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五經總義類
經解類
孟子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法制類
詔令類
金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醫家類
天文算法類
譜錄類
兵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曲類
詔令奏議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中觀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般若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清部
續道藏
太玄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文林郎守袐书省校书郎臣徐锴撰
(说文之学久矣其说有不可得而详者通识君子所宜详/而论之楚夏殊音方俗异语六书之内形声居多其会意)
(之字学者不了鄙近传写多妄加声字笃论之士所宜隐/括而李阳冰随而讥之以为已力不亦诬乎自切韵玉篇)
(之兴说文之学湮废泯没能省读者不能二三弃本遂末/乃至于此沮诵逾远许慎不作世之知者有可以振之可)
(也前代学者所讥文字盖亦有矣/中兴书阙不可得尽/此盖作者之冠冕而后来之妄故臣今略记所忆作祛妄)

(篇/说文云导禾司马相如曰导一茎六穗于庖颜之/推作家训云导择禾也故 光武
诏曰非徒豫养导)
(择之劳是也而说文云导禾名乃引封禅书导一茎六穗/于庖牺双觡共抵之兽为證无妨自当有禾 (第 1b 页)
明南面亦恭已大哉精一传万世立人纪猗与叹日跻
穆穆歌敬止戒獒 光武
烈待旦起周礼恭惟千载心秋
月照寒水鲁叟何常师删述存圣轨○明通明也圣人
无欲则清明在躬若照临四方乃明之 (第 3b 页)
 一庙而谓之文世室武世室亦皆百世不迁汉世无
 七庙之制每帝辄立一庙不序昭穆景帝尊高帝
 为太祖文帝为太宗宣帝又尊武帝为世宗皆世世
 不毁 光武
中兴于洛阳立高庙于南阳舂陵立四亲 (第 74b 页)
 庙明帝遵俭自抑遗诏藏主于光烈皇后更衣别室
 后帝相承皆藏主于 世祖
之庙由是同堂异室之制
 迄今莫之能改○又按商有天下自汤创业而以契
 为太祖周有天下自文王武王创业而以 (第 75a 页)
久为小人之行亦几于诬太甲矣○爰暨小人如汉宣
帝旧为小人如 汉光武
○祖甲在位之年虽未及中宗
高宗之久然计其寿亦不相远矣盖言其旧为小人则
知其即位之晚也尤见其畎亩艰难备 (第 11a 页)
 贞者正也不字者不字于初也乃字者乃字于五也
 中爻艮止不字之象也中爻坤土土数成于十十之
 象也若以人事论 光武
当屯难之时窦融割据志在 (第 5b 页)
光武
为隗嚣所隔乘马班如也久之终归于汉十年 (第 5b 页)
 人开承中之小人也阳大阴小阴土重叠小人之象
 也勿用者不因其功劳而遂任用以政事也变艮为
 止勿用之象也如 光武
云台之将得与公卿参议大
 事者惟邓禹贾复数人而已可谓得此爻之义者矣
 ○上六师终功成正论功行赏之时矣 (第 8a 页)
 易所以不可为典要也盖当蛊之世任其事而干蛊
 者则操巽命之权而行其所当行不任其事而高尚
 者则体艮止之义而止其所当止如邓禹诸臣皆相
  光武
以干汉室之蛊独子陵钓于富春是也艮止不
 事之象变坤错乾王侯之象巽为高高尚之象○初
 至五皆干蛊上有用 (第 44b 页)
 欲拘堂陛之常分则贤者无自而进矣遇主于巷者

 言不在廊庙之上而在于巷道之中如邓禹诸臣之
 遇 光武
是也○九二以刚中而居悦体上应六五六
 五正当人心睽乖之时柔弱已甚欲思贤明之人以
 辅之二以悦体两情相 (第 12a 页)
 也不求正应而求王明此易之所以时也比卦六四
 舍正应而比五皆此意管仲舍子纠而事桓公韩信
 舍项羽而事高祖马援舍隗嚣而事 光武
皆舍正应
 而求王明者也 (第 45b 页)
 使之愈者汗也解天下之难而使之安者号令也大
 号如武王克商武成诸篇及唐德宗罪己之诏皆是
 也王居者帝都也如赤眉入长安正涣之时矣 光武
 
乃封更始为淮阳王而定都洛阳是也又如徽钦如 …… (第 6b 页)
 居正位故有涣汗其大号涣王居之象虽其始也不
 免有土崩瓦解之虞至此则恢复旧物大一统宇矣
 以义揆之则无咎也故其占为无咎
象曰王居无咎正位也
  光武
诸将于中山上尊号不听耿纯进曰天下士大
 夫捐亲戚弃土壤从大王于矢石之间者其计固望
 攀龙鳞附凤翼以成 (第 7b 页)
无相夺伦而可弹若自)
(五降而后则非复正音如郑卫之乐君子弗听故不容/弹周礼凡建国禁其淫声过声凶声慢声 光武
使桓谭)
(鼓琴而好其烦声宋弘所恶者亦是也凡事皆如乐不/可失节而至于烦烦而不舍必至疾矣君子琴瑟不去) (第 26b 页)
 乎我盖怀思其好音矣(严缉/黄讲)曰谁能曰谁将盖冀倖
 而或有然之辞诗缉曰匪风思周而宣王中兴天下
 讴吟思汉而 光武
再造其祖宗德泽浃洽于人者深
 矣旧解未融愚按诗人所致望于周者如此其后郑 (第 40b 页)
 则明堂为祭祀之所上古已然惟宗祀配帝之礼则

 昉于周公故孝经以此赞周公之孝后世误执严父
 之说以启纷纭惟东汉明帝时以 光武
配明堂迄章
 安而后不识变者以为近古朱子谓此是周公创立
 一法将文王配天永为定制后世将严父之说乱了 (第 16a 页)
 公是也寤梦者觉时道之而梦若狐突之梦太子申

 生是也喜梦者喜悦而梦若文帝梦黄头郎推之上
 天是也惧梦者恐惧而梦若 光武
梦乘龙上天而心
 悸是也此六者惟正梦为正曰噩曰思曰寤曰喜曰
 惧之五者皆谓之变以日月星辰占之则吉凶可 (第 15a 页)
 无以同生既生之后反无以共死哀哉
 六章以我御穷悽绝觉鸟尽弓藏千古同慨洸愦是
 形容武怒之状田舍翁多收十斛麦其对妻子便有
 此种意气 汉光武
所谓富易妻是也其被弃时必有 (第 22b 页)
 所谓往之女(音/汝)家必敬必戒者况以天子之女嫁于

 匹夫尤不可不深戒之也(朱子曰先儒多疑舜乃前/世帝王之后在尧时不应)
 (在侧陋此恐不然若 汉光武
只是景帝七世孙已在/民间耕稼了况上古人寿长传数世之后经历之远)
 (自然有微而在下者之吕氏曰烝烝二字 (第 29b 页)
 (静则自明观此则高宗梦说之事不诬矣然此不可/以常情拘常事论也有高宗有傅说则可君非高宗)
 (臣非傅说而效其所为必有以私意用人不合于公/论者若汉文以梦得邓通 光武
以谶得王梁岂足凭)
 (哉之陈氏雅言曰天之生贤将欲以用世而高宗求/贤 心能合上天生贤之心贤之处世将 (第 29b 页)
 (负谤而不遑自安王得诗而尚犹未悟文武之业危/如一发非天其孰能警悟而扶持之故天之动威不)

 (持以彰周公之德实以表见三监之罪而显相文武/之业也如汉高困于项籍而大风为之扬沙 光武
窘)
 (于王郎而河冰为/之自合庸非天乎)
  大诰
   武王克殷以殷馀民封受子武庚命三叔监(平 (第 23b 页)
 于或伤故曰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又曰夫玄黄
 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若已离其类而无杂揉
 之伤则阳道反正而无事矣此 光武
勇于大敌之后 (第 20b 页)
 (火传曰彖著后夫之凶爻有无首之恶九五之所谓/逆者亦何尝舍之乎天下尊王后至必诛自禹已然)
 (矣舍逆取顺则舜之于三苗文王之于崇也而逆卒/为顺是其舍之适以取之 光武
曰既得陇复望蜀是)
 (以为逆而不舍也吾兄伯玉曰宋太祖谓江南亦有/何罪但卧榻前不容他人鼾睡并其顺者亦 (第 1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