周洛阳西周河南。)秦兼天下,置三川守,河、雒、伊也(案:《艺文类聚》引「河雒伊」作「洛阳伊」,误。)更名河南
孝武皇帝增曰太守
世祖中兴,徙都雒阳,改号为尹。
尹,正也。
《诗》曰:「赫赫师尹(《艺文类聚·地部》、《职官部》,《》太平御览·职官部)」。
其二十八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五
尹,正也。
郡府听事壁诸尹画赞,肇自建武,讫于阳嘉,注其清浊进退,所谓不隐过,不虚誉,甚得述事之实。
后人是瞻,足以劝惧。
虽《春秋》采毫毛之善,贬纤介之恶,不避王公,无以过此,尤著明也(《续汉·郡国志一》补注)
其二十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五
仁恕掾,主狱,属河南尹(《后汉书·鲁恭传》注)
其三十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五
周监二代曰伯。
汉兴,海内未定,令刺史举州事(《北堂书钞·设官部》)
其三十一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五
孝武皇帝南平百越,北攘夷狄,置交耻、朔方之州,复徐、梁之地,改雍曰梁,改梁曰益,凡十三州,所以交、朔独不称州,明示帝王未必相袭。
始开北方,遂交南方,为子孙基阯也(《后汉书·光武纪》注,《太平御览·职官部》)
其三十二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五
孝武元封四年,始御史丞相之迁,部刺史十三人乘驿奏事(《北堂书钞·设官部》)
其三十三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五
朱博言:「刺史督察郡国。
从来故事,居九岁(案:「居」下当有「部」字)
为守相(《北堂书钞·设官部》)」。
其三十四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五
翟方进奏:「刺史下大夫,而临二千石,轻重失次。
请罢署牧(案:「署」当作「置」,见《通典》所载何武翟方进奏)二千石者也(《北堂书钞·设官部》)
其三十五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五
元帝时丞相于定国条州大小,为设吏员治中、别驾诸部从事,秩皆百石,同诸郡从事(《北堂书钞·设官部》,《太平御览·职官部》)
其三十六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五
秦用李斯议,分天下为三十六郡。
凡郡,或以列国,陈、鲁、齐、吴是也;
或以旧邑,长沙丹阳是也;
或以山陵,太山山阳是也;
或以川源,西河河东是也;
或以所出,金城城下有金,酒泉泉味如酒(案:《初学记·州郡部》,《艺文类聚·水部》,《太平御览·地部》引「酒泉城下有金泉,泉味如酒,故曰酒泉」)豫章章树生庭中(案:《水经注·赣水》,《太平御览·水部》,俱引此句。)雁门雁之所育是也;
或以号令,禹合诸侯,大计东冶之山,会稽是也(《水经注·河水》,《太平御览·州郡部》)
其三十七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五
京兆,绝高曰京,京,大也;
十亿曰兆,欲令帝都殷盈也。
左辅右弼,蕃翊承风也。
张掖,始开垂张臂掖也(《太平御览·州郡部》。案:《后汉书·明帝纪》注引「张国臂掖,故曰张掖」。)
其三十八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五
冯辅蕃羽,故以为名(《太平御览·州郡部》)
其三十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五
宏,大也。
所以广大农业也(《太平御览·州郡部》)
其四十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五
济南乐安齐国东莱平原北海六郡,青州所管也。
青州齐国临淄(《后汉书·史弼传》注)
其四十一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五
荆州长沙零陵桂阳南阳江陵(案:「陵」当作「夏」)武陵南郡(案:《续汉书·志》荆州郡七,此上是也。下「章陵」乃南阳县,中有脱文)章陵(《后汉书·刘表传》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