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春秋類
孝經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政書類
職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術數類
儒家類
兵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史傳部類
禪宗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洞真部
洞玄部
洞神部
正一部
太清部
續道藏
太平部
太玄部
比魏辛雄諌魏主不明赏罚
梁武帝普通六年魏主欲自出讨贼中书令袁翻谏而
止辛雄自军中上疏曰凡人所以临阵忘身触白刃而
不惮者一求荣名二贪重赏三畏刑罚四避祸难非此
数者虽圣王不能使其臣慈父不能厉其子矣自秦陇
逆节蛮左乱常已历数年凡在戎役数十万人扦御三
方败多胜少迹其所由皆不明赏罚之故也陛下虽降
明诏赏不移时然将士之勋历年不决亡军之卒宴然
在家是使节士无所劝慕庸人无所畏慑进而击贼死交
而赏赊退而逃散身全而无罪此其所以望敌奔沮不
肯尽力者也陛下诚能号令必信赏罚必行则军威必
张盗贼必息矣疏奏不省
东魏高澄 问杜弼政事之要
梁武帝清泰元年澄以廷尉卿杜弼为军司摄行台左
丞临发问以政事之要可为戒者使录一二条弼请 (第 49b 页)
梁武帝普通六年魏主欲自出讨贼中书令袁翻谏而
止辛雄自军中上疏曰凡人所以临阵忘身触白刃而
不惮者一求荣名二贪重赏三畏刑罚四避祸难非此
数者虽圣王不能使其臣慈父不能厉其子矣自秦陇
逆节蛮左乱常已历数年凡在戎役数十万人扦御三
方败多胜少迹其所由皆不明赏罚之故也陛下虽降
明诏赏不移时然将士之勋历年不决亡军之卒宴然
在家是使节士无所劝慕庸人无所畏慑进而击贼死交
而赏赊退而逃散身全而无罪此其所以望敌奔沮不
肯尽力者也陛下诚能号令必信赏罚必行则军威必
张盗贼必息矣疏奏不省
东魏高澄 问杜弼政事之要
梁武帝清泰元年澄以廷尉卿杜弼为军司摄行台左
丞临发问以政事之要可为戒者使录一二条弼请 (第 49b 页)
东魏崔暹颇挟巧诈
梁武帝大同十一年东魏丞相欢入朝于邺百官迎于
紫陌欢握崔暹手而劳之曰往日朝廷岂无法官莫肯
纠劾中尉尽心徇国不避豪彊遂使远迩肃清冲锋陷
陈大有其人赐暹良马东魏主宴于华林园使欢择朝
廷公直者劝之酒欢降阶跪曰唯暹一人可劝并请以
臣所射赐物千段赐之然暹中怀颇挟巧诈初魏高阳
王斌有庶妹玉仪不为其家所齿 高澄 遇诸涂悦而纳
之遂有殊宠封琅邪公主澄谓崔季舒曰崔暹必造直
谏我亦有以待之及暹咨事澄不复假以颜色居三日 (第 84a 页)
梁武帝大同十一年东魏丞相欢入朝于邺百官迎于
紫陌欢握崔暹手而劳之曰往日朝廷岂无法官莫肯
纠劾中尉尽心徇国不避豪彊遂使远迩肃清冲锋陷
陈大有其人赐暹良马东魏主宴于华林园使欢择朝
廷公直者劝之酒欢降阶跪曰唯暹一人可劝并请以
臣所射赐物千段赐之然暹中怀颇挟巧诈初魏高阳
王斌有庶妹玉仪不为其家所齿 高澄 遇诸涂悦而纳
之遂有殊宠封琅邪公主澄谓崔季舒曰崔暹必造直
谏我亦有以待之及暹咨事澄不复假以颜色居三日 (第 84a 页)
东魏侯景专制河南
中大同元年东魏河南大将军侯景右足偏短弓马非
其长而多谋算诸将高敖曹彭乐等皆勇冠一时景常
轻之曰此属皆如豕突势何所至景常言于丞相高欢
愿得兵三万横行天下要须济江缚取萧衍老公以为
太平寺主欢使将兵十万专制河南杖任若已之半体
景素轻 高澄 尝谓司马子如曰高王在吾不敢有异王
没吾不能与鲜卑小儿共事子如掩其口及欢疾笃澄
诈为欢书以召景先是景与 …… (第 106a 页)
扬跋扈之志顾我能畜养非汝所能驾御也今四方未
定勿遽发丧
高澄 使崔季舒殴帝
太清元年东魏静帝美容仪旅力过人能挟石师子踰
宫墙射无不中好文学从容沈雅时人以为有孝文风 (第 106b 页)
烈大将军 高澄 深忌之使中书黄门郎崔季舒察静帝
动静小大皆令季舒知之澄与季舒书曰痴人比复何
似痴势小差未宜用心检校澄 (第 106b 页)
中大同元年东魏河南大将军侯景右足偏短弓马非
其长而多谋算诸将高敖曹彭乐等皆勇冠一时景常
轻之曰此属皆如豕突势何所至景常言于丞相高欢
愿得兵三万横行天下要须济江缚取萧衍老公以为
太平寺主欢使将兵十万专制河南杖任若已之半体
景素轻 高澄 尝谓司马子如曰高王在吾不敢有异王
没吾不能与鲜卑小儿共事子如掩其口及欢疾笃澄
诈为欢书以召景先是景与 …… (第 106a 页)
扬跋扈之志顾我能畜养非汝所能驾御也今四方未
定勿遽发丧
高澄 使崔季舒殴帝
太清元年东魏静帝美容仪旅力过人能挟石师子踰
宫墙射无不中好文学从容沈雅时人以为有孝文风 (第 106b 页)
烈大将军 高澄 深忌之使中书黄门郎崔季舒察静帝
动静小大皆令季舒知之澄与季舒书曰痴人比复何
似痴势小差未宜用心检校澄 (第 106b 页)
朱异劝武帝纳侯景
太清元年东魏以侯景为河南大行台上谷公景又遣
其行台郎中丁和来上表言臣与 高澄 有隙请举函谷
以东瑕丘以西豫广颍荆襄兖南兖济东豫洛阳北荆
北扬等十三州内附惟青徐数州仅须折简且黄河以 …… (第 56a 页)
东魏求通好以贰侯景
东魏大将军 高澄 数遣书移复求通好贞阳侯渊明乃
遣省事夏侯僧辩奉启于武帝武帝得启与朝臣议之
右卫将军朱异御史中丞张绾等 (第 62a 页)
皆曰静寇息民和实
为便司农卿傅岐独曰 高澄 何事须和必是设间故命
贞阳遣使欲令侯景自疑景意不安必图祸乱若许通
好正堕其计中异等固执宜和武帝亦厌用 (第 62a 页)
兵乃从异
言僧辩还过寿阳侯景窃访知之摄问具服乃陈启于
武帝曰高氏心怀鸩毒怨盈北土人愿天从欢身殒越
子澄嗣恶计灭待时所以昧此一胜者盖天荡澄心以
盈凶毒耳澄苟行合天心腹心无疾又何急急奉璧求
和岂不以秦兵扼其喉胡骑迫其背故甘辞厚币取安
大国臣闻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何惜 高澄 一竖以弃亿
兆之心使其假命强梁以遗后世非直愚臣扼腕实亦
志士痛心昔伍相奔吴楚邦卒灭陈平去项刘氏用兴 …… (第 62b 页)
梁与东魏各以俊乂相誇
大同三年东魏遣散骑常侍李谐来聘至建康武帝引
见与语应对如流谐等出武帝目送之谓左右曰朕今
日遇勍敌卿辈常言北间全无人物此等何自而来时
南北通好务以俊乂相誇衔命接客必尽一时之选无
才地者不得与焉每梁使至邺邺下为之倾动贵胜子
弟盛饰聚观礼赠优渥馆门成市宴日 高澄 常使左右 (第 85b 页)
太清元年东魏以侯景为河南大行台上谷公景又遣
其行台郎中丁和来上表言臣与 高澄 有隙请举函谷
以东瑕丘以西豫广颍荆襄兖南兖济东豫洛阳北荆
北扬等十三州内附惟青徐数州仅须折简且黄河以 …… (第 56a 页)
东魏求通好以贰侯景
东魏大将军 高澄 数遣书移复求通好贞阳侯渊明乃
遣省事夏侯僧辩奉启于武帝武帝得启与朝臣议之
右卫将军朱异御史中丞张绾等 (第 62a 页)
皆曰静寇息民和实
为便司农卿傅岐独曰 高澄 何事须和必是设间故命
贞阳遣使欲令侯景自疑景意不安必图祸乱若许通
好正堕其计中异等固执宜和武帝亦厌用 (第 62a 页)
兵乃从异
言僧辩还过寿阳侯景窃访知之摄问具服乃陈启于
武帝曰高氏心怀鸩毒怨盈北土人愿天从欢身殒越
子澄嗣恶计灭待时所以昧此一胜者盖天荡澄心以
盈凶毒耳澄苟行合天心腹心无疾又何急急奉璧求
和岂不以秦兵扼其喉胡骑迫其背故甘辞厚币取安
大国臣闻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何惜 高澄 一竖以弃亿
兆之心使其假命强梁以遗后世非直愚臣扼腕实亦
志士痛心昔伍相奔吴楚邦卒灭陈平去项刘氏用兴 …… (第 62b 页)
梁与东魏各以俊乂相誇
大同三年东魏遣散骑常侍李谐来聘至建康武帝引
见与语应对如流谐等出武帝目送之谓左右曰朕今
日遇勍敌卿辈常言北间全无人物此等何自而来时
南北通好务以俊乂相誇衔命接客必尽一时之选无
才地者不得与焉每梁使至邺邺下为之倾动贵胜子
弟盛饰聚观礼赠优渥馆门成市宴日 高澄 常使左右 (第 85b 页)
解题曰通典曰玉壁今绛郡稷山县 东魏高澄
摄吏部尚书始改年劳之制(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胡寅曰澄既改年劳之制铨擢贤能而他日
辛术筦铨取 (第 23b 页)
士必以才器然则停年之法 高澄 高洋
尚知其弊而通变之况明君贤相而反不能乎事见
通鉴
(梁高祖武皇帝大同五年静皇帝兴和元年/魏文 …… (第 23b 页)
(河南府/登封县)六郡
冬十一月东魏筑长城于肆州(以魏/纪修)
(梁高祖武皇帝大同十年静皇帝武定二年/魏文帝大统十年东魏孝)春正月魏
诏公卿以下月上封事三条(以魏/纪修)李贲称越帝改元(以/本)
(纪/修)
解题曰按三国典略贲兴建双阙立二十四镇郡县
百馀
三月壬子魏以 高澄 为大将军领中书监侍中太原公
高洋为左仆射门下机事皆归中书(以通鉴/目录修)秋七月魏
更权衡度量损益新 (第 29b 页)
解题曰胡寅曰澄既改年劳之制铨擢贤能而他日
辛术筦铨取 (第 23b 页)
士必以才器然则停年之法 高澄 高洋
尚知其弊而通变之况明君贤相而反不能乎事见
通鉴
(梁高祖武皇帝大同五年静皇帝兴和元年/魏文 …… (第 23b 页)
(河南府/登封县)六郡
冬十一月东魏筑长城于肆州(以魏/纪修)
(梁高祖武皇帝大同十年静皇帝武定二年/魏文帝大统十年东魏孝)春正月魏
诏公卿以下月上封事三条(以魏/纪修)李贲称越帝改元(以/本)
(纪/修)
解题曰按三国典略贲兴建双阙立二十四镇郡县
百馀
三月壬子魏以 高澄 为大将军领中书监侍中太原公
高洋为左仆射门下机事皆归中书(以通鉴/目录修)秋七月魏
更权衡度量损益新 (第 29b 页)
斛律光
斛律光字明月朔州敕勒部人也祖那瑰魏光禄大夫
父金齐咸阳郡王太师左丞相光少而雄杰寡言笑尤
工骑射年十七从金西征宇文泰长史莫孝晖在行间
光驰射中之因擒于阵擢都督尝从 高澄 猎洹桥见云
表一大鸟引弓正中其颈形如车轮旋转而下乃雕也 (第 42b 页)
斛律光字明月朔州敕勒部人也祖那瑰魏光禄大夫
父金齐咸阳郡王太师左丞相光少而雄杰寡言笑尤
工骑射年十七从金西征宇文泰长史莫孝晖在行间
光驰射中之因擒于阵擢都督尝从 高澄 猎洹桥见云
表一大鸟引弓正中其颈形如车轮旋转而下乃雕也 (第 42b 页)
出县西北三十里平地
郐城县东北三十二里
洧水县西北二十里灌颍渠首受洧水西魏遣王思政
固守长社城东魏相 高澄 遣将清河王高岳攻之筑堰
通洧水渠灌破长社城即此渠也
中牟县(紧西至州七十里/)
本汉旧县属河南郡晋属 …… (第 13a 页)
(九/)
禹贡豫州之域周又为许国春秋定公六年郑灭许七
年又封许自是附庸于郑周末为晋地三卿分晋其地
属韩秦灭韩虏韩王安以其地置颍川郡理阳翟汉高
帝五年为韩国以韩信为王六年复为颍川郡后汉献
帝初遭董卓之乱迁都长安卓死东归于洛魏太祖迎
帝都许及魏受禅改许县为许昌县然魏虽都洛而宫
室武库犹在许昌又析颍川增置襄城县晋咸和二年
征西庾亮表成帝曰颍川襄城本是一郡户口今少请
还合颍川从之宋受禅后魏明帝使达奚斤伐宋长驱
至虎牢颍川许并入于后魏后又陷于 东魏高澄 就古
颍阴城改置南郑州即今州城是也隋仁寿元年改南
郑州为许州隋末陷王世充武德四年世充平复为许
州
州 (第 15a 页)
郐城县东北三十二里
洧水县西北二十里灌颍渠首受洧水西魏遣王思政
固守长社城东魏相 高澄 遣将清河王高岳攻之筑堰
通洧水渠灌破长社城即此渠也
中牟县(紧西至州七十里/)
本汉旧县属河南郡晋属 …… (第 13a 页)
(九/)
禹贡豫州之域周又为许国春秋定公六年郑灭许七
年又封许自是附庸于郑周末为晋地三卿分晋其地
属韩秦灭韩虏韩王安以其地置颍川郡理阳翟汉高
帝五年为韩国以韩信为王六年复为颍川郡后汉献
帝初遭董卓之乱迁都长安卓死东归于洛魏太祖迎
帝都许及魏受禅改许县为许昌县然魏虽都洛而宫
室武库犹在许昌又析颍川增置襄城县晋咸和二年
征西庾亮表成帝曰颍川襄城本是一郡户口今少请
还合颍川从之宋受禅后魏明帝使达奚斤伐宋长驱
至虎牢颍川许并入于后魏后又陷于 东魏高澄 就古
颍阴城改置南郑州即今州城是也隋仁寿元年改南
郑州为许州隋末陷王世充武德四年世充平复为许
州
州 (第 15a 页)
谓与相劳苦父子如初者哉发明迂甚
梁合州刺史鄱阳王范以州附于东魏以乞师
分注(范闻台城陷戒严欲入僚佐咸说之曰今魏/人已据寿阳大王移足则虏必窥合肥范乃)
(止会 高澄 遣李伯穆逼合肥范方谋讨侯景藉东/魏为援乃以合州输伯穆送二子于邺以乞师出)
(屯濡须以待上游之军久 …… (第 31a 页)
罪诸王非予权也(使范乞而魏出师又能诛景以为/予权可也魏师既不出而范且进)
(退无计权安在哉/当以鄙说正之)
盗杀东魏大将军渤海王 高澄 于邺
分注(澄获衡州刺史兰钦子京以为膳奴京屡自/诉澄杖之曰更诉当杀汝京与其党六人谋)
(作乱 …… (第 32a 页)
(传奏曰臣有家事须诣晋阳再拜而出东魏主失/色目送之曰此人又似不相容朕不知死在何日)
当书 东魏高澄 伏诛(侯景亦都督杀之也/而书伏诛可以类推)○按澄之
恶甚于欢(澄尝侍饮举大觞属魏主魏主不胜澄怒/骂 …… (第 32b 页)
(鞭一百徙燉煌监刑者加鞭至三百即置驿马急驱/之走死俨与从兄荣阳太守仲明谋据郡起兵为部)
(下所杀书法云书/伏诛何罪宜诛也)而于 高澄 书盗书杀(澄罪浮修俨/而罚轻之失) …… (第 32b 页)
子京书盗何轻重失衡若此况子京尤衡州刺史初
非部下诸人比史称谋作乱安知无诛澄之心如荀
济所谓奉诏讨 高澄 者(见武定五年/杀荀济分注)乃黜之为盗哉
九月侯景陷吴兴梁太守张嵊御史中丞沈浚死之
分注(景使侯 (第 33a 页)
梁合州刺史鄱阳王范以州附于东魏以乞师
分注(范闻台城陷戒严欲入僚佐咸说之曰今魏/人已据寿阳大王移足则虏必窥合肥范乃)
(止会 高澄 遣李伯穆逼合肥范方谋讨侯景藉东/魏为援乃以合州输伯穆送二子于邺以乞师出)
(屯濡须以待上游之军久 …… (第 31a 页)
罪诸王非予权也(使范乞而魏出师又能诛景以为/予权可也魏师既不出而范且进)
(退无计权安在哉/当以鄙说正之)
盗杀东魏大将军渤海王 高澄 于邺
分注(澄获衡州刺史兰钦子京以为膳奴京屡自/诉澄杖之曰更诉当杀汝京与其党六人谋)
(作乱 …… (第 32a 页)
(传奏曰臣有家事须诣晋阳再拜而出东魏主失/色目送之曰此人又似不相容朕不知死在何日)
当书 东魏高澄 伏诛(侯景亦都督杀之也/而书伏诛可以类推)○按澄之
恶甚于欢(澄尝侍饮举大觞属魏主魏主不胜澄怒/骂 …… (第 32b 页)
(鞭一百徙燉煌监刑者加鞭至三百即置驿马急驱/之走死俨与从兄荣阳太守仲明谋据郡起兵为部)
(下所杀书法云书/伏诛何罪宜诛也)而于 高澄 书盗书杀(澄罪浮修俨/而罚轻之失) …… (第 32b 页)
子京书盗何轻重失衡若此况子京尤衡州刺史初
非部下诸人比史称谋作乱安知无诛澄之心如荀
济所谓奉诏讨 高澄 者(见武定五年/杀荀济分注)乃黜之为盗哉
九月侯景陷吴兴梁太守张嵊御史中丞沈浚死之
分注(景使侯 (第 33a 页)
原本书大丞相渤海王某卒非是
(已梁太清三年魏大统十/巳五年东魏武定七年)梁中领军朱异死
原本死作卒误 东魏高澄 伏诛
原本书盗杀大将军渤海王某于邺非是今据分注
改正
九月侯景陷吴兴梁太守张嵊死之
原本嵊下有 (第 33b 页)
(已梁太清三年魏大统十/巳五年东魏武定七年)梁中领军朱异死
原本死作卒误 东魏高澄 伏诛
原本书盗杀大将军渤海王某于邺非是今据分注
改正
九月侯景陷吴兴梁太守张嵊死之
原本嵊下有 (第 33b 页)
卒然后陈元康/典略孙搴卒在大同十年)
(高欢追宇文泰事并在九年北史元康传又云草刘蠡升军/为功曹高慎叛 高澄 巳令元康救崔暹邙山之战元康又劝)
(不取然则搴卒宜置于澄入辅之下/书按蠡升灭在元年孙搴二年犹存今) …… (第 6b 页)
魏帝纪作李)
六月东魏韩轨等围颍川闻魏李弼等将至引还(帝纪/周书)
(景今从典略/三月李弼救侯) 高澄 使高德政佐弟洋(今从北齐书/北史作德正)
十二月乙亥以元贞为咸阳王(遣贞今从典略/梁帝纪作戊辰)
二 …… (第 8a 页)
受命丁卯乃行也/太清纪作八日或者)
庚午以南康王会理兼尚书令(十六日今从典略/太清纪在八月二)
八月 东魏高澄 以兰京为膳奴(成今从北齐帝纪/陈元康传作兰固)
九月岳阳王察伐江陵兵败守者杀张缵(使制文檄缵/太清纪 …… (第 10a 页)
宇文泰废魏主立 齐王 廓(帝北史皆在正月今从之/国典云三月废帝四月立恭)
三月甲辰以王僧辩为太尉(子今从梁纪/典略作二月甲 (第 14b 页)
(高欢追宇文泰事并在九年北史元康传又云草刘蠡升军/为功曹高慎叛 高澄 巳令元康救崔暹邙山之战元康又劝)
(不取然则搴卒宜置于澄入辅之下/书按蠡升灭在元年孙搴二年犹存今) …… (第 6b 页)
魏帝纪作李)
六月东魏韩轨等围颍川闻魏李弼等将至引还(帝纪/周书)
(景今从典略/三月李弼救侯) 高澄 使高德政佐弟洋(今从北齐书/北史作德正)
十二月乙亥以元贞为咸阳王(遣贞今从典略/梁帝纪作戊辰)
二 …… (第 8a 页)
受命丁卯乃行也/太清纪作八日或者)
庚午以南康王会理兼尚书令(十六日今从典略/太清纪在八月二)
八月 东魏高澄 以兰京为膳奴(成今从北齐帝纪/陈元康传作兰固)
九月岳阳王察伐江陵兵败守者杀张缵(使制文檄缵/太清纪 …… (第 10a 页)
宇文泰废魏主立 齐王 廓(帝北史皆在正月今从之/国典云三月废帝四月立恭)
三月甲辰以王僧辩为太尉(子今从梁纪/典略作二月甲 (第 14b 页)
崔㥄(伟丽善容止废冀部豪杰争名捉高昂结为师/友 赞高欢 节闵 自矜为 天子贼以魏)
(收轻薄不使修起居注 高澄 黄领小儿遂见恶) (门阀自矜皆寡言美谓/一门婚嫁 衣冠 族)
(吉凶仪范当时所/称 贪骄 (第 26b 页)
(收轻薄不使修起居注 高澄 黄领小儿遂见恶) (门阀自矜皆寡言美谓/一门婚嫁 衣冠 族)
(吉凶仪范当时所/称 贪骄 (第 2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