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五經總義類
經解類
孟子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法制類
詔令類
金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醫家類
天文算法類
譜錄類
兵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曲類
詔令奏議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中觀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般若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清部
續道藏
太玄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者众辞(介/)
(坎下/坤上)师贞丈人吉无咎

 兴役动众得严庄尊重之人为之正则吉而无咎(注/)
 二为师之主王能任之专任长子故无咎(石/)汉高
 武
应此义(陆/续)
彖曰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刚中而应行
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
  …… (第 54a 页)
 武王受文王之命也(干/)立师之始不录其行保大定
 功则制礼作乐以兴教化(牧/)高祖任韩彭英卢而不
 免叛逆 光武
不任功臣(胡/)师之事必曰王曰大君曰
 天子征伐宜自天子出万世之通法也(介/)
(坤下/坎上)比吉 (第 58a 页)
 同心同德也纣之所以亡者离心离德也夫欲建大
 功立大事除大灾定大难君臣同心上下协济则可
 (石/)上不居位之贵肯同于下譬如 光武
之求严陵帝
 尧之召许由与人同心胡越何患故可涉难(勾/)刘向
 曰众贤和于朝万物和于野自朝及野自人及 (第 12b 页)
 亲受之高祖文帝则受之惠帝虽皆兄弟亦与闵僖
 无异而当时讥者皆推文帝上继高祖而惠帝亲受
 高帝天下者反不得与昭穆之正至于 光武
当继平
 帝又自以世㳄当为元帝后皆背经违礼而不可传
 者也而汉儒例以兄弟不相为后不当以昭穆格之
 此 (第 7b 页)
 然后诸侯公然得与楚盟会矣自是楚虽渐衰而吴
 越更盛祸犹未已也原其所以至此由中国无纪纲
 不能自正故尔此万世人君之大戒如 汉光武
谢绝
 西域斯得春秋之旨矣
三年春王正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伐郑
 去冬之役郑为楚导而宋鲁曹卫虽盟于 (第 9b 页)
 至于禘祫之分诸儒尤为聚讼今世所尊信者谓禘
 祭不兼群庙之主以其疏远不敢亵此赵匡(伯/循)之说
 也三年一祫五年一禘此张纯答 光武
问之说也然 (第 34b 页)
则皆有未合者盖其为恕
虽同而一以及人为主一以自治为主则二者之间
毫釐之异正学者所当深察而明辨也若汉之 光武
亦贤君也一旦以无罪黜其妻其臣郅恽不能力陈
大义以救其失而姑为缓辞以慰解之是乃所谓不 …… (第 34a 页)
能三年而缌功是察放饭流歠而齿决是惮者 光武
乃谓惮为善恕己量主则其失又甚远而大启为人
臣者不肯责难陈善以贼其君之罪一字之义有所
不明而其祸乃至于 (第 34b 页)
 (秋桓十二年公会纪侯莒子盟于曲池公羊作殴蛇蛇亦音沱)史记秦纪乐池相秦正义曰池徒何反 

山海经滹沱作虖池 墨子滹沱作嘑池(淮南子地形训滹沱作呼池)汉书地理志滹沱作虖池 



水经注滹沱作雩池(扬子法言污池作恶沱后汉书 光武帝
纪无为山陵陂池陂音普何反池音)


徒何反(颜之推匡谬正俗曰东观汉纪 (第 31a 页)
光武
作寿陵云为山陵陂池裁令流水而已按陂池读如坡陁)

 (犹言靡迤自言不须高作山陵但令小隆起陂陁然裁得流 (第 31a 页)
 (尝以速远朋嘉宾是将揖让而升宴于兰堂珍羞琅玕充溢圆方琢雕狎猎金银琳琅侍者蛊媚巾㡚鲜)

明被服杂错履蹑华英儇才齐敏受爵传觞(尔其则有谋臣武将皆能攫戾执猛破坚摧刚排楗陷扄)

 (蹴蹈咸阳高祖阶其涂 光武
揽其英是以关门反距汉德久长)思玄赋占既吉而无悔兮简元辰而俶 
 (装旦余沐于清源兮晞余发于朝阳漱飞泉 (第 14a 页)
 (易林乾之中孚舜升大禹石夷之野徵诣王庭拜治水土)师之垢多载重负捐弃于野小任其大但自 


劳苦 咸之旅久客外野使我心苦(困之震见走字下)震之豫见下 涣之损有莘外野不逢尧主 


复归穷处心劳志苦 说苑复恩篇见下(尊贤篇诗曰绵绵之葛在于旷野良工得之以为絺纻良工)


不得枯死于野(谈丛篇善不可以伪来恶不可以辞去近市无贾在田无野善不逆旅非仁义刚武无)


以定天下(扬雄逐贫赋扬子遁世离俗独处左邻崇山右接旷野邻垣乞儿终贫且窭礼薄义弊相与)


群聚惆怅失志呼贫与语(大仆箴诗好牡马牧于坰野辇车就牧而诗人兴鲁)汉书叙传至于孝武 


爰赫斯怒王师雷起霆击朔野(后汉书 光武
纪赤伏符 (第 10a 页)
刘秀
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


火为主(班固西都赋种别群分部曲有署罘网连纮笼山络野列卒周匝星 …… (第 10a 页)
 (传世宗谓峦曰卿言早生走也守也隋书何妥传上八事以諌曰今一人之身乃兼数职为是国无人也)
 (为是人不善也水经注谷水下太祖曰此非刘桢也汝水下 光武
谓传俊曰今日疲倦诸君宁惫也并是)
 (邪字魏书刘芳传王肃曰此非刘石经邪北史作此非刘石经也故郭忠恕佩觿 (第 30a 页)
 (剥之丰三圣相辅鸟兽喜舞安乐富有二人谐偶姤之无妄关雎淑女贤妃圣偶)中孚之益久鳏无 

偶思配织女求其非望自令寡处(后汉书冯勤传 光武
赐侯霸书崇山幽都何可偶黄钺一下无处所)


(参同契四者混沌则为龙虎龙阳数奇虎阴数偶汉蔡邕短人赋是以 (第 32a 页)
挥角貌犹言扬觯也见说文又亭名在梁鄢县)
○鸳(幼暄切鸳鸯匹马雄曰鸳䳄曰鸯)(屈也枉也曲也)(县名 汉光武
起兵处又姓又大宛西)
(域国名惟姓国二义与阮韵同馀异)(目空貌瞳子枯陷也又井枯左传月于眢井而拯之又 (第 7a 页)
(山其首枕汾与寝韵义异)○谶(差谮切前定徵兆之言也释名纤也其义纤微也后汉书宛人李通以图)
(谶说 光武
注谶符命之书)○沈(尺荫切置水于器也与寝韵义异)○渗(史谮切下漉也又泽名见)
(穆天子传与侵韵义异) (第 17a 页)
又书序八卦之说谓之八索又姓亦作与陌韵义)
(异)○郝(黑各切汉右扶风乡名又姓)(地名鄗邑之黍见管子 汉光武
改县名曰高邑又皓韵与)
(肴韵义异)(内羹也楚辞注有菜曰羹无菜曰臛一作臛)(沟也坑也谷也虚也又海 (第 8a 页)
○说文宗庙之牲也)(说文气也集韵羲和)
(官名又姓)(集韵呜戏叹辞或作嚱)(集韵后汉有羛阳聚见 光武
记或作戏)(集韵赫曦日光)
(也见西京赋或作爔)𣟵(正韵蠡也杓也)(集韵勺也)(正韵山险又罅 (第 30a 页)
(集韵寂寞也)(集韵木梢)
晓一郝(广韵呵各切集韵黑各切今从广韵○正韵地名在扶风又姓)(广韵县名 汉光武
改为高)
(邑)𦞦(说文肉羹也)(韵会沟也说文作壑)(集韵謞謞崇谗慝也)(说文嗃嗃严酷貌集韵 (第 4a 页)
 君而国定然其效止于恒疾而不死终不能去疾为
 全人何也弱也元帝有望之望之不能使之为孝宣
 安帝有杨震杨震不能使之为 光武
正而不死中而
 未亡九四之力已不少矣自正者挺而速见正者揉
 而复
 雷氏曰孟子曰出则无敌国外患入则无 (第 41b 页)
 文景之后而伐匈奴太宗当贞观之隆而征高丽皆

 此类也善处既济者其惟 光武
却臧宫马武之请乎
 郑氏曰无事之时舍内治而幸边功者皆小人启之
 也故曰小人勿用
 单氏曰鬼方者远而在 (第 54b 页)

(愧也)(一)颐臣(曳来切颔也关中语或省二)(一)来来(落哀切至也及也还也又)
(姓后汉来歙 光武
祖㚲子蜀志云荆楚名族有黄门侍郎来恒四十四)(藜草亦州名汉掖县属东莱郡秦属)
(济郡后魏分青州置光州 (第 44b 页)
梁馀字养梁由靡秦有强梁皋庄子有十梁倚楚文王庶子有)
(食邑诸梁者其后为氏鲁有榖梁亦治春秋史记有将梁氏 汉光武
时有侍御史梁垣烈新垣衍之后汉明帝)
(时有梁武恢善历数)(古文徐曰从两木一渿在中横象从水指事)(稻 (第 9a 页)
词)
(曰天白颢颢南山四颢白首人也今作皓)(说文于也昊天字从此本音杲字)(薃俟莎)(纲缀)
鄗鄗 (光武
立处邑名)(邑名在南阳)(土釜)(水名在京兆)(日在木上)
(素羽)(山貌)(清貌)(木 (第 3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