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書類
四書類
易類
孟子類
春秋類
詩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醫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譜錄類
術數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曲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人镂为凤兽之形或饰以金环䌽带置之雕盘中送

 与王公大臣惟 张九龄
不受此惠(同上/)
杨氏子弟每至伏中取大冰使匠琢为山周围于宴席
 间座客虽酒酣而各有寒色亦有挟纩者其 (第 27a 页)
  何以加诸虽有不善其振业小民审修旧法所得

  多矣故杜佑作理道要诀称融之功当是时姚崇
  宋璟 张九龄
辈皆在岂雷同默默者耶故唐人后
  亦思之然陆贽称租调法曰不校阅而众寡可知
  是故一丁之授田决不可令 (第 2b 页)
然瑰曰宰相燮和阴阳代天
治物今粒食踊贵百姓不足臣诚不称职不敢烧尾
元宗开元二十四年千秋节群臣皆献宝镜 张九龄

为以镜自照见形容以人自照见吉凶乃述前世兴废
之源为书五卷谓之千秋金镜录上之
代宗时生日端午四方贡 …… (第 5b 页)
 广用千疋臣所未谕优诏为停
宪宗禁无名贡献而至者不甚却翰林学士钱徽恳諌
罢之帝密戒后有献毋入右银台门以避学士

宣宗时右补阙张潜奏藩府代移之际皆奏羡馀为课
绩朝廷因为甄奖夫财赋有常非重取于民刻削军士
则安得羡馀南方诸镇不宁皆由此也变故一生所蓄
既遭焚掠发兵费又百倍然则朝廷何利焉乞自今藩
府长吏不增赋敛不减粮赐独节游宴省浮费而能致
羡者然后可赏也上嘉纳之
  致堂胡氏曰宪宗喜进奉上承乃祖代德之弊然
  当朝多 贤相
继论列虽寔不能革犹文为之禁穆 (第 7b 页)
张大求魏启心魏愔卢绚张文
成褚璆咸廙业郭邻赵不为及第才高位下科冯万石
晁良正张敬及第
三年材堪经邦科 张九龄
康元瑰及第贤良方正科苏 …… (第 20b 页)
之及第
先天元年文经邦国科韩休及第藻思精华科赵冬曦
及第寄以宣风则能兴化变俗科郭邻之及第道侔伊
吕科 张九龄
及第手笔俊拔超越辈流科杜昱张子渐 …… (第 21a 页)
第军谋宏达堪任将帅科郑冠李
式及第
  容斋洪氏随笔曰唐世制举科目猥多徒异其名
  耳其实与诸科等也 张九龄
以道侔伊吕策高第 …… (第 25a 页)
  赋于革车并安人重榖编户农桑之事殊不及为

  天下国家之要道则其所以待伊吕者亦狭矣
  龄
于神龙二年中材堪经邦科本传不书计亦此
  𩔖耳
后周世宗显德四年十月诏曰制策悬科前朝盛事莫
不访贤 (第 26a 页)
  学士院
学士之职本以文学言语被顾问出入侍从因得参谋
议纳谏诤其礼尤宠而翰林院者待诏之所也唐制乘
舆所在必有文辞经学之士下至卜医技术之流皆直

于别院以备宴见而文书诏令则中书舍人掌之自太
宗时名儒学士时召以草制然犹未有名号乾封以后
始召文士元万顷范履冰等草诸文辞常于北门候进
止时人谓之北门学士中宗之世上官昭容专其事元
宗初置翰林待诏以张说陆坚 张九龄
等为之掌四方
表疏批答应和文章既而又以中书务剧文书多壅滞
乃选文学之士号翰林供奉与集贤院学士分掌制诏 (第 1b 页)
 曰校一分若用十二日甲子即欠一分未南极即不
 得为至上曰俗谚云冬至长于岁亦不可改竟依绍
 议以十三日乙丑祀圜丘
元宗开元三年 左拾遗张九龄
上表请郊祀曰臣伏以
天者百神之君而王者之所由受命也自古继统之君
必有郊配之义盖以敬天之命以报所受故于 (第 23a 页)
 以辟邪
八年敕诸笏三品已上前诎后直五品以上前诎后挫
并用象九品以上任用竹木上挫下方听依品爵报笏
假版官者亦依此例
  张九龄
(第 42a 页)
九龄
体有蕴籍故事公卿皆搢笏于带而
 后乘马 (第 42a 页)
九龄
独常使人持之因设笏囊 (第 42a 页)
九龄

德宗贞元十五年膳部郎中归崇敬以百官朔望朝服 (第 42a 页)
  故善为治者必去华而务实则不为人所罔也

三十三年殿中侍御杨汪为张瑝等所杀先时瑝父张
审素为巂州都督人告其赃污制遣汪按之总管董元
礼将兵七百围汪杀告者谓汪曰善奏审素则生不然
则死会救兵至击斩之汪奏审素谋反审素坐斩籍没
其家时瑝及弟琇俱幼坐流岭表寻逃归谋伺便复雠
三月手杀万顷于都城系表于斧言父冤状欲之江外
杀与万顷同谋陷其父者至汜水为有司所得议者多
言二子父死非罪稚年孝烈能复父雠宜加矜宥 张九

亦欲活之裴耀卿李林甫以为如此坏国法上亦以
为然谓 (第 18b 页)
九龄
曰孝子之情义不顾死然杀人而赦之此
涂不可启也乃下敕曰国家设法期于止杀各伸为子
之志谁非徇孝之人展转相 …… (第 19a 页)
  告杨汪受命往按遽以反闻审素坐斩此汪之罪
  也瑝与琇忿其父死之冤亡命报之其失在不讼
  于司寇其志亦可矜矣 张九龄
欲宥之岂非为此
  乎而裴李降敕之言何其戾哉设法之意固欲止
  杀然子志不伸岂所以为教且曰曾参杀人亦 (第 19b 页)
  夫贵达按元振为睿宗宰相明皇初年即贬死后
  十年嘉贞方作相其三云杨国忠盛时朝之文武
  争附之以求富贵惟 张九龄
未尝及门 (第 24a 页)
九龄
(第 24a 页)
  相位十年国忠方得官耳其四云 张九龄
览苏颋
  文卷谓为文阵之雄师按颋为相时 (第 24b 页)
九龄
元未达
  也此皆显显可言者固鄙浅不足攻然颇能疑误
  后生也惟张彖指杨国忠为冰山事资治通鉴亦
   (第 24b 页)
  晁氏曰皇朝吴缜撰缜字廷珍成都人仕至郡守
  数新书初修之时其失有八类其舛误二十门凡
  四百馀事缜不能属文多误有诋诃如新书 张九
  龄
传云武惠妃陷太子瑛遣官奴告之曰废必有
  兴公为援宰相可常处 (第 28a 页)
九龄
奏之故卒 (第 28a 页)
九龄
相而
  太子无患缜以为 (第 28a 页)
九龄
已相而太子竟以废死
  以为新书似实而虚按史之文谓 (第 28a 页)
九龄
在相位 (第 28a 页)
  日太子得不废也岂谓卒以 九龄
为相太子终无
  患乎初名纠谬其后改云辩證实一书也
  王氏挥麈录曰嘉祐中诏宋景文欧阳文忠诸公
   (第 28b 页)
  撰录以进张说以其事委徐坚思之历年未知所

  适又委毋焸余钦韦述始以令式入六司象周礼
  六官之制其沿革并入注然用功艰难其后 张九
  龄
又以委咸二十六年奏草上至今在书院亦不
  行用今按新书百官志皆取此书即太宗贞观六
  年所定官令也周 (第 3a 页)
 阳 马 端 临 贵 与 著
 经籍考三十四
  史(谱牒/) (目录/)
姓源韵谱一卷
  陈氏曰 唐张九龄
撰依春秋正典柳氏万姓录世
  本图捃摭诸书纂为此谱分四声以便寻阅古者 (第 1a 页)
  爱黄老易象尤善属文唐兴文章承徐庾馀风天
  下祖尚至是始变雅正故虽无风节而唐之名人
  无不推之柳仪曹曰张说以著述之馀攻比兴而
  莫能极 张九龄
以比兴之暇攻著述而不克备唐
  兴以来称是选而不怍者子昂而已
  陈氏曰黄门侍郎卢藏用为序又有别傅系 …… (第 7a 页)
  思前与王勃杨烱中与崔融苏味道齐名晚诸人
  没为文章宿老学者取法集本六十卷未见今所
  录一百二十咏而已或题曰单题诗有张方注 张九龄
曲江集二十卷
  晁氏曰 (第 11b 页)
张九龄子寿
也曲江人长安二年进士调
  校书郎以道侔伊吕科策高等为左拾遗开元中
  为中书令卒谥 (第 11b 页)
文献九龄
风度酝籍幼善属文元 (第 11b 页)
  晁氏曰张九龄子寿也曲江人长安二年进士调
  校书郎以道侔伊吕科策高等为左拾遗开元中
  为中书令卒谥文献 九龄
风度酝籍幼善属文元 (第 11b 页)
  宗朝知制诰雅为帝知为相谔谔有大臣节及贬
  荆州惟文史自娱朝廷许其胜流徐坚论 九龄

  文如轻缣素练实济时用而窘边幅柳宗元以 (第 12a 页)

  龄
兼攻诗文但不能究其极尔集后有姚子彦所
  撰行状吕温撰真赞郑宗珍撰谥议徐浩撰墓碑
  及赠司徒敕词 …… (第 12a 页)
  晁氏曰唐孟浩然也襄阳人工五言诗𨼆鹿门山
  年四十乃游京师一日诸名士集秘省联句浩然
  句曰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众皆钦伏 张九龄
  
王维雅称道之维私邀入禁林遇元宗临幸浩然 (第 18a 页)
  大夫间绝无而仅有盖所集止唐文章如南北朝
  间存一二是时印本绝少虽韩柳元白之文尚未
  甚传其他如陈子昂张说 张九龄
李翱诸名士文
  籍世犹罕见故修书官于宗元居易权德舆李商 (第 18a 页)
  宋列侯

武帝受禅之初诏晋氏封爵当随运改独置始兴庐陵
始安长沙康乐五公降 始兴公
为县公庐陵公为柴桑
县公始安公为荔浦县侯长沙公为醴陵县侯康乐公
即降为县侯以奉王导谢安温峤陶侃谢元之 (第 27b 页)
  望宋亳滑许汝晋洛虢卫相十州是也元有上路
  下路之别有上县中县下县之分明有上府中府
  下府之等县亦如之 张九龄
论唐时以牧守之任
  为斥逐之区宋天圣间令选猥下士大夫轻其选
  或选而不注者有之我
 朝定鼎之初首 (第 14b 页)
  子瑛一事纪载未明因检查通鉴辑览称明皇惑于

  武惠妃之谮欲废太子瑛 张九龄
犯颜强谏武惠妃
  密使宫奴谓 (第 33b 页)
九龄
曰有废必有兴若为之援宰相可
  长处 (第 33b 页)
九龄
叱之即以其语奏闻明皇为之动容 (第 33b 页)
九龄
  
实贤臣若明皇能断应立抵武惠妃之罪乃致 (第 33b 页)
九龄
  
反罢斥李林甫专国阿附宫闱搆陷太子卒与鄂光
  二王废黜同日赐死夫以储位之故搆煽交乘致明
  皇一日而 (第 33b 页)
  子瑛一事记载未明因检查通鉴辑览称明皇惑于

  武惠妃之谮欲废太子瑛而 张九龄
犯颜强谏武惠
  妃密使宫奴谓 (第 39b 页)
九龄
曰有废必有兴若为之援宰相
  可长处 (第 39b 页)
九龄
叱之即以其语奏闻明皇为之动容 (第 39b 页)

  龄
实贤臣若明皇能断应立抵武惠妃之罪乃致 (第 39b 页)

  龄
反罢斥李林甫专国阿附宫闱搆陷太子卒与鄂
  光二王废黜同日赐死夫以储位之故搆煽交乘致
  明皇一日而 (第 39b 页)
 镇北大将军南兖州刺史沈庆之请老二月丙寅以

为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庆之固让表疏数十上
又面自陈乃至稽颡泣涕(上时掌翻/稽音启)上不能夺听以
兴公
就第厚加给奉顷之上复欲用庆之(复扶又/翻下同)使何
尚之往起之尚之累陈上意庆之笑曰沈公不效何公
往而 (第 15a 页)
间道逃还(间古/苋翻)诏内外纂严(乙考略曰宋略/ 亥纂严按长)
(历是月戊戌朔无/乙亥盖己亥也) 始兴公
沈庆之为车骑大将军开
府仪同三司南兖州刺史将兵讨诞(骑奇寄翻将/即亮翻下同)甲子
上亲总禁兵顿宣武堂 …… (第 3a 页)
入居台城之内也建康无外城设六篱门而已/百官第宅皆在台城之外骠匹妙翻骑奇寄翻)
无巨细悉关二公大事与 始兴公
沈庆之参决若有军
旅悉委庆之尚书中事委仆射颜师伯外监所统委领
军将军王玄谟(旧制外监不𨽻领军宜相统 (第 27a 页)