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新息王令藏春坞1088年春 北宋 · 秦观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
令尹才高寺为空,岁时行乐与民同。
旋开小坞藏春色,更制新声写土(原作士,据四库本改)风。
客向樽前忘尔汝,路穿花去失西东。
无言妫女今焉在,桃李相传恨未穷。
望夫石 北宋 · 陈师道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碛戍人何在,秋霜志不移。
无言息妫怨,有泪娥悲
山静云盘髻,江空月印眉。
谁将望远意,歌作送征诗。
武氏姊传 北宋 · 赵鼎臣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八三、《竹隐集》卷一四
武氏姊者,余之从父女也。
嫁于武氏,有贤行,故志之。
始,余季父处士君资,任侠嗜酒,能剧饮,与闾里相浮沈。
尤肮脏负气,不肯阿意苟合,少折节于人,故退居于乡,以财自娱。
生五男一女,爱女甚于男。
间尝咤曰:「吾偃蹇于时,足未尝越乡。
女,吾所爱也,其可使之逐鸡狗、走四方耶?
凡高官厚赀,与世之所谓才士少年,举不足以动吾意,能与吾老于此,则吾婿也」。
媒妪喻其指,一日,敬问请曰:「有某氏子,少失父母,无兄弟之依,愿而柔仁,几不足以有立,常愿洒扫丈人之门而自托焉。
家贫,无钱财以自通,故不敢也。
敢敬以闻」。
老人惇直不疑事,喜曰:「是安在?
子亟以来」。
于是受币,归武氏。
既进见,则丑丈夫也。
左目病,不能良视,言吐鄙野,出口辄笑人。
处士大恚怒,为之累日不食。
母夫人惧其戚也,漫为好语以劝勉之,阴教戒武以拜起节度,使袭衣冠从士大夫游。
处士顾亦无可奈何矣,怒亦益解。
然吾姊怡然修妇道,接夫属甚敬,未尝有纤芥见颜间也。
父母亦察怜之,粗用满意。
处士君既卒,武益放弛无忌惮,尽坏其家之产,日日饮博,叫呼市井中,县令捕而系笞之。
母夫人大以为愧,夺姊置之家,痛绝武,不复通会
余从兄调陕县,将奉太夫人以行,聚族谋曰:「武不肖,其材不足托也;
刑馀之人,不可以久辱吾女,必逐之」。
于是置酒,悉召会群兄弟。
酒半,太夫人好谓姊曰:「武郎何其甚者!
身裸袒受辱,耻及吾门。
今观其意,不少衰。
吾老矣,将欲暂别,诚不忍见若之冻饥流离,贻先人羞,奈何」?
因悽然泣下。
姊收泪答曰:「某无状,为大人忧。
武诚庸下,然夫妇之好,无苦也。
且大人既以女与之矣,独奈何中道弃之乎?
彼纵不足惜,婴儿何罪」?
语已,复泣。
余时在坐,越次起曰:「姊幸听弟言。
夫妇本以义合,非若父母兄弟不可割绝也。
且绝有三:昔贱而今贵,不可也;
曩贫而适富,不可也;
彼则无罪,我乃弃之,不可也。
夫垢莫大于遭刑,辱莫甚于毁身。
彼形质已亏缺矣,何论夫妇?
且耻父母,羞乡闾,终身困穷不知谁托,此姊之所大苦也。
眷恋迟回,懦不即决,持小不忍以逆太夫人之义命,此姊之细行末节也。
《诗》云:『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今日之事,婴儿何有哉」!
姊正色曰:「若呫呫何为者?
我不读书,不解若所言,第知先人以我归武氏矣,尚何道」?
因归闭户泣,不复语。
太夫人默然不乐,遂罢会。
既而察其不可夺也,乃复召武,厚给之财,而以姊归焉。
太夫人既行,姊与武僦屋一楹而居之。
用其留金,不半岁辄尽。
则至操井臼,执涤濯,躬臧获之役,不惮也。
而武之傥宕,亦自若焉。
里闾见者,莫不太息。
或闻而非之,以谓拒母之命,不可以为孝;
私夫之爱,不可以为义。
甘身困辱,则非智;
屈意于苟贱,则无勇。
古所谓妇人之仁者,盖近是邪?
余应之曰:「吾姊,贤妇人也。
节过共姜、伯姬矣,如息夫人孟光之徒,盖不足道也」。
或笑其言之过,余曰:「共姜、伯姬,夫死而守义,甚者至于杀身,是所谓计画无俚者耳。
如吾姊之义,夫有可绝之罪,亲有可从之命,而不绝不从,卓然能守其志,所以趋舍轻重,皆中义理,其处之不既难哉!
且妇人以顺正为行果,不在于杀身。
彼或至于杀身云者,皆遭其变而不幸者也。
而世之言烈女者,必杀身焉取之,是使颜渊原宪不得与龙逢、比干并见述于后世也,岂不悲欤。
息夫人之行,吾既丑之;
孟光云者,德适足以配其夫耳,岂与吾姊之失身于庸人者比哉!
世之学士大夫,服儒衣冠,诵先王语,其讲闻义理之论熟矣。
一旦临小利害,仅如爪甲,彼不狼顾犹豫,仓皇而失守者几希矣,况下于此者乎」?
吾姊之事,未易为俗人言也,故余窃志之以自警焉。
神女庙 宋 · 晁公溯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八○、《嵩山集》卷一、《全蜀艺文志》卷二上、《历代赋汇补遗》卷二一、《古今图书集成》闺媛典卷三五二、嘉庆《四川通志》卷三六、光绪《巫山志》卷三二
汉武帝既封泰山之五年,临朝而叹曰:「朕念元元之民,未蒙休德,周览中土,以施惠泽。
而南方以远,故独弗及也,朕甚悯焉」。
是冬诏发佽飞羽林之士,简车骑之众,盛清道之仪,天子御雕玉之舆,服龙文而驾鱼目,系蒲梢而骖蹑云,至于盛唐,望九疑登天柱,薄枞阳,而出休于琅琊
天子大悦,作《盛唐》、《枞阳》之诗,命协律都尉延年歌之,以觞群臣。
酒未半,天子戚然不怿。
东方朔枚皋侍,因进曰:「陛下不怿,臣敢请罪」。
帝曰:「朕适望琅琊之上,忽然云兴,其气甚异。
因感高唐之事,闻楚阳台之山下有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朕心慕之。
异时诸方士尝言仙者非求人主,人主求之乃可致。
今巡游天下,冀一睹列仙之属而莫获焉,殆朕之德不如楚王能有所遇也。
是以不怿」。
朔跪曰:「楚王诸侯耳,有臣宋玉善为微词,感动神女,见梦于王。
臣尝笑之,玉安知神女?
若臣者乃知之」。
上意乃解,命谒者给朔札,使为之赋。
朔即献辞曰:径西那之绵邈兮,积阆风之崇基
缭玉墉以千里兮,右翠水而左瑶池。
昆崙层峙以嵯峨兮,弱渊周流而逶迤。
龟台清都兮,垲洪敞而甚治。
粲丹房与玄室兮,罨浮云而上齐。
谅丰隆列缺之矜工兮,斧雷霆而斲之。
悬黎以代础兮,莹结绿而饰墀。
虞渊倒景而下射兮,光反激以交驰。
萃飞仙之游遨兮,饵若英而咀琼枝。
戛丛霄之灵璈兮,歌白云而忘归。
状愉乐而不可殚兮,非羽轮其莫窥。
帝九灵之少女兮,其名曰瑶姬
受素书于紫清兮,含洞阴之华滋。
习玉瑛而厌处兮,乘回飙以长辞。
狂章大翳为之奉辔兮,策苍虬而驾白蜺。
驭八景之玉辖兮,曳纷纶之云旗。
载灵气而轻举兮,朅鸾戾而鸿飞。
涉巨溟之层波兮,予将蹑乎南箕。
聆梦泽之雄爽兮,漭天水之相围。
介青丘而澶漫兮,奄高唐以冥迷。
忽意乐而延伫兮,弭绛节以徘徊。
胠丹笈授夫神禹兮,靖九土而安柔祇。
下民怀斯遗烈兮,即石化而为祠。
象琼光之华阙兮,骞辛夷以为楣。
矫藻栋以垂虹兮,列药房而张薜帷。
群峰连卷而十二兮,烂云屏而扬辉。
俨玉立而正中兮,貌渥饰而具宜。
沐兰泽而含若芳兮,被袿裳而绣衣。
炯黼妆之丰丽兮,澹联娟之脩眉。
肃容华之拱侍兮,纷环佩之陆离
神武蹲而抱关兮,夕夹陛以文狸。
元猿悲吟以度曲兮,女娲倚歌而舞冯夷。
三足乌往来为之使兮,讯东华之灵妃。
迹逍遥乎中区兮,亮素节之靡移。
鼻祖祝融之裔子兮,窃息妫以荆尸。
蛊文夫人于前兮,后又夺郧阳子之妻。
豹舄毙掩而攘内兮,蜂目暴芊而蒙訾。
黑要挟夏而与居兮,于菟盗郧而遂孳。
世朋淫而上蒸兮,尝见刺于湘累。
横下臣繄宋玉兮,揆暴戾之不可规。
称先王尝与灵游兮,荐枕席而嬖私。
今胡为而复遇兮,意托讽于微词。
启后世之瞽惑兮,诳魄化而为
曰媚而服焉兮,则与梦期宜。
圣鉴之孔昭兮,独超悟于昨非。
厉皇荒德而慢神兮,祸源起乎龙嫠。
悼卫蒯之失国兮,艾貑实发其乱机。
宓妃而却玉女兮,幸后王之三思。
咏古诗序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六九、《西山文集》卷二七
达斋咏古诗》若干篇,余友龚君德庄所作也。
古今诗人,吟讽吊古多矣,断烟平芜,凄风澹月,荒寒萧瑟之状,读者往往慨然以悲。
工则工矣,而于世道未有云补也。
杜牧之王介甫,高才远韵,超迈绝出,其赋息妫留侯等作,足以订千古是非。
今吾德庄所赋,遇得意处不减二公,至若以诗人比兴之体,发圣贤理义之秘,则虽前世以诗自雄者犹有惭色也。
德庄少而学诗,微词奥旨,既以洞贯,而又博参于诸老先生之书,沉酣反覆,不极不止。
其涵泳久故蕴积丰,权度公故美刺审,有本固如是也。
虽然,德庄于此岂直区区较计已陈之得失哉?
悯时忧世之志亡以自发,则一寓之于诗。
善善极其褒,冀来者之知慕也;
恶恶致其严,冀闻者之知戒也。
名虽咏古,实以讽今,此孤臣𤱶亩之心,人见其优游而和平,不知其殷忧愤叹而至于啜泣也。
古者《雅》、《颂》陈于閒燕,二《南》用之房中,所以闲邪僻而养中正也。
卫武公作《抑》戒以自警,卒为时贤君;
楚灵王之无道,一闻「祈招愔愔」之语,懔焉为之弗宁,诗之感人也如此。
于后斯义浸亡,凡日接其君之耳者,乐府之新声、梨园之法曲而已,其不荡心而溺志者几希矣。
德庄之作,倘幸为太师氏所采,陈之王前,歌工乐史,朝吟夕讽,其所启悟感发顾岂少哉!
夫《春秋》推见至隐,善观人者察其所安。
德庄之诗于前史所取,或贬而绌之,至悠悠之谈所共寘议者,或乃明其不然,是岂苟异者耶?
少正之诛,匡章之辨,众恶之察,乡原之讥,有不得与俗同者,圣贤原情之公心,《春秋》诛意之大法也。
世之憸夫鄙人,奸媒闪睒,自谓足以诳当世,惑方来,而不知高明闳达之士洞见肝膈,笔诛字挞,曾亡遁情。
死者有知,将恨其不及生而改也,存而可改者,独奈何其自弃哉?
呜呼,斯言悲矣,其孰识余之衷情也夫!
君名,字德庄达斋其自号云。
诗考后序 南宋 · 王应麟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深宁先生文抄摭馀编》卷二、《诗考》卷末、《经义考》卷一○九、《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卷一四二
诗四家异同,唯《韩诗》略见于《释文》,而《鲁》、《齐》无所考。
刘向《列女传》谓蔡人妻作《芣苢》,周南大夫妻作《汝坟》,申人女作《行露》,卫宣夫人作《邶·柏舟》,定姜送妇作《燕燕》,黎庄公夫人及其傅母作《式微》,庄傅母作《硕人》,息夫人作《大车》。
《新序》谓伋之傅母作《二子乘舟》,寿闵其兄作忧思之诗,《黍离》是也。
楚元王受《诗》于浮邱伯
乃元王之孙,所述盖《鲁诗》也。
郑康成注《礼记》,以「于嗟乎驺虞」为叹仁人;
以《燕燕》为定姜之诗;
以「及申」为仲山甫申伯
以商为宋诗;
「维鹈在梁」,以不濡其翼为才;
「上天之」读曰「栽」;
「至于汤齐」读为「跻」;
注《周礼》云「甸」读与「惟禹陈之」之「陈」同。
康成张恭祖受《韩诗》,注《礼》之时,未得《毛传》,所述盖《韩诗》也。
贾谊谓驺,文王之囿;
虞,虞官也。
欧阳子从之。
韦昭注《国语》,谓《采菽》王赐诸侯命服之乐,《黍苗》道召伯述职劳来诸侯,与朱子《集传》合。
太史公以「薄伐猃狁,至于太原」,「出舆彭彭,城彼朔方」为周襄王时之诗。
班固谓「靡室靡家」之诗懿王时作,「城彼朔方」之诗宣王时作。
《白虎通》以《相鼠》为妻谏夫之诗,赵岐以《小弁》为伯奇之诗。
汉儒言诗,其说不一如此。
《关雎》正《风》之始也,《鲁》、《齐》、《韩》以为康王政衰之诗,扬子云「伤始乱」。
《鹿鸣》,正《雅》之始也,太史公云「仁义陵迟,《鹿鸣》刺焉」。
圣人删诗,岂以刺诗冠《风》《雅》之首哉?
扬子又云:正考甫常睎尹吉甫矣,公子奚斯常睎正考甫矣。
正考甫得《商颂》而以为作《商颂》,奚斯作新庙而以为作《鲁颂》。
此皆先儒所不取。
许叔重《说文》谓其称《诗》毛氏皆古文也,而字多与今《诗》异。
岂《诗》之文亦如《书》之有古今欤?
并缀而录之,伯厚甫后序。
后山诗注序 宋末元初 · 刘辰翁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六五、《爱日精庐藏书志》卷三○、《皕宋楼藏书志》卷八○
诗无论拙恶,忌矜持。
「瞻彼日月」,不在情景八元;
「彼离离」,不分奇闻异事。
流荡自然,要以畅极而止。
彼「吁谟定命,远犹辰告」,虽为德人深致,若论其感发浓至,故不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之句,比之「柔肠易断」,复何以学问着力为哉?
诗至晚唐已厌,至近年江湖又厌,谓其和易如流,殆于不可庄语,而学问为无用也。
荆公妥帖排戛,时出经史,然格体如一。
黄太史矫然特出新意,真欲尽用万卷,与李、杜争能于一辞一字之顷,其极至寡情少恩,如法家者流。
余尝谓晋人语言,使壹用为诗,皆当掩出古今,无它,真故也。
世间用事之妙,韩淮阴所谓是古兵法,诸君未知之者,岂可以马尾而数、虫鱼而注哉!
后山自谓黄出,理实胜黄。
其陈言妙语乃可称破万卷者,然外亦枯槁,又如息夫人绝世一笑自难。
陈简斋以后山体用后山,望之苍然,而光景明丽,肌骨匀称。
陶公用兵,得法外意。
简斋视陈、黄节制,亮无不及,则后山比简斋刻削,尚似矜持未尽去也。
此诗之至也。
吾执鞭古人,岂敢叛去,独为简斋放言。
或问宋诗简斋至矣,毕竟比坡公何如?
曰:诗道如花,论高品则色不如香,论逼真则香不如色。
庐陵须溪刘辰翁序。
题画四首 其二 新水 金 · 王寂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徐郎生别一酸辛,破镜还将泪粉匀。
纵使三年不言笑,祇应学得息夫人
华容十咏为毛同府赋 其七 杏村夕照 明 · 史鉴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西村集卷三
斜日章台下杏花犹自红。
古今皆过客,开落尽春风。
楚芉腰支细,息妫言笑通。
那能久容冶,相映酒帘中。
衡州母夫人 明 · 顾璘
五言排律 押侵韵
息夫人节,艰危烈士心。
盛年孤影立,中路百忧侵。
泪苦惟啼血,儿娇况在襟。
机丝秋壁静,篝火夜堂深。
突尔看纡紫,终然慰脱簪。
金珠收宠数,阃閤正规箴。
转叹君臣际,空为板荡唫。
息夫人 明 · 孙肇瑞
五言绝句 押元韵 出处:格斋先生文集卷之二
虽得楚宫宠,奚忘息主恩。
岂惟常堕泪,终不与成言。
萧侍御李夫人贞节 明 · 陶益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息夫人节,冰壶一样清。
凤帏虽乍合,鸾镜永孤明。
锦诰承天宠,朱衣共子荣。
台乌时哽咽,风木重含情。
闻人赏给事白牡丹 其三 明 · 徐渭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休量姑射子不语息夫人
香暗闻龙脑,须黄见蝶身。
雪腮宜买笑,霜鬓可饶嗔。
莫学卢郎妇,题诗谑老人。
过息题息妫 明 · 王世贞
五言绝句 押侵韵
君王爱侵地,贱妾偶酬心。
欲竟无言恨,那堪言外深。
青楼曲三十六韵 明 · 胡应麟
七言排律
紫陌青楼接上林,香车油壁凤池阴。
珊瑚绕砌萦丹嶂,玛瑙当窗甃碧岑。
绝代秪看双白璧,倾城何啻万黄金。
鲛鮹帐煖匀苏合,玳瑁筵芬爇水沉。
树树相思巢比翼,枝枝连理结同心
风鬟坠马娇堪画,雾髻盘龙力未任。
淡扫春山重阁曙,斜拖秋水曲房深。
床头琥珀镌文贝,几上琅玕琢翠禽。
沙净鸳鸯翘绮褥,泥融鸂鶒睡罗衾。
葱笼石竹缘衣绣,馥郁溪兰并带纴。
理棹湖堤春漠漠,乘槎河汉夜阴阴。
填乌鹊虹千丈,水戏鱼龙兽百寻。
鼓瑟湘妃传丽句,吹箫嬴女发清音。
褊褼舞燕甘泉畔,宛转惊鸿洛水浔。
天女大罗邀把袂,仙姝少室恋披襟。
三三楚岫朝相似,六六巫峰暮半沈。
玉洞玄浆霞共汎,瑶池丹醴月同斟。
青鸾惯向前除下,赤凤偏宜后掖寻。
日隐未央频望跸,霜飞长乐骤闻砧。
银屏照胆悲华落,铁锁传心怨陆沉。
织锦素娥情惨淡,题纨班氏兴萧森。
崔徽谢客容颜瘁,薛媛怀人涕泪霪。
窦太主骄长卧疾,息夫人憾但如瘖。
生来陈后情元妒,老去徐娘思尚淫。
岸隔杨花愁岁暮,江迎桃叶畏寒寝。
虬髯邂逅缘持拂,犊鼻逶迤为听琴。
破鉴德言怜濩落,投梭益寿笑𡼭嵚。
霓裳殿迥唐宗入,铜雀台高魏帝临。
东壁王昌怀易畅,西邻宋玉赋难禁。
时凭剑术祛凌暴,屡握刀头盼滞淫。
落尽紫薇重倚架,开残红杏独停针。
成阴结子须臾事,肠断春风杜牧(事多出汉唐杂史小说杨花即杨白华剑术如聂隐荆娘之类)
明 · 郑文孚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农圃集卷之一
东风媒汝一枝春,嫁与他根作态新。
花纵不言犹有子,楚宫堪比息夫人
汉阳感旧 明 · 袁中道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泊天白浪净无尘,惟有孤峦塞去津。
芳草偏怜衡处士桃花不梦息夫人
江头鼓枻机全息,汉上题襟迹已陈。
屈指光阴今二纪,无情痴泪漫沾巾。
李老僧岩韵 其二 明 · 沈守正
七言绝句 押元韵
老僧说法本多门,一石峨然万象奔。
却似息妫归楚日,开尽桃花总不言。
楚宫词 其五 明末 · 陈子龙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陈忠裕公全集卷十九
因迷下蔡倾城春,不敢嫣然启绛唇。
一往含情俱脉脉,就中谁是息夫人
瑶台歌 明末清初 · 钱谦益
 出处:牧斋初学集卷第十五
蒋家女儿字瑶台,瑶草琼花天上来。
月地云阶擅芳泽,轻红澹粉随尘埃。
桂梁兰室卢家妇,流黄机畔长相守。
自矜容鬓在花前,不管年华归燕后。
郎从何处悦倾城,郑重停车问小名。
未开绣户心先许,才捲珠帘目巳成。
江城霾风海云黑,郎逐锒铛去京国
齐女犹传马角生(齐女墓在虞山东岭其上有亭俗云马头生角),燕姬浪说乌头白
秖凭片语断姻缘,约略归期好判年。
春草茫茫如妾思,秋衾昔昔在郎边。
相思难避如逃疟,一味文无是良药。
判无棺木待侬开,留取衫裆与欢著。
生憎女伴笑孤眠,不愤旁人说可怜。
预愁妾老勤临镜,暗祝郎归恰数钱
乌啼夜半报郎归,及至归时声影稀。
三春花鸟成辽阔,经岁音书果是非。
传郎三心复两意,贱妾何妨自捐弃。
又恐人言是鬼言,翻令好事成虚事。
郎心妾意两蹉跎,似梦如风可若何。
拂水山高并巫峡,琴川河水即天河
天河横斜昏复晓,若比郎心还易了。
空将求匹问蚕丝,苦恨为媒凭鸩鸟。
一朝决绝不繇人,空里游丝路上尘。
斗酒虽然付沟水,寸肠终自转车轮。
为郎碎却围棋局,抛掷丝弦罢度曲。
空局应知无见期,急弦更恐忧思促。
阿谁传语到狂夫,河水东西剪得无。
巳分一身非白璧,长垂双泪抵明珠。
小窗夜听青琴说,四壁吟蛩助悽切。
漏滴铜壶恨正长,泪烧红烛心犹热。
我闻瑶去每沉吟,秋燕春花总不禁。
岂知石阙悲啼处,辜负山枝感悦心。
却过卢家旧亭馆,粉红晕碧空淩乱。
檐前杨柳故低垂,帘外鹦哥还错唤。
闻君住近断桥头,莫过西陵古驿楼。
鉴曲荷花今巳尽,涛江风浪使人愁。
嫁与东家莫酸楚,一船两桨谁迎汝。
况复罗敷自有夫,难道息妫不语
好在瑶台月下时,且翻新曲唱歌辞。
凭将怀袖三年字,也寄回文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