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孝經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政書類
職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術數類
儒家類
兵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史傳部類
禪宗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洞真部
洞玄部
洞神部
正一部
太清部
續道藏
太平部
太玄部
 对如流因目送之谓左右曰卿辈常言北间无人物
 此等何自而来邪(是时南北通好务以俊乂相誇衔/命接客必尽一时之选每梁使至)
 (邺邺下为之倾动宴日 高澄
常使左右觇/之一言制胜为之拊掌魏使至建宁亦然)
秋八月梁修长干塔(今江宁府城南有大报恩寺塔高百/馀丈 …… (第 33a 页)
 (八/年)

东魏改停年格
 东魏以 高澄
摄吏部尚书始改崔亮年劳之制铨擢
 贤能又沙汰尚书郎妙选人地以充之凡才名之士
 皆引致门下与之游宴
( …… (第 41a 页)
 寿兴典其军事仲密执之以虎牢降魏(初仲密为御/史中尉取崔)
 (暹之妹既而弃之由是与暹有隙选用御史多其亲/党 高澄
奏令改选仲密疑暹搆已愈恨之仲密后妻) (第 46a 页)
 (李氏秀而慧澄见而悦之李氏不从以告仲密仲密/益怨至是降魏欢以事由崔暹将杀之 高澄
为之固)
 (请欢乃/释之)魏宇文泰帅诸军应仲密三月围河桥南城
 高欢将兵十万至河北泰退军瀍上纵火舟 …… (第 46b 页)
 改其书云宜速去纵谍入城光宵遁景获高仲密妻
 子送邺北豫洛二州复入于东魏(高欢以高乾有义/勋高昂死王事皆)
 (为之请死其从坐仲密/妻李氏当死 高澄
纳之)
冬十一月东魏筑长城于肆州(注见/前)
 西自马陵(戍名在今山西/忻州静乐县北)东至土墱(寨名 (第 48a 页)
在今代/州崞县西北)
(甲梁大周十年魏大统/子十年东魏武定二年)春三月东魏以 高澄
为大将军
领中书监
 高欢多在晋阳委孙腾司马子如高岳高隆之以朝 (第 48a 页)
 (时景常轻之睿言于高欢愿得兵三万横行天下要/须济江缚取萧衍老公以为太平寺主欢使将兵十)

 (万专制河南景素轻 高澄
尝曰高王在吾不敢有异/王没吾不能与鲜卑小儿共事矣及欢疾笃澄诈为)
 (欢书以召景先是景与欢约曰今握兵 …… (第 2b 页)
 (叛/)魏以景为太傅大行台景执豫襄广州(注俱/见前)刺史
 潜遣兵袭西兖州(魏置治/定陶)刺史邢子才掩捕获之因
 散檄东方诸州各为之备 高澄
遣韩轨(字伯年太/安狄那人)
 诸军讨之二月景又遣郎中丁和奉表于梁请举河
 南十三州(豫广预荆襄兖 …… (第 2b 页)
 (占侯前此谓人曰国家数年后当/有兵起及闻纳景曰乱阶在此矣)
三月梁主复舍身于同泰寺
 梁主至是三舍身矣(群臣奉赎如/大通故事)
夏四月 东魏高澄
如邺
 澄虑诸州有变乃自出巡抚因朝于邺东魏主与之
 宴澄起舞识者知其不终
 (胡氏三省曰昔周景王丧太 (第 3b 页)
子及后以丧宾宴叔向/知其不终今 高澄
丧父死由未寒忘哀从栾尚为有)
 (人心/乎) (第 3b 页)
六月东魏遣兵讨侯景魏遣兵救之徵景入朝景不受
命魏师乃还
  东魏高澄
遣将军元柱等将兵数万袭景大败景以
 梁羊鸦仁等军犹未至乃退保颖川东魏复遣韩轨
 等兵围之景惧割东荆北 …… (第 4a 页)
 (也不尔即应深为之备法保然之遂辞还镇王思政/亦觉其诈分布诸军据景各州镇至是景果辞不入)
 (朝王悦字众/喜蓝田人)泰召诸军还以思政都督河南诸军事
 景遂决意降梁羊鸦仁遂入悬瓠 (高澄
以书谕景使/还许以豫州刺史)
 (还其妻子/景不听)
秋七月梁遣贞阳侯渊明(字靖通长沙/王懿之子)督 …… (第 5a 页)
 (字长才南康/王续之子)何如对曰陛下得之矣遂以会理与贞
 阳侯渊明分督诸将会理庸懦骄倨不礼渊明渊明
 密告朱异追还代之 东魏高澄
还晋阳自为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勃海

  (第 5b 页)
高澄
将归晋阳以其弟洋为京畿大都督留邺遂归
 发丧东魏主赠欢相国齐王备九锡殊礼(谥曰/献武)以澄 …… (第 5b 页)
 (水之西而潜凿□山石窟佛寺之旁为穴纳其柩而/塞之杀群匠及齐亡一匠之子知之发石取金而逃)
 (宇鼓山在彰德府武安县南寰/ 记山有石鼓二鸣则兵起) 东魏高澄
入邺幽其主于宫中杀侍讲荀济(字子通/颍川人)
而还
 东魏主多力善射好文学时人以为有孝文风烈 (第 6a 页)

 澄
深忌之使崔季舒察魏主动静(始高欢自病逐君/之丑事魏主礼甚)
 (莽事无大小必以闻可否听旨每侍宴俯伏上 …… (第 6a 页)
 (澄以为侍讲及败下辩曰自伤年纪摧颓功名不立/故欲挟天子诛权臣澄欲宥其死亲问之曰荀公何)
 (意反济曰奉诏诛 高/澄
何反邪逐烹之)
九月梁堰泗水及东魏彭城冬十一月东魏行台慕容
绍宗击败之获萧渊明 …… (第 7a 页)
 以绍宗之言为信掩击之梁兵大败渊明贵孙皆为
 所虏失亡士卒数万人羊侃结陈徐还梁主闻之惊
 骇几欲堕床叹曰吾得无复为晋家乎 (高澄
使军司/杜弼作檄移) …… (第 8a 页)
 (起腹心外奔中溃今实其时其后梁室祸/败皆如弼言 杜弼字辅元中山曲阳人)
十二月梁立元贞(魏故咸阳/王禧之孙)为咸阳王
 侯景遣王伟说梁主曰 高澄
幽元善见于金墉杀诸
 元六十馀人河北物情俱念其主请立元氏一人以 …… (第 8b 页)
 亦不利而还
(戊梁太清二年魏大统十/辰四年东魏武定六年)春正月东魏慕容绍宗击侯景
景众溃走袭据寿春(南史作寿阳考寿阳本寿春晋更/名魏复旧故南北朝二名每互称)
梁以为南豫州牧
 慕容绍宗以铁骑五千夹击侯景景诳其众曰汝家
 属己为 高澄
所杀众信之绍宗遥呼曰汝家属并完
 若归官勋如旧景士卒不乐南渡遂大溃景与数骑
 自硖石济淮稍收散卒得步 …… (第 9b 页)
 (江淮之统臣乎梁主叹其忠而不/能用 萧介字茂镜思话之孙)
正月东魏求成于梁

  高澄
数遣书求好于梁梁主未之许澄乃令萧渊明
 奉启于梁(先是渊明至邺送于晋阳 (第 11a 页)
高澄
待之甚厚/至是澄谓渊明曰若梁主不忘旧好诸人)
 (并即遣还侯景家属亦当同/遣于是渊明遣人奉启还梁)(第 11a 页)
主与朝臣议之朱异
 等皆以为便司农卿傅岐(字景平北/地灵州人)独曰此 高澄

 间欲令侯景自疑而作乱耳若许通好正堕其计中
 异等固执宜和梁主亦厌用兵乃许之使还过寿阳
 侯景知 (第 11a 页)
之摄问具服乃启梁主曰 高澄
忌贾在翟恶
 会居秦(春秋晋灵公时隋会在秦贾/季在翟晋人患之见左传)求盟请和冀除 …… (第 11a 页)
 服而逃之遴博学能文尝为湘东王绎长史将归江

 陵行至夏口绎素嫉其才密送药杀之而自为志铭
 厚其赙赠 东魏高澄
克颍川以王思政归魏师还
 东魏高岳既失慕容绍宗等志气沮丧不敢复逼长
 社(颍川/郡冶)陈元康言于 (第 27b 页)
高澄
曰王自辅政以来未有殊
 功今颍川垂陷愿王自以为功澄从之自将攻长社
 亲临作堰堰三决澄怒推负土者及囊并 …… (第 27b 页)
 仰天大哭西向再拜欲自刎众共执之不得引决澄
 遣赵彦深执手申意延而礼之颍川既陷宇文泰以
 侯景所献诸城道路阻绝令诸将授军还 (高澄
遇思/政甚重祭)
 (酒卢潜曰思政不能死节亦何足重澄曰我有/卢潜乃是更得一王思政潜度世之曾孙也)
梁 …… (第 28a 页)
 斫之几死仍送狱泉遂将兵独行
梁合州刺史翻阳王范以州附于东魏以乞师
 范闻台城陷戒严欲入僚佐咸说之曰今魏人已据
 寿阳大王移足则虏必窥合肥范乃止会 高澄
遣李
 伯穆逼合肥范方谋讨侯景藉东魏为援乃以合州
 输伯穆送二子于邺以乞师出屯濡须以待上游之
 军久 …… (第 29b 页)
 西军枞阳(范遣信告江州刺史寻阳王大心大心以湓/城处之既至兴大心相猜大心筑垒以备之)

 (市籴不通范众无所得食多饿死范/愤愧而卒 枞阳溢贼注俱见前)
盗杀东魏大将军 高澄
于邺
 先是 (第 30a 页)
高澄
如邺封齐王加殊礼将佐请受之陈元康
 以为未可至是澄复诣邺(澄谓济阴王晖业曰比读/何书晖业曰数寻伊霍之 …… (第 30a 页)
 (陵齐主使告霸先曰若释围必归广陵历阳两/城霸先乃引还江北之民从济江者万馀口)
齐以辛术为吏部尚书
 自魏迁邺以来大选之职知名者数人互有得失
 澄
少年高朗所弊者疏袁叔德(名聿修魏中/书令翻之子)沉密谨
 厚所伤者细杨愔风流辩给取士失于浮华惟术性 (第 53b 页)
 (君当安王五年侠累七国癸亥黄歇汉后主延熙/十六年费祎晋怀帝永嘉六年贾疋梁戊午魏李)
  (延孙己巳 东魏高澄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王君㚟/肃宗宝应元年李辅国宪宗元和十年武元衡僖)
  (宗中和四年王铎不书官者三黄歇 (第 14a 页)
 (东魏遣散骑常侍李谐聘于梁梁主与语应对如流/因目送之谓左右曰卿辈常言北间无人物此等何)
 (自而来是时南北通好务以俊乂相誇衔命接客必/尽一时之选每梁使至邺邺下为之倾动宴日 高澄)
 (
常使左右觇之一言制胜为/之拊掌魏使至建康亦然)质实(邺县名注见汉献/帝建安十五年建)
 (康郡名注同 …… (第 25b 页)
  书法(城不书必关要而后书/故自是凡四书玉璧)

东魏改停年格
 (东魏以 高澄
摄吏部尚书始改崔亮年劳之制铨擢/贤能又沙汰尚书郎妙选人地以充之凡才名之士)
 (皆引致门下/与之游宴 …… (第 36a 页)
 (人吴兴郡名注见/宋明帝泰始二年)
(癸梁大同九年魏大统/亥九年东魏武定元年)春二月东魏北豫州刺史高仲
密以虎牢降魏三月魏大丞相泰帅军应之及东魏大
丞相欢战于邙山大败而还考异(提要漏/魏字)
 (东魏御史中尉高仲密取崔暹之妹既而弃之由是/与暹有隙选用御史多其亲党 高澄
奏令改选仲密)
 (疑暹构已愈恨之仲密后妻李氏秀而慧澄见而悦/之李氏不从以告仲密仲密益怨寻出为北豫州 (第 42b 页)
刺)

 (史阴谋外叛高欢疑之遣奚寿兴典其军事仲密执/之以虎牢降魏欢以事由崔暹将杀之 高澄
为之固)
 (请欢乃释之魏宇文泰帅诸军应仲密三月围河桥/南城高欢将兵十万至河北泰退军瀍上纵火船于) …… (第 43a 页)
 (之引还思政乃脩城郭起楼橹营农田积刍粟由是/恒农始有守御之备泰亦广募关陇豪右以增军旅)
 (高仲密之将叛也阴遣人扇动冀州豪杰使为内应/东魏遣高隆之驰驿慰抚由是得安 高澄
密书与隆)
 (之曰仲密枝党与之俱西者宜悉收其家属以惩将/来隆之以为恩旨既行理无追改若复收治示民不) …… (第 44a 页)
 (豫州注见秦庄襄王元年成皋陜州名注见周显王/四十五年瀍水按一统志源出河南府洛阳县谷城)

 (山东流入于洛辎重注见周显王三/十六年冀州注见秦二世二年信都)
  发明(仲密实叛何以不书 高澄
无道乱男女之别/至启边祸故纲目特书以虎牢降魏而不书)
  (叛者罪 (第 44b 页)
高澄
也)
夏四月清水氐叛魏魏遣使喻降之
 (清水氐酋李鼠仁乘魏之败据险作乱独孤信屡击/之不克宇文泰遣典签 …… (第 44b 页)
 (子送邺北豫洛二州复入于东魏高欢以高乾有义/勋高昂死王事季式先自告皆为之请免其从坐仲)
 (密妻当死 高澄
纳之)质实(谍注见陈后主祯明元年虎牢县名/注见晋帝奕太和四年邺县名注见)
 (汉献帝建安十五年高昂渤 …… (第 45a 页)
 (西自马陵/东至土墱)集览(马陵注见周显王二十八年土/墱地名在肆州境内墱丁邓反)质实

 (肆州注见晋孝武/帝太元九年新兴)
(甲梁大同十年魏大统/子十年东魏武定二年)春三月东魏以 高澄
为大将军
领中书监
 (高欢多在晋阳委孙腾司马子如高岳高隆之以朝/政邺中谓之四贵权势熏灼专恣骄贪欢欲 …… (第 45b 页)
 (黄门侍郎杨愔曰畜狗求吠今以数吠杀之恐将来/无复吠狗游道竟坐除名后欢至邺百官迎于紫陌)
 (欢握崔暹手而劳之然暹实巧诈 高澄
纳魏琅邪公/主意暹必谏暹入咨事不复假以颜色居三日暹怀)
 (刺坠之于前澄问何为暹悚然曰未得通公主澄大 …… (第 47a 页)
 (其自作乃/过于吾)集览(奏駮注见汉明帝永平八年駮议怀/刺刺七赐反书姓名于奏白曰刺汉)

 (书曰/漫刺)质实(宋游道敦燉人繇之曾孙东山按一统志/在彰德府临漳县西南十五里 东魏高澄)
 (
尝于此凿池以为游玩之所今名东崓/山咸阳郡名注见周威烈王十九年)
冬十月东魏括户均赋
 (东魏以丧乱之 …… (第 47b 页)
 (景右足偏短弓马非其长而多谋算诸将高敖曹彭/乐等皆勇冠一时景常轻之尝言于高欢愿得兵三)
 (万横行天下要须济江缚取萧衍老公以为太平寺/主欢使将兵十万专制河南景素轻 高澄
尝曰高王)
 (在吾不敢有异王没吾不能与鲜卑小儿共事矣及/欢疾笃澄诈为欢书以召景先是景与欢约曰今握) …… (第 60a 页)
 (自固欢卒遂以河南降魏魏以景为太傅大行台景/执豫襄广州刺史潜遣兵袭西兖州刺史邢子才掩)
 (捕获之因散檄东方诸州各为/之备 高澄
遣韩轨督诸军讨之)质实(河南地名注见/宋主昱元徽元)
 (年鲜卑小儿鲜卑东胡种名侯景以之喻高洋故云 …… (第 60b 页)
  书法(邺者何东魏所都也晋阳书如可也此其书/如何澄不臣也是故窦宪不臣则不书朝书)

  (会汉和帝永元三年 高澄
不臣则不书/朝书如是年纲目一字之笔削严矣)
六月东魏遣兵讨侯景魏遣兵救之徵景入朝景不受
命魏师乃还 (第 63a 页)
  (东魏高澄
遣将军元柱等将兵数万袭景大败景以/梁羊鸦仁等军犹未至乃退保颍川东魏复遣韩轨)
 (等兵围之景惧割东荆 …… (第 63a 页)
 (然之遂辞还镇王思政亦觉其诈分布诸军据景七/州十二镇景果辞不入朝泰乃召诸军还以思政都)
 (督河南诸军事景遂决意降梁鸦仁遂入悬瓠 高澄/
以书谕景使还许以为豫州刺史而还其妻子景不)
 (听/)集览(悬瓠县名属汝南郡同轨/防主同轨地名防主官 …… (第 63b 页)
  (书于纲目之上所谓澄源正本反求在我无诸已/而后可以非诸人之义也陋哉梁武何足以知此)
东魏大将军澄还晋阳自为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
勃海王
  (高澄
将归晋阳以其弟洋为京畿大都督留邺遂归/发丧东魏主赠欢 (第 65b 页)
相国齐王
备九锡殊礼以澄为大)
 (丞相督中外录尚书事澄辞丞相许之澄虚葬齐献/武王于漳水之西而潜凿鼓山石窟佛顶 …… (第 65b 页)
 (有二石如鼓南北相当冀州图经邺城西有石鼓鸣/则兵起高齐之末此鼓尝鸣而齐遂灭隋末鼓又鸣)
 (声闻数百里而隋亡通鉴 高澄
虚葬欢于漳水之西/而潜凿鼓山石窟佛顶之旁为穴纳其柩而塞之杀)
 (群匠及齐亡一匠之子知/之发石取金而 (第 66a 页)
逃即此)
东魏大将军澄入邺幽其主于宫中杀侍读荀济等而

 (东魏主多力善射好文学时人以为有孝文风烈 高/澄
深忌之始高欢自病逐君之丑事魏主礼甚恭事)
 (无大小必以闻可否听旨每侍宴俯伏上寿魏主设/法会乘辇行香 …… (第 66a 页)
 (主崇信佛法塔寺奢费梁主大怒欲斩之朱异密告/之济逃奔东魏澄以为侍读及败下辩曰自伤年纪)

 (摧颓功名不立故欲挟天子诛权臣澄欲宥其死亲/问之曰荀公何意反济曰奉诏诛 高澄
何谓反邪遂)
 (烹/之)集览(屏气屏必郢反颜师古曰屏藏其气息言惧/之甚也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注见宋 …… (第 67a 页)
 (用景言乘胜深入东魏将卒以绍宗之言为信争掩/击之梁兵大败渊明贵孙皆为所虏失亡士卒数万)
 (人羊侃结阵徐还梁主闻之惊骇几欲坠床叹曰吾/得无复为晋家乎初 高澄
以杜弼为军司问以政要)
 (弼曰天下大务莫过赏罚赏一人使天下之人喜罚/一人使天下之人惧二事不失自然尽 …… (第 68a 页)
 (失虽涉诟詈而事理可推梁武若能虚心平气反躬/自责尽革弊政脩明军纪选授将帅固江淮之险以)
 (坚守则虽侯景前驱 高澄
继至犹不足虑而智不及/此以至于亡岂梁德告终天实厌之欤不然何其迷)
 (也/)集览(掎角注见汉昭烈章武 …… (第 68b 页)
  (之/)

十二月梁立元贞为咸阳王
 (侯景遣王伟说梁主曰 高澄
幽元善见于金墉杀诸/元六十馀人河北物情俱念其主请立元氏一人以)
 (从人望如此则陛下有继绝之名臣景有 (第 70a 页)
 (戊梁太清二年魏大统十/辰四年东魏武定六年)春正月东魏慕容绍宗击侯
 景景众溃走袭据寿春梁以为南豫州牧
  (慕容绍宗以铁锜五千夹击侯景景诳其众曰汝家/属已为 高澄
所杀众信之绍宗遥呼曰汝家属并完)
  (若归官勋如旧景士卒不乐南渡遂大溃景与数骑/济淮稍收散卒得步骑 …… (第 1a 页)
  (爵之借寇兵资盗粮傅虎以翼自取覆亡哀哉然/则南豫州之命书之于册岂不足见梁主之谬乎)
二月东魏求成于梁
 (萧渊明至邺东魏主升阊阖门受俘让而释之送于/晋阳 高澄
待之甚厚侯景既败羊鸦仁亦还义阳东) (第 3a 页)
 (魏遂得悬瓠项城悉复旧境 高澄
数遣书求好于梁/梁未之许澄谓渊明曰若梁主不忘旧好诸人并即)
 (遣还侯景家属亦当同遣渊明遣人奉启还梁 (第 3b 页)
梁主/与朝臣议之朱异等皆以为便司农卿傅岐独曰此)
  (高澄
设间欲令侯景自疑而作乱耳若许通好正堕/其计中异等固执宜和梁主亦厌用兵乃许之使还)
 (过寿阳侯景知之 (第 3b 页)
摄问具服乃启梁主曰 高澄
忌贾/在翟恶会居秦求盟请和冀除其患若臣死有益万)
 (殒无辞惟恐千载有秽良史又致书于异饷金三百/两异 …… (第 3b 页)
 (府金仍属陈州元初省入商水县后复置本朝/因之改属开封府贞阳萧渊明封贞阳侯故云)
  书法(求成何卑辞也此 高澄
诡计侯/景所以决反者也故谨书之)
  发明(梁纳其叛臣侵其境土彼方忿梁不义兴师/问罪之不暇何事反乃求 …… (第 4b 页)
 (助防/守)质实(颍川郡名注见汉后/主建兴十年许昌)
五月魏以宇文泰为太师○梁遣散骑常侍徐陵如魏

质实(徐陵东海郯/人摛之子)
 (复脩/好也)
秋七月朔日食质实(日食注见新/莽天凤元年)○东魏罢南郊道坛
  (高澄
以道士多/为滥故罢之)
  书法(尝书立天师道场矣于是而有罢道坛之书/道士多滥故也终纲目道教之黜四东 …… (第 6a 页)
 (见汉献帝建/安十三年)
东魏大将军澄克颍川以王思政归魏师还

 (东魏高岳既失慕容绍宗等志气沮丧不敢复逼长/社陈元康言于 高澄
曰王自辅政以来未有殊功今)
 (颍川垂陷愿王自以为功澄从之自将攻长社亲临/作堰堰三决澄怒推负土者及囊 …… (第 30a 页)
 (泉东海人湘州注见汉/献帝兴平元年长沙)
梁合州刺史鄱阳王范以州附于东魏以乞师
 (范闻台城陷戒严欲入僚佐咸说之曰今魏人已据/寿阳大王移足则虏必窥合肥范乃止会 高澄
遣李) …… (第 32b 页)
  书法(于是东魏师不果出书乞师何嘉其/志也纲目予权故范不书降书附)

盗杀东魏大将军渤海王 高澄
于邺
 (澄尝谓济阴王晖业曰比读何书晖业曰数寻伊霍/之传不读曹马之书澄以其弟太原公洋次长忌之)
 ( …… (第 33b 页)
 (诸桐后太甲悔过又立而相之汉昭帝崩霍光立昌/邑王王行淫乱光废之而立宣帝曹马之书魏曹丕)
 (受汉禅晋司/马炎受魏禅)正误(数寻伊霍之传不读曹马之书今/按元晖业魏宗室非 高澄
党其意)
 (谓欲如伊尹辅大甲霍光辅昭宣/不可如曹丕篡汉司马炎篡魏)质实(渤海郡名注/见晋穆帝永) …… (第 34a 页)
 (军元初为宝应军路改安宜府后罢为宝/应县属高邮府本朝因之改属扬州府)
齐以辛术为吏部尚书
 (自魏迁邺以来大选之职知名者数人互有得失 高/澄
少年高朗所蔽者疏袁淑德沈密谨厚所伤者细) (第 67b 页)
 王达尊黄冈女王城农民也母病衣不解带者三年
 家虽贫随母所嗜必力致之母失明以舌舐求愈及
 卒庐墓尽哀(以上旧通志/)
  高澄
三楚文献录字汝清黄冈人折节读书恂恂有 (第 25b 页)
 所未及者今粗见于此唐章怀太子引洛阳记注范

 晔汉书论石经凡四十六碑及 高澄
迁石经于邺通
 鉴所书为五十二碑自东汉历魏晋宋数百年间洛
 阳数被兵此碑当有毁者其迁于邺乃视洛阳记多 (第 25b 页)
  荣 恺(大兴人副使)   黄 卷(锦衣卫籍参议)

  王仲锦(锦衣卫籍)    杨守谦(彭城卫籍巡抚)

   高 澄(固安人巡抚)
   曹 濡(固安人主事)

  杜 彰(东安人)    周 臣(霸州人副使)

  高 擢(滦州人 (第 19b 页)
  刘宗仁(大名人) 冯延龄(开州人) 于 藁(长垣人)

  嘉靖乙酉科

  王尧卿(良乡人)  高 澄(固安人)
 曹 濡(固安人)

  杨维杰(固安人) 庞 标(固安人) 刘继先(永清人)

  李 玫(东安人 (第 2b 页)
楹秀
孝各以班草对字有脱误者呼起立席后书有滥劣者
饮墨水一升文理孟浪者夺席脱容刀初东魏元象中
文襄王 高澄
秉政摄吏部尚书乃革后魏崔亮年劳之
制务求才实自迁邺以后掌大选知名者不过数四文
襄年少高朗其弊也疏袁聿 (第 18b 页)
三为此职前代未有)后魏北齐吏部统吏
(掌褒崇/选补)考功主爵三曹(自洛阳迁邺以后掌大选知/名者数四 文襄帝
少年高明) (第 3a 页)
者为外台是为三台后汉蔡邕以侍御史转侍书御)
(史迁尚书三日/之间周迁三台)梁及后魏北齐或谓之南台(北 齐王高/澄
用崔暹)
(为御史中尉宋游道为尚书左丞谓之曰卿/一人处南台一人处北省当使天下肃然)后魏之制
有公事百 (第 2a 页)
  (魂/)西牟山(在汤阴县西四十里汤河发/源于此山海经云谷顶似牟)鹤山(在汤/阴县)
  (西四十五里世传/昔有双鹤栖其上)东崓山(一名东山在临漳县西/南三十里魏纪 高澄
积)
  (土为山堑地为池引万金水为行乐之所/在邺城东因名东崓周平齐毁山湮池)黄华山 …… (第 11a 页)
  (鼓南北相当冀州图经邺城西有石鼓鸣则兵起/高齐末年此鼓尝鸣而齐遂灭隋末又鸣声闻数)
  (百里而隋亡通鉴 高澄
卢葬欢于漳水之西而潜/凿鼓山石窟为六纳其柩而塞之杀群匠及齐亡)
  (一匠之子知之/发石取金而进)(第 12b 页)
  南文宣王悦(孝文子遭尔朱之乱奔梁/梁封为魏王北还遇害)襄城景王
  清(北齐神武子天保/初封子宝严嗣)河南康献王孝瑜 (文襄帝
子/齐初封子)
  (宏节/嗣)汝南王彦理(孝昭帝子/武帝初封)南阳王绰(武成帝子/河清时封)
  …… (第 18a 页)
  周定王橚(太祖第五子成祖同母弟洪武三年封/于吴十四年徙封周之国开封府弘熙)
  (元年薨子宪王有燉嗣薨无子弟简王有爝以祥/符王绍封薨子靖王子垕嗣薨弟懿王子埅嗣薨)
   (子惠
王同□嗣薨子悼王安㶇未受封而薨子恭/王睦㰂嗣薨子康王勤熄未受封而薨子庄王朝)
  (堈嗣薨子敬王在铤 (第 21b 页)
  张 絅(江西吉水/人进士)  彭 黯(江西安福/人进士)
  端廷赦(江南当涂/人进士)  葛守礼(山东德平/人进士)
  陆 垹(浙江嘉善/人进士)   高 澄(北直固安/人进士)

(第 11a 页)
  (其亲之教刘/岳申有记)思贤堂(在汤阴县治东宋县令陆志/去后民过志所尝舍者必徘)

  (徊慕焉后令张渐/伯因命曰思贤)双堂(在邺都南城北史云 高澄/
遇贼之时文宣盖在此堂)
  (史又言清河二年诏以城南双堂之苑/建大总持寺则城东南皆有双堂矣)密作堂( (第 30a 页)
    胡 渊(馀姚人以上/正统中任)
  欧阳洙(泰和/进士)     刘 清(吉水/进士)
   高 澄(阳曲/人)
     焦 芳(沙阳/人)
  周文盛(临海进士以/上景泰中任)  王 用(泰和/进士)
  李  (第 34a 页)
  张演石经跋(石经本末丞相洪公论载于𨽻释详/矣洪公所未及者今粗见于此唐章)
  (怀太子引洛阳记注范晔汉书称石经凡四十六/碑及 高澄
迁石经于邺通鉴所书为五十三碑自)
  (东汉历魏晋宋数百年间洛阳数被兵此碑当有/毁者其迁于邺乃视洛阳 (第 84b 页)
经本末丞相洪公论载于隶释详矣洪公
所未及者今粗见于此唐章怀太子引洛阳记注范晔
汉书称石经凡四十六碑及 高澄
迁石经于邺通鉴所
书为五十二碑自东汉历魏晋宋数百年间洛阳数被
兵此碑当有毁者其迁于邺乃视洛阳记多六焉 (第 5b 页)
 事密勿亚于朱异大清元年贞阳侯萧渊明伐彭城
 兵败陷魏明年渊明遣使还述魏欲通和好敕近臣
 定议左卫朱异曰和为便议者并然之岐独曰 高澄
 
既新得志其势非弱何事须和必是设间故令贞阳
 遣使俾侯景自疑当以贞阳易景景心不安必图祸
 乱此和殆不可 (第 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