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赠段万顷 北宋 · 晁补之
美人窈窕家南国,可与副笄亲黍稷。
平生寂莫凤将雏,惭愧木桃犹报璧。
石城三桨为谁催,万里清江凌不测。
王门酒肉傲胜诡,岂有邹阳仍下客。
危词欲洗大夫冤,千载独怀吾祖贤。
不量腹小文籍博,颇似井蜺轻饮川。
丈夫趣舍无南北,情亲非为墙屋连。
子真正用卧谷口,乃有高名諠日边。
胸中傀磊契何所,自笑柴愚得参鲁。
借令好问忘足茧,狐腋岂堪黄犬补。
吾身栎社真寄耳,趣取无用安足数。
无心俎几彘盘辱,拳曲不羞人厌睹。
土山出火石为融,羲和当午车隆隆。
通渠束带过者寡,乃独葛巾终日同。
倾囷倒廪用饷我,我为牙羽陈编钟。
蝉声入耳廪节改,别我整骖无愧容。
复用前韵再呈博士黄冕仲 北宋 · 晁补之
押词韵第四部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龙津之北双溪骛,逶迤势入龙津聚。
龙归何处牛斗闲,剑不可求江海古。
惨澹犹思八百年,变化岂无神物主。
何当旋柁入奫沦,傥可然犀照毛缕。
登楼那有北客同,把酒但看南雁度。
更邀桃叶远临水,正值荔枝红照户。
入梁一曳邹阳裾,思越屡吟庄舄句。
竹林觞咏当日情,岘山名姓它时慕。
一闻说尽青鞋游,令我乘风欲仙去。
授澶州司户答韩谏议璹请充教授启 北宋 · 晁补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一九、《鸡肋集》卷五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濮阳市
窃以贵贱位殊,义非均则有所不答;贤愚术异,势既绝则无以相求。盖明公在上之达尊,而不肖众人之晚遇。解褐一命,从军大邦。以未尝知名而过听独收,故不待望履而陈书犯分。罪实出于不韪,诛宜获于非常。敢谓伏蒙某官宽裕有容,威严曲霁。猥以世间之盛礼,施于麾下之鲰生。屈记室以裁笺,赐家童而返报。往来嫌于敌体,进退越于常伦。愧汗莫堪,骇情无措。炳若文章之眩目,跫然藜藋之惊心。上烦开府之知,下无国士之称。至于假资助乏,辍乘代徒。自惟平生,得此固寡;三复敢置,累息弗宁。盖补之才实窳疏,学尤拙陋,幼虽有志,壮益无闻。幸遘明昌,预沾教养,庶几同小子之有造,未敢与先生而并行。正使米盐效勤,犹病弗称;若复庠序肄业,尤非素长。伏况门下德谊之最隆,府中衣冠之甚美,邹、枚毫牍之侍,应、刘樽俎之陪,足以议论古今,酬酢左右。岂宜下陈无似之贱吏,乃辱大人当路之末光。拜教至荣,拊心益忝。请自隗始,私不忘筑台之初;即以遂行,尚或有奉盘之顷。敛板就列,计日有期。托庇门阑,终身悃愊。惶惧激切之至。
西汉杂论二 其十七 邹阳谏吴 北宋 · 晁补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三二
邹阳、枚乘、严忌知吴不可说,皆去之梁,从孝王游。阳为人有智略,慷慨不苟合,介于羊胜、公孙诡之间。胜等疾阳,恶之孝王,孝王怒,下吏,将杀之。阳从狱中上书(云云。),孝王立出之,卒为上客。
右《邹阳传第二十一》。善哉,阳之谏吴也,可谓微矣!濞数十年谋反,白头举事,事未发而阳擿其反谋,岂不殆哉?濞实阴连齐、赵,外事三越,以孕大祸,而阳为不知者,言「胡亦益进,越亦益深,为大王患之」。苏林以谓「微言梁并淮阳之兵,汉折西河而下,以破难其计。故错乱其语,若吴为忧助汉者」,其意深矣。濞之不纳,则未知其智足以察此,与懵不之察也。其智足以察阳之知其谋而难斥言耶,则固不敢诛阳;诛阳则是自发其机,其事败矣。其懵不之察,以阳为诚不知其谋,而谓阳信其忧助汉耶,则曰阳不足以知吾事,亦不诛矣,故姑为不纳。此阳所以触危阱、履猛虎而脱身,无足疑也。至其从孝王也,孝王倚帝少弟与太后之爱,出入骄恣,而又昵其邪臣胜、诡,计无不从。阳与枚、严适至其国,以阳之智略,一启口论事,而胜、诡固已恶之。孝王怒,至下吏,将杀阳。然则阳尝动吴之祸机,以婉而无殃;未尝深预梁事,一介于胜、诡,以不合而几死。士之游世,可不知此也哉!吴则于阳之辞,察与不察,皆不敢害阳,恶暴己私,其势然也。虽使傍有谗者,而终无杀阳之理,自其己事。梁则倚帝少弟与太后之爱,尝贵骄,显求汉嗣,非濞疏远阴谋者之比也。枚先生、严夫子皆不敢谏,而阳争之,其将见杀,宜也。胜、诡握梁权,阳为梁囚,从狱中上书,而言「秦信左右而亡,周用乌集而王」,胜、诡见之,当何如哉?至以谓:「使寥廓之士回面污行,以事谄谀之人,而求亲近于左右,则士有伏死堀穴岩薮之中耳,安有尽忠信而趋阙下者哉」!夫阳正以忠信介于谄谀,见恶而得囚;又昌言忠信,力指谄谀,不屈以求免。然而胜、诡终不能见害,孝王卒以为上客。然后知士从容则可以谋全,穷则不可以计免,亦直而已矣!孔子曰,水火尚可以忠信诚心亲之,而况于人乎?后孝王败,胜、诡皆自杀,孝王乃得阳而益亲。然则孝王岂终不肖者哉?班固论齐桓公,管仲相之则霸,竖貂辅之则乱,可与为善,可与为恶,是谓中人。孝王信胜、诡而危,用阳语而安,夫人主有中人之质,孰不可与语上哉?
西汉杂论二 其十八 枚乘说吴王 北宋 · 晁补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三二、《鸡肋集》卷四三、《苏门六君子文粹》卷五四、末篇又见《永乐大典》卷二八○七
为吴王濞郎中。吴王之初怨望,谋为逆也。乘奏书谏,吴王不纳,去而之梁。吴王遂与六国谋反,举兵西乡。汉闻之,斩晁错以谢诸侯,乘复说(云云。),吴王不用乘策。
右《枚乘传第二十一》。濞始萌反谋,而未发也,邹阳、枚乘皆其客,皆谏。阳词微,乘词危,濞虽皆不听,而亦皆不害之。盖害之则事未发而先闻,是以不敢,此濞之情也。至乘已去吴,濞已举兵,遂事不谏,乘复说之,何补哉?夫濞为藩臣,连六国之兵以乡汉,借使错诛而兵罢,濞复能泰然无事而归国,汉终能漠然不问而舍濞哉?乘之智亦足以及此。傥曰爱汉与吴之民命,其可矣。至梁孝王显求嗣汉,乘与阳亦皆其客,阳谏而乘不敢,至此愧阳矣。何则?濞始微谋,恶先诛士;后已举事,奚恤人言?乘揣其情,庶几言之而无患。至孝王无所忌惮,欲必其求,虽汉廷臣悍如爰盎,而敢于刺杀之,至害乘与阳何足道哉?故阳以争下狱,垂死;乘以不敢谏,依违得全,怯矣!且乘名梁客,食其食而不救其祸,于阳得无愧哉?故班固亦谓阳有智略,而不及乘,此其意也。然乘文辞过阳,其所为《七发》盖相如比,自阳已下不及也。
路温舒搢奏狱吏为谏 北宋 · 晁补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三三
宣帝即位,温舒上书言,宜尚德缓刑(云云。)。「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誉谀之声日满于耳,虚美熏心,实祸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夫人情安则乐生,痛则思死。棰楚之下,何求而不得?故囚不胜痛,则饰辞以视之;吏治者利其然,则指道以明之;上奏畏却,则锻鍊而周内之。盖奏当之成,虽咎繇听之,犹以为死有馀辜。何则?成鍊者众,文致之罪明也」。上善其言,迁广阳私府长。
右《路温舒传第二十一》。班固以贾山、邹阳、枚乘、路温舒四人者传相附,以其上书论事类也。然山于孝文恭俭之主,至借秦为喻,及讽其与士共射猎,虽忧深思远,有豫防人忠,而文帝亦何至是哉!阳、乘游吴与梁,不得已而说,而吴、梁何足游且说哉!温舒遇宣帝有为,议与时会,意刻覈之风,其弊为酷烈,故深指秦失。而宣帝至是亦深见采纳,世被其利,过三人远矣。固之言曰:「山自下劘上,阳、乘游危国,然卒免刑戮者,其言正也。温舒辞顺而意笃,遂为世家,宜哉」。是固于四人者未有间也。山、阳、乘皆浮于辞,类非深切事情。而温舒论失之存,独指狱吏,与言虚美熏心,实祸蔽塞,及狱吏成鍊之情,可以为百世戒。确乎其言,如饥之粟、病之药也;凛乎其志,有治世大臣之风矣。固以其上书论事类,乃温舒言可施于事,非三人者之类也。
邹阳枚乘论 宋 · 杨时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九○、《杨龟山先生集》卷九
吴王怨望,阴有邪谋,邹阳、枚乘之徒不能明义以导其君,而区区以利说之,宜乎其无益也。及吴兵西向,而枚乘犹以民之轻重、国之大小为言,则是使吴重大而汉轻小,则吴兵可得而进也。吴亡,乘不及祸,而卒以取重于世,幸矣夫!
辰阳馆 北宋 · 冯山
押词韵第十部
辰阳号难理,五溪地相跨。
边臣重绥抚,蛮獠愈骄诈。
封陲苦侵暴,文书困讥骂。
谁为太守乐,一笑不得暇。
张公抗辰旆,烽障几欲罢。
偃息有馀地,登临无一舍。
乃兴辰阳馆,城东两山胯。
泉声落溪谷,湖光照亭榭。
花木亲种植,朋僚日追迓。
投壶征虏祭,围棋太傅谢。
高风邈难继,维公并驱驾。
有客尝一至,席参邹枚亚。
览物言思阔,醒魂耳目乍。
欲记传之久,恨无文章价。
愿公贲泉石,游宴日来藉。
新诗上碑刻,佳景若图画。
旦暮趣召还,归为中州诧。
书邹阳传后 北宋 · 张耒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五五、《柯山集》卷四四、《苏门六君子文粹》卷一○、《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九四、《宛丘题跋》卷一、《八代文钞》第三三册
《邹阳传》称:梁孝王用公孙诡之说,杀袁盎。事觉,孝王惧诛,使阳入关内求解。阳见齐人王先生,用其计说窦长君,长君入言之。及韩安国亦见长公主,事果得不治。此则阳与安国同救孝王杀盎事也。及《韩安国传》所称见长公主事,是以孝王僭天子游戏,天子闻之,心不喜,太后亦怒,弗见梁使者,案责梁王。安国为梁使,见大长公主而泣,长公主曲请于太后,事乃解。其后安国坐法,久之,复用为梁内史,乃有胜、诡说王杀袁盎等事,安国谏王,王乃杀胜、诡,汉使还报,梁事解,无安国见长公主事。此则安国见长公主,是以游戏事在前,非胜、诡事也,则《邹阳传》中所载,误记安国所解前事为今事耳。
宋故广济军录事参军监真州军资库邹君墓志铭(绍圣三年九月) 北宋 · 方蒙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九
晋陵邹君保之之丧,其孤以君位不称德,善不闻世,欲得分厚而交深者论撰之,走役夫以行谊之状求铭。熙宁中,余仕为婺州法曹掾,君录参军事,官守联属,得君为详。君听狱审而用心仁,每决重辟,哀矜见于颜色,其无求生之路,然后为之设饮食,具棺衾,囚见之感泣无憾。职主郡帑,掌库吏卒相因缺盗至百万,君至则知之,虑坐死者之众也,微露其端,众惧,补偿仅足,始按其馀罪,得减死论者四十二人。未几,刑部以君昔为真州司户时,劾军将王舜卿自盗,罪在大辟,未决,从坐者死狱中。舜卿骫法者也,知鞠狱之制,诈以亡者为首,遂不伏诛,乞改推,舜卿竟得不死。至是,坐君失入,免归。或曰:「死亡为首者,朝廷之好生也,狱官何罪?宜辨」。君曰:「命也,可遽辨耶」?乃欣然引去。此皆余见而知之者。虽浅陋,又何敢辞。为之叙曰:君讳戬,字保之,其先居于杭之钱塘。曾大父智,作坊使。大父元庆,东头供奉官、閤门祗候、赠左屯卫大将军。子十人,宦游四方,父霖遂为晋陵人,仕至都官郎中,年五十始有子,即君也。母乐安县君孙氏。君以父荫补太庙斋郎,迁室长。十四岁而孤,事母恭顺,勤色难之养。既冠。调池州贵池县主簿,终更,改苏州吴县主簿,未行,丁乐安县君忧。服除,为真州司户参军,用荐者迁婺州录事参军。既罢去,寻以泰州如皋县令提举市易司勾当公事,会前官继后而逋负逾千户,窘急者往往忘生。君以身任其责,使之缓偿,皆得完故产,保妻子,而公家之利盖亦不废。改湖州安吉县丞,遇减罢,移广济军录事参军。秩满,监苏州盐务,使者才之,留久其任。元祐初,始诉王舜卿事于朝,虽有司沮抑,而理不可屈,然法当进秩,竟不与也。君于是浩然有归志。亲故劝勉,及郡太守以礼遣焉,不得已乃至京师。即被疾,少间,拟监真州军资库,饬其子泂、沼治行,曰:「二月七日吾决归矣」。至期疾革,执二子手语以无憾,凝然不乱而卒,实绍圣三年也。平居探玩释典,日造妙理,乃能前示归限,忘怛其心,岂非有得而然哉。享年五十有六。君性开达无畦畛,与人粹和,不多反更搆陷,君一不校,待之如初,人始服其长者。昔都官第进士,閤门为诗以训焉,欲使惠加民而泽垂后世。都官敬奉,不敢失坠。至辞使者节,惧按吏之或差也,以閤门推是心,故都官克光其世。都官积之益厚,则遗泽所流宜益宏远。君虽爵齿不隆,然有贤子浩,博学慎德,擢儒科,主教道。尝选为太学博士,诸生受业者为矜式焉,且尝显于时而大其门矣。遗泽之萃,其在是乎?君娶同郡张氏,光禄卿、礼部尚书铸之孙,职方员外郎天经之女。生六子,长即浩也,自太学出为襄州教授;洞、泂、沼,皆举进士;竺僧,早卒;况,尚幼。一女,适应天府虞城县尉宋靖。孙男四人:枢、柄、概、梓。孙女三人。将以其年九月十日丙申葬于晋陵县德泽乡林庄之原,都官茔之右。铭曰:
惟邹之先,受封于周。汉称邹阳,枚、马是俦。逮君曾高,占杭之籍。宦游靡常,毗陵始宅。世载令善,泽物庇民。允矣中都,家法既循。保之温温,粹范日懋。爵齿不称,垂裕厥后。嗣子承之,敏行其文。源深流长,猗欤庆门。归于故墟,礼至情备。纳铭幽宫,以昭千岁。
按:《思贤录》卷三,光绪本。
挽苏轼联 北宋 · 钱世雄
对联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七六
降邹阳于十三世,天岂偶然;
继孟轲于五百年,吾无间也。
按:《宋稗类钞》卷二七。(以上王晓波校点)
观文恪王公乐道院巽亭在城上下临潩水 北宋 · 李廌
押词韵第五部
氤氲蟠巽隅,峥嵘干斗魁。
芜城佳气缅,茂林朱槛开。
竹月静荫扃,松风绿摇杯。
开轩清流度,隐几遥山来。
恪公昔优游,弭节此裴回。
言念平生容,翻然九泉哀。
张老颂赵寝,雍门悲孟台。
歌榭奄凝尘,燕阁郁生苔。
侈靡一转盼,金碧复成埃。
独无不忘者,安用尔为哉。
恪公古遗直,劲气腾九垓。
岂惟甘棠爱(自注:公尝守许。),将与故国偕。
传家有元凯,上客尽邹枚。
聊兴胜士想,愧无能赋才。
文选楼(原注:此诗从《宋文鉴》补载。) 北宋 · 李廌
押词韵第七部
申辕应楚聘,邹枚适梁苑。
藩侯喜宾客,贤贤易鹰犬。
黄绮游汉廷,羽翼矰缴远。
秦府十八公,攀附名益显。
昭明众才子,文囿俾蒐选。
高斋切浮云,雉堞俯晴巘。
尚应愧河间,笔削非大典(以上《济南集》卷二)。
初到京谒执政 北宋 · 邹浩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邹阳谩说曳长裾,东阁由来礼自殊。
负郭田园倘无恙,不如归去老江湖。
颍桥僧舍壁间有诗颇怨不遇因次其韵刺之 北宋 · 邹浩
食肝何必马,食鱼何必鲂。
趣操苟冰炭,谁能屈邹阳。
人间所荣观,金门与玉堂。
患失纷鄙夫,白首犹悢悢。
岂识君子心,草衣如绣裳。
薮泽方尉罗,鹪鹏已翱翔。
用前韵寄邓帅杜君章学士 北宋 · 邹浩
押词韵第十五部
策府名卿厌鸣玉,朅来南阳朱两毂。
胸中云梦吞八九,终然不贮闲荣辱。
坐令政事邈前人,容易端如探筐簏。
去年持刃今扶犁,所至熙熙丰谷禄。
华堂梦断燕丝簧,笑谓邹枚不如肉。
公虽饮少客自醉,但见银瓶倒轻渌。
明明天子正搜贤,真贤继踵还符竹。
勋劳(正德本作荣)矧已疏屏风,八命难淹一州牧。
愿公快向百花洲,更集宾僚勤把菊。
谢绛州李大夫启 北宋 · 邹浩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三四、《道乡集》卷二四
比者到吏部,伏审知府大夫任淮南运使日,曾奏举某充职官、亲民任使,某今来遂获移带上项处所者。收之人后,实出至公;默以名闻,尤为高义。荷推扬之特达,增惭惧以无穷。窃惟近世之荐人,殆以私计而成俗。愿售者或求而莫获,不求则真贤鲜遇于知音;抗章者必显以为言,不显则厚意反疑于虚发。由之寝久,习以相安,其弊因缘而生,所为益甚于昔。奸谀自献,岂殊清旦之攫金;徵索继来,全类交易而为市。既无以副刺举之责,又何从观远近之臣?此士风所以陵夷,而识者为之泣下。傥非力图于救弊,孰能拔异于斯时?爰有可人,以当殊愿。如某者萎蕤弱质,轮囷弃材。附凤攀龙,虽望期于远到;画虎刻鹄,几取笑于无成。朅来淮海之邦,叨据师儒之席,旋由幸会,遂托庇庥。属帅坐之遽移,烦使车之暂摄。每获随行而望履,未尝请间以曳裾。卷舌众中,分作不鸣之雁;栖身部下,仅若相忘之鱼。甘枲难献于乡豪,苦李宜遗于道侧。敢期误听,特赐荐论。不必邹阳之上书,自辱李膺之见赏。当年莫测,它日乃知。夫何衡鉴之私,迥出等伦之右?此盖伏遇某官道存兼济,志务曲成。馀润旁滋,足比灵河之千里;清阴远布,宁数大木之百围。况性全于至明,更坐照于万物,寻天文而发丰城之宝剑,振车铎而得崇业之黄钟。虽居楔之微,亦罔斧斤之弃。是致题品,猥及寒微。张子孺之迁郎功,阳拒其请;周伯仁之全王氏,阴解其危。曾无迹之可窥,亘方来而专美。小以大喻,彼适此同。受恩信出于非常,求称愈难于自致。某敢不潜心名教,昂首风尘!体圭璧之无瑕,慕松筠之有节。克殊小道,允底大成。移孝为忠,或奋天衢之末;舍生徇义,免贻书簏之讥。不为君子之罪人,兹乃门墙之报德。
彦升索春晖亭诗予昔登亭上见凡赋诗率比兴于寸草如东野初语予疑命名者意在春晖育物如慈母之贤欲彦升朝夕视亭名必有得矣今无负于春晖予是以有作也 北宋 · 李新
押灰韵
雕龙雏老师,块坐司莩灰。
东皇驾青车,先动一信来。
咸池洗日光,拥出扶桑台。
从前幽谷根,细甲亦以开。
百嘉各分荣,差遍岭头梅。
玉壶花箙迟,舒景讵可催。
河水澌液流,暖意何限回。
要见物化工,无处求枯摧。
晴晖最浩荡,气律浃九垓。
慈母融和心,抚弄从提孩。
明眸照封胡,笑齿发老莱。
君求赋春晖,世岂无邹枚。
孝报日益丰,但先植三槐。
泰宁县改治记(绍圣三年六月一日) 宋 · 叶祖洽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七一、《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一九一四、嘉靖《邵武府志》卷三
泰宁县当五代时隶南唐,处深山穷谷之中,有林泉鱼稻之乐,人自足用,无所外求。故独处一方,若隐居者,当天下并争于干戈,无所与也。其民既安閒,则力本自赡。及天下定于一,户口日益富饶,至今为闽大邑,民户三万,所出赋万缗。邵武四县,惟泰宁为最僻,不与四方之商旅交,故习俗淳厚;山川之气,特为奇秀,故为士者质美而明。方国初时,海内得离战争之苦,俗尚淳朴,虽有美质,无以发明。及太平既久,朝廷尚文,以诗书礼乐润饰治具,天下之士皆染濯淬砺,以文章自奋,若草虫鸣而阜螽趯,神龙兴而庆云翔。跨河南北,薄岱东西,水经江淮,陆穷闽蜀,家家自以为屈、宋,人人自以为邹、枚,身起笔墨,致位卿相者时时有之。泰宁以远方僻邑,与之并驱于英俊之域,相为前后,曾不少屈,一何壮也!彼其地接中都,文物至盛,薰于耳目而得于心,其多文士不足怪也;以僻邑而与之争雄,苟非质美而特立者,能若是乎?今其县比屋连墙,弦诵之声相闻;有不谈诗书者,舆台笑之,况其父兄乎!故以名荐于天子而爵列王庭者,相继不绝,可谓盛矣。而其县尚仍五代之馀,名曰归化,尚有负于兹土。元丰八年,予适在职方,掌天下图籍,惜其名之不正。会朝廷遣右司郎中张汝贤使闽中,因以告之张君,上其事,朝廷易其名曰泰宁。泰宁者,阙里之府号也。泰之为言贤者,以类进而志通乎上之时也,夫然后宁,岂朝廷善其有特立之意,遂赐嘉名以宠奖乎!邑之士亦宜勉之,思所以称朝廷命名之意也。绍圣三年六月一日记。
谢试中宏词启 北宋 · 慕容彦逢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三八、《摛文堂集》卷一三
试词伊肇,方搜颖出之才;献艺匪工,猥被鼎新之选。拜恩优渥,揣分战兢。窃惟斯文盛衰,与道升降。五帝而上,载籍盖靡详焉;三王以还,典章顾可考矣。暨战国干戈之扰,及暴秦煨烬之灾,异端并起如蜂,精义不绝如线。操觚之士,雕虫是师。景差、宋玉唱于前,枚乘、邹阳应于后。务豪则摧嵩岱,喜怪则穷蛇牛,兢巧则较锱铢,纷华则绣鞶帨。虽贾谊节之以礼,扬雄戒夫不为,而气力不足以回狂澜,故支撑不足以起大厦。由汉及魏,浸淫迄于六朝;更隋与唐,败坏极于五代。中间若建安之称丽作,正始之指名流,咸高冗长之辞,无复中和之气。乃有不出月露之习,相变宫羽之谈。或击钵责程,或探囊按部,或成章于七步,或积思以十年,率意者流离于口占,湛思者安帖于腹稿。宏衍若张衡,而以言艰为病;敏捷如任昉,而以才尽见讥。异辙同奔,去本益远。如孤峰绝岸者,施之廊庙则骇;如丽服艳妆者,类之风雅则乖。张叶讨源,尽扫彝伦之正;沈辞丽藻,徒滋誇竞之风。间有自奋而不移,抑亦可数者无几。我朝鉴积世造士之弊,先帝承累圣复古之心,登用儒臣,缉明教典,聿兴经术之学,斥去声病之科。焕乎人文,一变至道,渊然神化,百圣不惭。尚念应用之词,乃有设科之意。迨今上之总政,追神考之作人,爰建新科,以述前志,昭示古今之体,详求辞理之优。创置攸初,劝率甚厚。上意所注,众指为荣。纷如簪裾,粲尔翰墨,或握灵珠以自谓,或贱良骥而不珍。岂容孱姿,滥尘异擢!伏念某学惟自信,才不逮人。补苴徒劳而少功,濩落颇讥于无用。检身慎行,初不求于世知;闻礼言诗,盖第遵于家训。青毡惟旧,白云无心。享敝帚以千金,虽非审己;漱芳名于六艺,聊可怡情。谬当弱龄,亟玷荣第。斗升既窃于甘旨,簿领敢惮于劬劳?退食自公,开卷有得,乐分不竞,随处而安。勉试词场,实慰倚门之望;争先俊域,退惭应敌之难。偶兹褒甄,出于侥倖。此盖伏遇某官命世英辅,觉民真儒,以道佐王,为时吁俊。谓凡马既收,则良马必至;谓假龙既好,则真龙乃来。容兹一日之长,备于五人之列。某敢不冰蘖励节,葵藿倾心?许国之诚,拳拳于忠义;致君之业,勉勉于猷为。上副穆清,次酬奖拔,过此以往,未知所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